自學考試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習要點匯總(5)


114 、張籍的樂府詩有《野老歌》。王建的樂府詩有《水夫謠》。
115 、“古文”作為一種文體的概念,是由中唐的韓愈首先提出的。“以文為詩”是韓詩最主要的特色之一。奇崛險拗是韓詩的另一主要特色。
116 、柳宗元散文成就最高,大體可分為論說、寓言、游記、傳記、騷賦五類。柳宗元開創了具有獨立意義的山水游記,被后人視為游記之祖。柳宗元被貶官到永州所寫的八篇山水游記,被后人稱為“永州八記”。包括:《鈷汜潭記》、《鈷汜潭西小丘記》、《小石潭記》、《袁家渴記》、《始得西山宴游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柳宗元的詩的總體風格是清朗疏淡、幽峭深婉。蘇軾稱柳詩:“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實美。”“發纖?于簡古,寄至味于淡泊。”
117 、中唐其他古文家還有李翱、皇甫?、劉禹錫、權德輿、裴度等。
118 、杜牧的詩,形成了豪爽俊逸、清麗明快的風格特色。他的散文在晚唐也卓然自成一家,《阿房宮賦》是一篇傳世佳作。
119 李商隱是中晚唐之際成就最高的詩人。李商隱今存詩六百余首,眾體皆備,而尤以七言近體成就為最高。李商隱又師承極廣:屈原、阮籍、杜甫、韓愈、李賀、六朝詩、民歌。李商隱詩?麗而時帶沉郁,搖曳而不失厚重,形成“深情綿邈”、典麗精工的獨特風格。詩歌之外,他是晚唐最有成就的駢文作家。
120 、《二十四詩品》是司空圖的論詩專著。
121 、陸龜蒙與皮日休齊名,世稱“皮陸”。陸龜蒙的小品文頗有成就,均收入其自編的《笠澤叢書》中。
122 、羅隱著有《讒書》五卷。
123 、唐傳奇分為愛情婚姻題材,包括沈既濟《任氏傳》、李朝威《柳毅傳》、蔣防《霍小玉傳》、白行簡《李娃傳》、元稹《鶯鶯傳》;文人仕途題材,包括沈既濟《枕中記》、李公佐《南柯太守傳》;歷史題材,包括陳鴻《長恨歌傳》和《東城老父傳》;豪俠行義之作,包括杜光庭《虬髯客傳》、袁郊《紅線傳》、裴?《聶隱娘》和《昆侖奴》、薛調《無雙傳》;神仙怪異題材,包括牛僧孺《郭元振》、李復言《李衛公靖》、裴?《韋自東》。
125 、唐代的通俗文學主要包括文人的通俗詩歌和民間的各種通俗文學作品,如變文、俗賦、話本、詞文及民間歌謠等。
126 、詞,作為一種文體,有其特定的含義,即依照燕樂樂曲所定的樂段樂句和音節聲調而填寫的歌詞。
127 、詩詞關系密切,但同工異曲。詞有各種不同的曲調,每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謂之詞牌,如《菩薩蠻》、《蘇幕遮》、《憶江南》、《念奴嬌》等。每首詞,可以無題目,但絕不可無詞牌。詞是依曲填寫的,所以每個詞牌都有固定的樂譜,這就決定了每個詞牌的句數,每句的音節,也就決定了詞本身的句數、字數、用韻的位置及平仄關系,也就是說,每個詞牌都有固定的格式,即所謂“調有定格,字有定聲”。詞是供演唱用的,一支樂曲演奏一遍叫一闕,所以一段歌詞也叫一闕,或稱一片。一般的樂曲演唱時要重復一遍,所以詞一般也就分為上下兩闕。只有一段歌詞的詞稱單調,當然后世也有一首詞有三闕或四闕的。詞又根據篇幅的大小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長調又稱慢詞。
128 、中唐以后,韋應物、戴叔倫、張志和、王建、白居易、劉禹錫等人競相試作,文人填詞風氣漸開。
129 、溫庭筠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以詞名家的人,代表作有《菩薩蠻》、《夢江南》、《更漏子》。溫庭筠使詞真正成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開創了真正的文人詞的傳統。
130 、韋莊詞與溫庭筠齊名,并稱“溫韋”。韋莊也是晚唐詩壇上一位重要的詩人,他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長篇敘事詩《秦婦吟》,也因此詩而獲“秦婦吟秀才”之雅號。
131 、南唐詞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馮延巳和李?、李煜父子。
132 、李?的代表作是《攤破浣溪沙》。李煜的代表作有《望江南》、《浪淘沙》、《虞美人》、《烏夜啼》等。李煜擴大了詞的題材范圍,“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把文人詞創作推進到一個新的發展時期。
二、名詞解釋:
1 、賦、比、興:《詩經》在藝術上對后代文學影響最大的是賦、比、興的表現手法。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賦是《詩經》中運用最多的表現手法。賦從本質上講,就是直接描繪,直接抒情,直接鋪敘。《詩經》中使用賦法較多的是“雅”、“頌”,而“國風”里也不乏用賦法寫出的優秀篇章,例如:《靜女》、《七月》。比,即比喻,例如:《氓》用桑樹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子由風華正茂到年老色衰,也比喻夫婦間愛情的變化。
興即起頭、開端,借外物以引出所歌詠的對象和所抒發的感情,有的甚至能起到比的作用,例如:《關雎》用“雎鳩”的鳴叫起興,引出詩人即景生情的聯想。
2 、《春秋》:本是先秦時期各國史書的通稱。現在我們所見到的《春秋》是一部魯國的編年史,上起魯隱公元年,下至魯哀公十四年。《春秋》的記事極為簡略,在記事中體現出鮮明的思想傾向。
《春秋》以一字為褒貶的寫法和微婉含蓄的風格,對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響。
3、《國語》:是一部按國別記載的史書,它的成書大約在戰國初年,一般認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記言為主,故稱《國語》。書中既尊禮,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4、《左傳》:原名《左氏春秋》,是獨立的編年體史書,成書約在戰國初年。《左傳》的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止于魯哀公二十七年。此外,還附錄了魯悼公四年至十四年韓、魏、趙三家滅智氏的史實。
5、《戰國策》:是一部戰國時期的史料匯編,西漢后期,劉向校理群書,得三十三篇,按國別分為十二國策,定其名為《戰國策》。書中主要記載了當時謀臣策士的言行。
6 、《論語》:是一部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此書約成于戰國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學編纂而成的。傳至漢代,出現了魯《論語》、齊《論語》和古文《論語》三種不同的本子。今天我們見到的《論語》是在魯《論語》的基礎上,參考齊《論語》和古文《論語》而形成的,共包括《學而》、《為政》等二十篇。
7 、浩然之氣:是孟子提出的道德修養方法,孟子非常重視道德修養,他還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通過“義”的積累而養成,它“至大至剛”,“充塞于天地之間”,表現為崇高的無所畏懼的精神境界和心理狀態。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