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備考資料 > 自學考試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習要點匯總(6)

自學考試中國古代文學史學習要點匯總(6)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0收藏0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8 、楚辭:“楚辭”是戰國后期楚國屈原等人創造的詩歌,是當時產生的一種富有南方地方特色的新詩體。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散篇的“楚辭”才被編輯成書,定名為《楚辭》。從此,“楚辭”又成為一部詩歌總集的名稱。P.

  9 、《離騷》: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說:“離騷者,猶離憂也。”班固《離騷贊序》又說:“離,猶遭也;騷,憂也。明己遭憂作辭也。”所以“離騷”就是遭受憂愁。

  10、《九歌》:是屈原在楚國民間祭神樂歌的基礎上加工創作而成的祭歌,總共包括《東皇太一》、《東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國殤》、《禮魂》等十一篇作品。詩中借助人與神,或神與神的愛情故事展開抒情,間接地表現了作者的理想、追求。

  11、互見法:《史記》特別注意人物形象的統一性,為了既不傷害這種統一性,又能忠于史實,作者常常把一些不宜在本傳寫的材料安排到別的篇章中,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互見法”。

  12、樂府:樂府本來是個音樂機關的名稱。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樂府就是樂府機關采集的民間歌謠。思想上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痛苦,如《病婦行》、《東門行》。

  其二,反映戰爭徭役給勞動人民造成的災難,如《戰城南》、《十五從軍征》。其三,反映青年男女婚姻戀愛方面的問題,如《白頭吟》、《孔雀東南飛》。其四,反映社會動亂給文人造成的憂懼漂泊之痛,如《枯魚過河泣》、《西門行》。

  13、《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昭明文選》,是蕭統為編選這部詩文集而收集東漢末年的五言詩時,所收集到的一些內容風格相近,又都失去了題目的無名氏作家的作品。蕭統把它們編在一起,起名《古詩十九首》。作者們大概都是些失意文人,他們或直抒胸臆,或借題發揮,抒發的大都是些個人的利害得失,懷才不遇,以及窮愁潦倒的各種憂憤之情。

  14、建安風骨:建安文學以曹魏集團為中心,主要成就在詩歌。建安詩人直承漢樂府民歌的現實主義精神,真實而廣泛地反映了動亂的社會現實和人民的苦難,展示了廣闊的時代生活畫面;抒發了作家建功立業的理想壯志和積極進取精神;也流露了人生短促、壯志難酬的悲涼幽怨情緒。這些作品意境宏大,筆調明朗,形成雄健深沉、慷慨悲涼的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個性特色。后人把建安詩歌的獨特風格稱為“建安風骨”。

  15、左思風力:左思《詠史》八首無論是抒寫志向懷抱、憤懣反抗,還是寫自己的遺世高蹈、大徹大悟,均能古今融合,氣勢雄健;直抒胸臆,慷慨淋漓,筆調挺拔,辭采壯麗,形成獨有的豪壯風格,與以潘、陸為代表的繁縟雕飾之風迥異,表現了鮮明的創作個性。不但對詠史詩的題材有極大的開拓,而且他這種“或先述己意,而以史事證之;或先述史事,而以己意斷之;或止述己意,而史事暗合;或止述史事,而己意默寓”,獨創表達方式,對后世詠史詩的發展影響極為深遠。左思的詩歌繼承了建安詩歌的風骨,被譽為“左思風力”。

  16、《蘭亭集序》: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燕集于山陰之蘭亭,各賦詩詠懷。羲之為序,記敘燕集之盛況,名《蘭亭集序》,最為傳誦。

  17、新體詩:齊武帝永明年間,聲律說有了突破性發展。周鍤借鑒轉讀佛經之聲,對漢語語音的天然聲調進行規范,總結出平、上、去、入四種聲調,同時,沈約等人根據四聲和雙聲疊韻來研究聲、韻、調的相互配合,提出了八種必須避免的聲病。至此,以“四聲”“八病”為核心的聲律說基本確立。

  詩人們把聲律說自覺運用于詩歌創作,產生了面目一新的新體詩,世呼為“永明體”。代表作家是謝?、沈約、王融。

  18、宮體詩:“宮體”之名,始于梁簡文帝蕭綱。宮體詩以描繪女性的體態、生活為重要內容,風格雕飾綺艷。宮體詩代表人物,梁代有蕭綱、蕭繹、徐?和徐陵父子,陳代有陳后主及其“狎客”江總、孔范等人。

  19、駢文:也稱駢偶、儷文、四六等,是一種通篇對偶或以對偶句為主構成的文章。這種以偶句為主的規范化、格律化的文體與自由抒寫的散文相對立而存在,表現出形式、情調和風格上的明顯不同。

  20、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指共同活躍于7 世紀下半期文壇上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他們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學主張,以至創作實踐上都有許多共同傾向,故合稱初唐四杰。四杰中當以王勃、駱賓王成就最高。他們身上也體現著沿襲與變革六朝文風的兩種傾向,但與宮廷詩人不同的是,他們力求創新的精神與成就顯然更強更大。

  21、大歷十才子:指大歷年間的十位詩人。其出處最初見于姚合《極玄集》所載。其中成就較高者當推錢起、盧綸、戴叔倫。這些大歷詩人的創作內容比較貧乏。

  22、《尚書》:

  23、楚歌體:

  24、王官采詩:

  25、百家爭鳴:

  26、散體大賦:

  27、騷體賦:

  28、行卷:

  29、氣盛言宜:

  30、永州八記:

  (二)宋-近代部分

  一、知識要點

  1 、宋初詩壇最早流行應答酬唱、淺切易曉的“白樂天體”,代表人物有徐鉉、李?等。

  2 、晚唐體尊崇的對象實際是賈島、姚合。代表作家是林逋。

  3 、林逋,稱梅妻鶴子,有《林和靖詩集》。《山園小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4 、宋初最早提倡儒學復古和文體復古的代表人物是柳開,有《柳河東集》。

?2009年7月自學考試成績查詢匯總

?2009年自學考試報名時間匯總

?2009年自學考試各地政策早知道

?環球網校2009年自考課程查看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自學考試博客圈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