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0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學前游戲論試題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每小題1分,共25分)
1.“恩物”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為幼兒園里做游戲和進行作業設計的玩具和材料?( )
A.福祿培爾 B.盧梭
C.陶行知 D.陳鶴琴
2.在早期親子游戲中,父親往往傾向于與嬰兒期孩子玩( )。
A.練習性游戲 B.規則性游戲
C.嬉戲性游戲 D.教學性游戲
3.學前兒童典型的游戲形式,也是幼兒階段最常見的游戲是( )。
A.感覺運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游戲 D.規則游戲
4.一般以為,象征性游戲發生的標志是( )。
A.情景轉變 B.以物代物
C.以人代人 D.角色認知
5.嬰幼兒反復地拍擊盆子里的水,繞著房子四周跑,或反復把某件東西拉過來,再推開,以體驗運動過程中的快感,這類游戲屬于( )。
A.感覺運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游戲 D.規則游戲
6.預示著練習性游戲在感知運動領域中發展的終結的游戲是( )。
A.平行游戲 B.聯合游戲
C.象征性游戲 D.規則性游戲
7.不用控制和改變兒童,只提供合適的環境,讓人內在的自主力量出現,然后自己作出改變,這種治療方法稱為( )。
A.關系性游戲治療 B.非指導性游戲治療
C.分析性游戲治療 D.發泄性游戲治療
8.生活預備說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亞杰 B.格魯斯
C.夸美紐斯 D.康德
9.荷蘭生物學家拜敦代克的游戲成熟說認為,游戲是( )。
A.人恢復精力、解除疲勞的需要
B.人的剩余精力的發泄
C.種族的過去活動習慣的延續和再現
D.個體適應環境、尋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現
10.游戲中兒童扮演的角色往往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常來源于故事、電視等文學作品,此時兒童扮演的角色屬于( )。
A.機能性角色 B.互補性角色
C.想象的或虛幻性角色 D.再現性角色
11.精神分析學派的游戲理論認為,游戲是( )。
A.個體認知水平的表現形式
B.兒童潛意識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動中的宣泄或補償
C.對原有知識技能的練習和鞏固
D.具有元交際特征
12.關于兒童游戲,正確的說法是( )。
A.兒童在游戲中反映的是周圍生活的翻版
B.游戲中兒童注重的是活動的最終目的
C.游戲是兒童的一種探究行為
D.游戲是兒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動
13.游戲動作可分為探索、象征和嬉戲三種基本類型,劃分的依據是( )。
A.根據游戲動作的不同性質 B.根據游戲的表情
C.根據游戲表演的情景 D.根據游戲探索的結果
14.兒童游戲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
A.表情 B.動作
C.語言 D.探索
15.在一種游戲活動中,不一定出現的游戲性體驗是( )。
A.興趣性體驗 B.自主感體驗
C.勝任感體驗 D.幽默感
16.兒童游戲所需要的第一個外部條件是( )。
A.兒童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與可能
B.活動的方式方法由兒童自行決定
C.活動的難度與兒童的能力相匹配
D.兒童不尋求或不擔憂游戲以外的獎懲
17.游戲活動在動機系統上的特征是( )。
A.外部動機 B.間接動機
C.內部動機 D.外部控制
18.兒童在游戲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克服困難的快樂并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這種現象表明游戲可以滿足兒童( )。
A.認識發展的需要 B.社會性發展的需要
C.生理發展的需要 D.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
19.在合作性游戲中,主導動機是( )。
A.活動性動機 B.探究性動機
C.成就性動機 D.親合性動機
20.皮亞杰認為兒童在游戲中通過對游戲材料的操作獲得兩類知識經驗,并稱之為( )。
A.物理知識和數理邏輯知識 B.物理知識和社會知識
C.數理邏輯知識和語言知識 D.運算知識和語言知識
21.關于專門化玩具(模擬實物且造型逼真的玩具),正確的說法是( )。
A.功能不確定,可以使游戲內容(主題和情節)豐富多彩
B.有助于兒童體驗創造的樂趣
C.有助于兒童模仿成人的活動
D.教育功能優于非專門化玩具
22.在很大程度上,兒童對某類玩具喜好的傾向性,反映著兒童( )。
A.個體差異 B.個體差異以及兒童游戲發展的程度
C.選擇玩具的偶然性 D.游戲中的社會性品質
23.學前兒童根據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社會生活的游戲稱為( )。
A.創造性游戲 B.角色游戲
C.表演游戲 D.結構游戲
24.形象玩具又稱( )。
A.主題玩具 B.操作性玩具
C.替代性玩具 D.非專門性玩具
25.在游戲的表現方式上,體現嬰兒期游戲主要特征的是( )。
A.有規則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性游戲 D.及物游戲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26.蒙臺梭利教具
27.角色意識
28.學前兒童游戲評價
29.有規則游戲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0.表演游戲的指導要點有哪些?
31.簡述游戲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作用。
32.簡述游戲中的自由特征與約束特征的辯證關系。
33.簡述選擇和提供玩具和游戲材料的要求。
四、論述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4.通過與皮亞杰游戲理論的比較,說明社會文化歷史學派游戲理論的顯著特點及其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啟示。
35.結合實際,談談幼兒教師在游戲的現場指導中如何準確把握師幼互動的節奏?
五、案例分析題(11分)
36. 以“我的家真美麗”為主題的游戲中,教師先引導小朋友們談自己家附近的各種游樂場、商店、超市等設施,同時在建筑區里投放了大家一同制作的各式屋頂、招牌、數字牌、秋千、滑梯、果樹、草坪等材料,然后,教師在建筑區建了一幢孤零零的住宅樓,引導小朋友美化這里的周圍環境。小朋友情緒高漲,思維活躍,他們搭建出各種高大漂亮的住宅樓,還貼上了樓號,裝上了漂亮新穎的“窗戶”、“門”,在住宅樓的附近搭建出幼兒園、醫院、超市、公園、停車場等建筑。通過給這些建筑物掛招牌,小朋友們還認識了許多字,培養了小朋友們認識漢字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還注意引導小朋友們怎樣美化環境,小朋友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小區”里種上各種綠樹、鮮花,在“樓房”周圍鋪上綠油油草坪,擺上路燈、亭子、長椅、垃圾筒等公眾設施。在老師的不斷啟發引導下,小朋友們搭建的小區環境新穎漂亮、別具一格,充分顯示出小朋友們的獨特創造力。
請結合學前兒童游戲教育實施基本原則的有關理論,分析這個活動組織與實施中的合理之處。
1.“恩物”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為幼兒園里做游戲和進行作業設計的玩具和材料?( )
A.福祿培爾 B.盧梭
C.陶行知 D.陳鶴琴
2.在早期親子游戲中,父親往往傾向于與嬰兒期孩子玩( )。
A.練習性游戲 B.規則性游戲
C.嬉戲性游戲 D.教學性游戲
3.學前兒童典型的游戲形式,也是幼兒階段最常見的游戲是( )。
A.感覺運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游戲 D.規則游戲
4.一般以為,象征性游戲發生的標志是( )。
A.情景轉變 B.以物代物
C.以人代人 D.角色認知
5.嬰幼兒反復地拍擊盆子里的水,繞著房子四周跑,或反復把某件東西拉過來,再推開,以體驗運動過程中的快感,這類游戲屬于( )。
A.感覺運動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游戲 D.規則游戲
6.預示著練習性游戲在感知運動領域中發展的終結的游戲是( )。
A.平行游戲 B.聯合游戲
C.象征性游戲 D.規則性游戲
7.不用控制和改變兒童,只提供合適的環境,讓人內在的自主力量出現,然后自己作出改變,這種治療方法稱為( )。
A.關系性游戲治療 B.非指導性游戲治療
C.分析性游戲治療 D.發泄性游戲治療
8.生活預備說的代表人物是( )。
A.皮亞杰 B.格魯斯
C.夸美紐斯 D.康德
9.荷蘭生物學家拜敦代克的游戲成熟說認為,游戲是( )。
A.人恢復精力、解除疲勞的需要
B.人的剩余精力的發泄
C.種族的過去活動習慣的延續和再現
D.個體適應環境、尋求自由和解放欲望的表現
10.游戲中兒童扮演的角色往往在現實生活中不存在,常來源于故事、電視等文學作品,此時兒童扮演的角色屬于( )。
A.機能性角色 B.互補性角色
C.想象的或虛幻性角色 D.再現性角色
11.精神分析學派的游戲理論認為,游戲是( )。
A.個體認知水平的表現形式
B.兒童潛意識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動中的宣泄或補償
C.對原有知識技能的練習和鞏固
D.具有元交際特征
12.關于兒童游戲,正確的說法是( )。
A.兒童在游戲中反映的是周圍生活的翻版
B.游戲中兒童注重的是活動的最終目的
C.游戲是兒童的一種探究行為
D.游戲是兒童自主的、自愿的活動
13.游戲動作可分為探索、象征和嬉戲三種基本類型,劃分的依據是( )。
A.根據游戲動作的不同性質 B.根據游戲的表情
C.根據游戲表演的情景 D.根據游戲探索的結果
14.兒童游戲活動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 )。
A.表情 B.動作
C.語言 D.探索
15.在一種游戲活動中,不一定出現的游戲性體驗是( )。
A.興趣性體驗 B.自主感體驗
C.勝任感體驗 D.幽默感
16.兒童游戲所需要的第一個外部條件是( )。
A.兒童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與可能
B.活動的方式方法由兒童自行決定
C.活動的難度與兒童的能力相匹配
D.兒童不尋求或不擔憂游戲以外的獎懲
17.游戲活動在動機系統上的特征是( )。
A.外部動機 B.間接動機
C.內部動機 D.外部控制
18.兒童在游戲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體驗到克服困難的快樂并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這種現象表明游戲可以滿足兒童( )。
A.認識發展的需要 B.社會性發展的需要
C.生理發展的需要 D.自我表現、自我肯定的需要
19.在合作性游戲中,主導動機是( )。
A.活動性動機 B.探究性動機
C.成就性動機 D.親合性動機
20.皮亞杰認為兒童在游戲中通過對游戲材料的操作獲得兩類知識經驗,并稱之為( )。
A.物理知識和數理邏輯知識 B.物理知識和社會知識
C.數理邏輯知識和語言知識 D.運算知識和語言知識
21.關于專門化玩具(模擬實物且造型逼真的玩具),正確的說法是( )。
A.功能不確定,可以使游戲內容(主題和情節)豐富多彩
B.有助于兒童體驗創造的樂趣
C.有助于兒童模仿成人的活動
D.教育功能優于非專門化玩具
22.在很大程度上,兒童對某類玩具喜好的傾向性,反映著兒童( )。
A.個體差異 B.個體差異以及兒童游戲發展的程度
C.選擇玩具的偶然性 D.游戲中的社會性品質
23.學前兒童根據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實或替代的材料,通過扮演角色,用語言、動作、表情等,創造性地再現社會生活的游戲稱為( )。
A.創造性游戲 B.角色游戲
C.表演游戲 D.結構游戲
24.形象玩具又稱( )。
A.主題玩具 B.操作性玩具
C.替代性玩具 D.非專門性玩具
25.在游戲的表現方式上,體現嬰兒期游戲主要特征的是( )。
A.有規則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結構性游戲 D.及物游戲
二、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16分)
26.蒙臺梭利教具
27.角色意識
28.學前兒童游戲評價
29.有規則游戲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24分)
30.表演游戲的指導要點有哪些?
31.簡述游戲對學前兒童社會性發展的作用。
32.簡述游戲中的自由特征與約束特征的辯證關系。
33.簡述選擇和提供玩具和游戲材料的要求。
四、論述題(每小題12分,共24分)
34.通過與皮亞杰游戲理論的比較,說明社會文化歷史學派游戲理論的顯著特點及其對我國當前學前教育的啟示。
35.結合實際,談談幼兒教師在游戲的現場指導中如何準確把握師幼互動的節奏?
五、案例分析題(11分)
36. 以“我的家真美麗”為主題的游戲中,教師先引導小朋友們談自己家附近的各種游樂場、商店、超市等設施,同時在建筑區里投放了大家一同制作的各式屋頂、招牌、數字牌、秋千、滑梯、果樹、草坪等材料,然后,教師在建筑區建了一幢孤零零的住宅樓,引導小朋友美化這里的周圍環境。小朋友情緒高漲,思維活躍,他們搭建出各種高大漂亮的住宅樓,還貼上了樓號,裝上了漂亮新穎的“窗戶”、“門”,在住宅樓的附近搭建出幼兒園、醫院、超市、公園、停車場等建筑。通過給這些建筑物掛招牌,小朋友們還認識了許多字,培養了小朋友們認識漢字的興趣。在活動中,教師還注意引導小朋友們怎樣美化環境,小朋友們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小區”里種上各種綠樹、鮮花,在“樓房”周圍鋪上綠油油草坪,擺上路燈、亭子、長椅、垃圾筒等公眾設施。在老師的不斷啟發引導下,小朋友們搭建的小區環境新穎漂亮、別具一格,充分顯示出小朋友們的獨特創造力。
請結合學前兒童游戲教育實施基本原則的有關理論,分析這個活動組織與實施中的合理之處。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17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真題???11.17)2016-11-18
- 自考《英語(一)》真題練習:填句補文(9.8)2016-09-08
- 自考《大學語文》真題練習:《論毅力》(9.8)2016-09-08
- 浙江省2013年7月高等教育自考建設項目管理試題2013-08-02
- 2013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簡答必備二2013-04-18
- 2013年4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簡答必備一2013-04-18
- 2009年4月全國自學考試中國稅制試題2009-04-27
- 自考英語二模擬題精選集2009-02-27
- 自考前突擊寶典招術分析提高的三層臺階2009-01-04
- 浙江省2008年10月自學考試美術教育學試題2008-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