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自學考試企業管理概論理論知識(2)


31. 戰略家的基本素質:(1)品德高尚,志向高遠;(2)思維敏捷,知識淵博;(3)心理健康,個性優異;(4)足智多謀,能力超群;(5)身體健康,精力充沛。
32. 制定經營戰略的程序:(1)形成戰略思想;(2)進行環境調查;(3)擬定、評價和選擇戰略方案;(4)戰略方案的落實和在實施中修改完善。
33. 制定經營戰略的必要性:(1)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2)迎接國際市場競爭的挑戰;(3)優化配置企業資源結構,謀求理想的經濟效益;(4)科學安排企業高層工作的要求。
34. 經營戰略與組織結構的關系:企業的組織結構是指企業中各種勞動分工與協調方式的總和,它規定著組織內各個組成部分的任務、職責、權力和相互關系。企業的組織機構要服從于企業經營戰略,為實現經營戰略服務;戰略要通過一定的組織去實施,合理而高效的組織結構,是經營戰略順利執行和實現的重要保證。實施新的戰略,相應地需要新的組織結構相匹配;沒有適應變化的新環境的組織結構、組織形式,將嚴重制約新的戰略的實施。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5. 影響市場需求的因素分析:⑴政治因素;⑵經濟因素;⑶技術因素;⑷文化因素;⑸社會因素;⑹自然因素;⑺心理因素;⑻產品因素。
36. 競爭對手狀況分析:(1)競爭對手總體情況的調查:①對手廠的數量、分布、所屬部門和行業;②全部競爭對手的生產總規模;③可供產品的總數量,滿足市場需要的總程度。(2)競爭對手競爭能力的調查:①資金握有情況;②企業規模;③技術水平;④技術設備情況;⑤產品情況;⑥服務工作情況;⑦市場占有率。(3)競爭對手發展新產品動向的調查。(4)潛在競爭對手的調查:①將要出現的新的競爭對手情況;②調查由弱變強的對手情況。
37. 企業內部條件分析的目的:(1)搞清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2)查清造成劣勢的原因,找出內部的潛力。
38. 企業經營實力分析的內容:(1)產品競爭能力分析;(2)技術開發能力分析;(3)生產能力分析;(4)市場營銷能力分析;(5)產品獲利能力分析。
39. 戰略環境綜合分析:就是將企業外部環境和企業內部條件的各種因素結合起來進行的分析。
40. 戰略綜合分析的內容主要有:企業外部環境存在的機會和風險的分析;企業內部的優勢和劣勢分析。
41. 戰略綜合分析的目的:為經營戰略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
42. 戰略綜合分析的方法主要有:(1)企業內外環境對照分析法;(2)波斯頓矩陣分析法;(3)麥肯西矩陣分析法。
43. 差異化戰略如何實施產品差異化:企業努力尋求在產品的功能與外觀、產品的服務和產品的市場營銷等方面,與競爭對手有所差異,以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來吸引顧客的戰略。首先,在產品功能和外觀上以新取勝,或在產品質量上高過對手,以優取勝;其次,在銷售服務上為顧客提供多種方便,以誠取勝;最后,在市場營銷上有所創新,或以杰出的引人入勝的廣告宣傳產品特色,或以質優價廉的產品吸引顧客,或以著名商標、馳名商標來突出本企業產品的地位。實施差異化戰略,就是產品及其營銷的特色化戰略,努力使企業以特取勝或以奇取勝。
44. 經營計劃:是根據經營戰略決策方案有關目標的要求,對方案實施所需的各種資源,從時間和空間上所做出的統籌安排。經營計劃具有決策性、效益性、開放性、全面性、長期性、靈活性等特點??梢詮挠媱潓ο?、計劃期限等方面進行分類。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45. 經營計劃的內容一般包括:指導思想、目標和指標、方針和策略、項目計劃及方案、綜合平衡、執行部署等。
46. 經營計劃的編制步驟是:(1)調查研究,確定編制計劃的前提;(2)統籌安排,確定目標;(3)擬定方案,評價選擇;(4)綜合平衡,編制計劃。
47. 經營計劃的執行,主要方式是:實行目標管理和方針展開。
48. 經營計劃的調整,主要方式是:滾動計劃法和啟用備用計劃法。
49. 滾動計劃法的特點:(1)近細遠粗,近期計劃細致安排,稍遠的時期計劃安排粗一些,執行遠期計劃時,再由粗變細;(2)保持各期計劃的靈活性,各期的計劃指標根據環境變化,靈活調整;(3)保持各期計劃之間的連續性。每期計劃都是以上一期計劃為基礎而制定。滾動計劃法一般適用于品種比較穩定情況下的生產計劃和銷售計劃的調整。
50. 技術開發的條件:(1)科學技術工作隊伍:①企業中從事技術開發的科技人員應有一定數量,即科技人員應在企業職工人數中占有一定比例;②科技隊伍結構要合理化,可以從學科結構、職能結構、能級結構、年齡結構等方面考察;(2)技術開發的經費:①國家和地方財政撥款;②從企業內部籌措經費;③科技合同收入;④向銀行申請貸款;(3)技術開發的設備;(4)技術開發場所;(5)科學技術情報。
51. 技術的評價:是指對技術開發的過程及成果,進行全面審查、綜合分析和比較鑒別。其目的主要是為新技術的采用、改進、應用和推廣提供科學依據。技術的評價是技術開發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貫穿于整個技術開發全過程。
52. 技術評價的原則:(1)技術先進性、經濟合理性與生產可行性相結合。只有創新才能保證所開發的技術成果具有先進水平。經濟合理性包括保證用戶在實用技術成果過程中的經濟合理,能夠為生產企業帶來生產經營的經濟效益。生產可行性是指能夠預計到推廣應用的可能性。(2)當前需要和長遠需要相結合。不僅要考慮到當前對本企業發展生產、提高技術水平、提高經濟效益的作用,還要考慮到今后對本企業較長時間的影響。(3)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相結合。包括兩層含義:一是指新技術成果的效益分析,不僅要求能為本企業帶來效益,而且能為本行業、本地區乃至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效益。二是指規模較大的技術開發項目與其中的若干較小課題相結合。
53. 技術評價的內容:(1)技術價值的評價;(2)經濟價值的評價;(3)社會價值的評價。
54. 技術評價的方法:(1)經濟評價法。(2)綜合因素評價法。
55. 價值工程:是通過相關領域的協作,對所研究對象的功能與費用進行系統分析,旨在提高所研究對象價值的思想和管理技術。
56. 價值的含義:是指能與成本之比即價值=功能/成本。公式表達了價值、功能、成本之間的關系。
57. 產品功能的含義:功能是指對象能夠滿足某種需要的一種屬性。產品功能是指產品的用途,即產品所負擔的職能和應起的作用。
58. 產品成本的含義:價值工程中的產品成本是指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產品壽命周期是指產品從研制、生產、銷售、使用、直到報廢為止的整個時期。在該時期,所發生的與產品有關的各種費用之和便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它包括兩部分,一是生產制造成本;二是使用成本。價值工程要求要重視降低這兩部分的成本,在滿足產品必要功能的前提下,尋求產品壽命周期成本最低。
59. 價值工程的主要特點:(1)以提高產品價值為準則;(2)以功能分析為核心;(3)以集體的智慧進行改革和創新為基礎的有組織的活動。
60. 工業企業的產品生產過程:是指從準備生產該種產品開始,直到把它生產出來的全過程。它由四個部分組成:生產技術準備過程、基本生產過程、輔助生產過程、生產服務過程。其中核心是基本生產過程。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