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自學考試 > 自學考試歷年試題 > 2021年10月自考《社會學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完整版)

2021年10月自考《社會學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完整版)

更新時間:2021-10-21 08:27:08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892收藏89

自學考試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21年10月自學考試已結束,為幫助考生核對答案預估分數,環球網校小編整理分享“2021年10月自考《社會學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完整版)”以下自考《社會學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僅供參考!
2021年10月自考《社會學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完整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

1.【題干】韋伯社會學理論的核心概念是( )。

【選項】

A.理解社會學

B.科層制

C.理想類型

D.合理性

【答案】D

【解析】合理性是韋伯社會學理論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出發,將社會行動分為四種類型:第一,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動,是通過對周圍環境和他人客體行為的期待所決定的行動,這種期待被當作達到行動者本人所追求和經過理性計算的目的的“條件”或“手段”,由其信仰所決定的行動;

第二,價值合理性行動,是通過有意識地堅信某些特定行為的——倫理的、審美的、宗教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自身價值,由其信仰所決定的行動;

第三,情感性行動,取決于行動者情緒狀態的行動;第四,傳統性行動,受傳統根深蒂固的習慣所引導的行動。

【考點】社會學的創立

2.【題干】交換理論的建立者是美國社會學家( )。

【選項】

A.伯吉斯

B.托馬斯

C.霍曼斯

D.斯莫爾

【答案】C

【解析】交換理論的建立者是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他認為人類的相互交往和社會聯合都是一種交換行為。

【考點】社會學主要理論流派

3.【題干】屬于艾爾弗雷德·舒茨的代表著作的是( )。

【選項】

A.《社會世界的現象學》

B.《瘋癲與文明》

C.《詞與物》

D.《現代性的后果》

【答案】A

【解析】屬于艾爾弗雷德·舒茨的代表著作的是《社會世界的現象學》、《生活世界的結構》,所以選A。

B、C《瘋癲與文明》,《詞與物》是福柯的著作。

D.《現代性的后果》是吉登斯的著作。

【考點】社會學主要理論流派

4.【題干】在廣州長興里萬木草堂開設“群學”,將其列入“經世之學”,與“政治原理學”等并列的是( )。

【選項】

A.梁啟超

B.康有為

C.譚嗣同

D.嚴復

【答案】B

【解析】在廣州長興里萬木草堂開設“群學”,將其列入“經世之學”,與“政治原理學”等并列的是康有為。

C.譚嗣同是在《仁學》里首次提出了“社會學”之名。

D.嚴復是最早譯介西方社會學論著,翻譯斯賓塞的《社會學研究》,于1903年以《群學肄言》為書名出版面世。

【考點】中國社會學百年

5.【題干】人口的兩重屬性是指( )。

【選項】

A.數量屬性和質量屬性

B.問題屬性和發展屬性

C.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D.結果屬性和過程屬性

【答案】C

【解析】人口具有兩重屬性: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

【考點】社會的基本要素

6.【題干】對社會行動過程及結果予以主觀意義理論的方法是( )。

【選項】

A.人文主義方法論

B.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C.實證主義方法論

D.后現代主義方法論

【答案】A

【解析】人文主義方法論,又稱反實證主義方法論,是對社會行動過程及結果予以主觀意義理論的方法。

C.實證主義方法論,指遵循自然科學法則,用普遍的因果律研究社會現象的方法理論。

B.馬克思認為,對社會的研究可以成為科學,因為社會現象同自然現象一樣是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之間也同樣存在著因果決定性,它們是可以被科學認識的,并且可由普遍規律來說明。

D.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80年代在文化、文學領域形成的一種哲學思潮,對社會學產生了重要影響。

【考點】社會學研究方法論

7.【題干】我國通過普查進行的統計調查內容和時間周期已經規范化、制度化,每逢末位數字為“7”的年份進行( )。

【選項】

A.人口普查

B.工業普查

C.農業普查

D.第三產業普查

【答案】C

【解析】我國通過普查進行的統計調查內容和時間周期已經規范化、制度化,每逢末尾數字為“0”的年份進行人口普查,每逢“3”的年份進行第三產業普查,每逢“5”的年份進行工業普查,每逢“7”的年份進行農業普查,每逢“l”或“6”的年份進行統計基本單位普查。

【考點】社會學的研究方式與方法

8.【題干】社會諸要素之間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系稱為( )。

【選項】

A.社會系統

B.社會機制

C.社會行為

D.社會結構

【答案】D

【解析】社會諸要素之間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系稱為社會結構。

【考點】什么是社會

9.【題干】自然資源的特征之一是( )。

【選項】

A.均勻性

B.系統性

C.普遍性

D.不確定性

【答案】B

【解析】自然資源的特點:

①自然資源的有限性。

②自然資源的無限性。

③自然資源的系統性。

④自然資源的不均勻性。

【考點】社會的基本要素

10.【題干】1920年指出“文化是人生發展的狀況”的中國知識分子是( )。

【選項】

A.梁啟超

B.蔡元培

C.陶行知

D.梁漱溟

【答案】B

【解析】1920年蔡元培在湖南做“何謂文化”的講演時,指出“文化是人生發展的狀況”。他把衣食住行、醫療衛生、政治、經濟、道德、教育、科學等都納入文化范疇。1922年,梁啟超在《什么是文化?》一文中把文化定義為:“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

【考點】什么是文化

11.【題干】“生物人”通過社會文化教化,獲得人的社會性,獲得社會生活資格的過程稱為( )。

【選項】

A.基本社會化

B.初步社會化

C.單向社會化

D.首要社會化

【答案】A

【解析】基本社會化,就是“生物人”通過社會文化教化,獲得人的社會性,獲得社會生活資格的過程。

【考點】什么是社會化

12.【題干】在社會化的有關理論中,將自我分為“主我”和“客我”兩個部分的學者是( )。

【選項】

A.弗洛伊德

B.庫利

C.科爾伯格

D.米德

【答案】D

【解析】A弗洛伊德: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個部分組成。

B.庫利“鏡中我”理論:一個人的自我形象是別人看他是什么樣子的反映。

C.科爾伯格:兒童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找到自己的道德價值觀。

【考點】什么是社會化

13.【題干】根據受動條件,暗示的表現類型可分為( )。

【選項】

A.兩種

B.三種

C.四種

D.五種

【答案】C

【解析】根據受動條件,暗示的表現類型可分為:直接暗示、間接暗示、自我暗示、反暗示,這四種,故選C。

【考點】社會互動的涵義與形式

14.【題干】公司員工在部門經理的管理和協調下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的合作是( )。

【選項】

A.指導性合作

B.自發性合作

C.契約式合作

D.制度化的傳統合作

【答案】A

【解析】指導性合作,是現代社會比較多見的合作形式。指的是雙方在具有權威地位的第三方的指導下一起完成某項工作。所以公司員工在部門經理的管理和協調下共同完成工作任務的合作是指導性合作。

B.自發性合作。指某種情境下人們自覺自愿地聚集幫助他人解決實際困難和需要的行為。這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義的合作形式。

C.契約式合作。指個人或群體之間達成協議以契約或類似契約的方式進行合作。

D.制度化的傳統合作。當自發性合作逐步發展為穩定的社會習慣,而成為一種制度化的合作以后,我們把它稱為制度化的傳統合作。

【考點】社會互動的涵義與形式

15.【題干】霍爾提出的理論是( )。

【選項】

A.時空轉換理論

B.身體語言理論

C.個人空間理論

D.語言符號理論

【答案】C

【解析】霍爾提出個人空間的理論。

(1)親密距離,是指相距18英寸(約45厘米)以內的距離;

(2)個人距離,是指相距18英寸(約45厘米)到4英尺(約122厘米);

(3)社會距離,是指相距4英尺(約122厘米)到12英尺(約365厘米)以內,是比較正式的場合保持的距離;

(4)公眾距離,是指相距12英尺(約365厘米)以上的距離。

【考點】社會互動的符號

16.【題干】正式提出“社會資本”概念的是法國社會學家( )。

【選項】

A.詹姆斯·科爾曼

B.皮埃爾·布迪厄

C.普特南

D.林南

【答案】B

【解析】1980年,法國社會學家皮埃爾·布迪厄在《社會科學研究》雜志上發表了《社會資本》短文,正式提出了“社會資本”概念。所謂社會資本就是實際的或潛在的資源的集合體,社會資本以關系網絡的形式存在。

【考點】社會網絡與社會資本

17.【題干】在家庭結構類型中,由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以及孫(外孫)子女組成的家庭屬于( )。

【選項】

A.核心家庭

B.聯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重組家庭

【答案】B

【解析】在家庭結構類型中,由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以及孫(外孫)子女組成的家庭屬于聯合家庭。

A.核心家庭一般指由一對夫婦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組成的家庭。

C.主干家庭是由一對夫婦與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D.重組家庭不僅意味著配偶雙方或配偶一方曾有過婚史,而且配偶雙方或一方有可能將與前夫或前妻所生的子女帶到新的家庭。

【考點】家庭的功能和類型

18.【題干】以成員的互動關系特征為標準,群體可分為( )。

【選項】

A.成員群體和參照群體

B.內群體和外群體

C.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

D.初級群體和次級群體

【答案】D

【解析】以成員的互動關系特征為標準,群體可分為初級群體和次級群體。

A.以群體成員的歸屬標準,群體可分為成員群體和參照群體;

B.以成員對群體的心里歸屬為標準,群體可分為內群體和外群體;

C.以群體的關系結構和組織功能為標準,可以把群體分為正式群體和非正式群體。

【考點】什么是群體

19.【題干】在組織控制中,針對組織成員活動結果來進行的控制是( )。

【選項】

A.反饋控制

B.行為控制

C.預先控制

D.效率控制

【答案】A

【解析】在組織控制中,針對組織成員活動結果來進行的控制是反饋控制。組織控制有三個過程,預先控制、現場控制、反饋控制。

預先控制:是指在組織行為發生之前所進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動。

現場控制:又叫同步控制,是對正在實際進行操作的組織成員的行為進行指導和監控,使組織成員的行為始終朝著組織的目標。

【考點】組織和組織理論

20.【題干】勒龐的烏合之眾理論解釋集體行為的視角是( )。

【選項】

A.行為科學

B.經濟學

C.社會心理學

D.政治學

【答案】C

【解析】1896年,古斯塔夫·勒龐出版了《烏合之眾》一書,從社會心理學視角來解釋集體行為。勒龐相信,當許多的個人一旦構成一個群體時,就會產生獨特的集體心理,這種集體心理通過彼此情緒上的相互感染,會使得個人不由自主地喪失理性思考的能力,其行為方式會和平時獨處的時候大相徑庭,頭腦變得簡單化,人們會非常容易不加懷疑地接受群體提供的意見、想法和信念,并盲目地模仿群體中其他人的行為和態度。

【考點】集體行為

21.【題干】在教育的社會學分析視角中,被稱為“人本主義”和微觀取向的是( )。

【選項】

A.控制論

B.管理論

C.功能論

D.互動論

【答案】D

【解析】教育的社會學分析有三個研究傳統:功能論、沖突論與互動論。

在教育的社會學研究中,互動論傳統被稱為“人本主義”和微觀取向。

C.功能論:對教育的社會學考察首先應當關注其功能,即為專門化的社會角色提供訓練有素的能力。

沖突論:學校不再被視為社會實現其自我良性再生產的領域,而成為統治階級用以生產與其特殊地位與利益相吻合地位的工具。

【考點】教育

22.【題干】根據伯吉斯的同心圓理論,把城市劃分成的同心圓區域有( )。

【選項】

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六個

【答案】C

【解析】伯吉斯的同心圓理論,他把城市劃分為五個同心圓區域(中心商業區、過渡區、工人居住區、較高級住宅區、高級住宅區),故選C。

【考點】什么是社區

23.【題干】社區全貌研究的代表性著作是林德夫婦的( )。

【選項】

A.《中鎮》

B.《街角社會》

C.《美國社區》

D.《大城小鎮》

【答案】A

【解析】美國學者林德夫婦的名著《中鎮》開創了以小市鎮為對象的全貌研究。

【考點】什么是社區

24.【題干】最早由英國人口學家雷文斯坦在“人口遷移的規律”的著述中提出的世界城鎮化理論是( )。

【選項】

A.“拉——扯”理論

B.“推——拉”理論

C.“推——移”理論

D.“牽——引”理論

【答案】B

【解析】最早由英國人口學家雷文斯坦在“人口遷移的規律”的著述中提出的世界城鎮化理論是“推——拉”理論,是人口流動過程中遷出地的推力和遷入地的拉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理論。

【考點】城鎮化概述

25.【題干】麥吉等人對印尼、泰國、印度、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大都市周邊地區進行研究,發現中心城市主體及周邊地區一起形成了“擴展大都市區”,稱之為“城鄉融合區”,這是在20世紀( )。

【選項】

A.60年代

B.70年代

C.80年代

D.90年代

【答案】C

【解析】20世紀80年代,麥吉等人對印尼、泰國、印度、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大都市周邊地區進行了研究,發現中心城市主體及周邊地區一起形成了“擴展大都市區”。1985年麥吉在美國阿克隆大學關于亞洲城市化的國際研討會上把這種新型空間形態稱之為“城鄉融合區”。

【考點】城鎮化概述

26.【題干】首先對社會不平等的產生和發展這一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是( )。

【選項】

A.亞當·斯密

B.馬克思

C.恩格斯

D.盧梭

【答案】D

【解析】首先對社會不平等的產生和發展這一問題進行系統研究的是18世紀的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早在1775年年初,盧梭便在《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一書中,鮮明地論證了人類不平等的產生是隨著私有制而來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確立的唯一基礎之上的。

【考點】社會不平等

27.【題干】被社會學界認為是第一部用現代觀點論述社會流動的著作是索羅金發表的《社會流動》一書,該書發表于( )。

【選項】

A.1925年

B.1927年

C.1929年

D.1931年

【答案】B

【解析】索羅金于1927年發表的《社會流動》一書,被社會學界認為是第一部用現代觀點論述社會流動的著作。

【考點】社會流動

28.【題干】根據默頓的目標——手段適應方式類型,一個人的目標得到社會認可,采用的手段不被社會認可,這種適應方式是( )。

【選項】

A.革新

B.形式主義

C.退縮主義

D.反叛

【答案】A

【解析】在默頓的失范理論中,五種適應方式:遵從、革新、形式主義、退宿主義、反叛。

1.遵從者,是以社會允許的方式獲得社會鼓勵的目標。

2.革新者,即為了追求社會鼓勵的目標,采用了社會不被認可的手段,甚至是違法的手段。對于創新者來說,他可能感到自己無法采取社會認可的手段,或者使用這一手段過于困難和耗時,所以選擇了未被社會認可的途徑。

3.形式主義,是拒絕社會提供的目標,但仍然遵守社會規范的手段行事。

4.退縮主義,是既放棄了社會鼓勵的目標,也拋棄了社會認可的手段。

5.反叛,是指不僅拒絕社會認可的目標和手段,而且試圖從個人觀念出發,以新的目標和手段來代替。

故選A。

【考點】偏差行為的理論解釋

29.【題干】中國社會學家孫本文歸納了國內外社會學家對社會問題的( )。

【選項】

A.三種解釋

B.四種解釋

C.五種解釋

D.六種解釋

【答案】A

【解析】關于什么是社會問題,中國社會學家孫本文在《中國社會問題》(1939)和《現代中國社會問題》(1942~1943)著作中歸納了國內外社會學家對社會問題的三種解釋。第一種是從社會變遷和文化失調的角度解釋社會問題的產生。第二種認為,只要引起社會上多數人的注意,并且需要社會集體采取行動來調整和補救的問題,就是社會問題。第三種是社會心理學的觀點,認為社會問題不僅是一種可見的社會現象,而且主要是人們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一種價值判斷。

【考點】什么是社會問題

30.【題干】美國社會學家沃勒斯坦提出的社會現代化理論是( )。

【選項】

A.后工業社會論

B.依附理論

C.世界體系理論

D.信息社會論

【答案】C

【解析】世界體系理論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一種有廣泛影響的理論,以美國社會學家沃勒斯坦為代表。

B.依附理論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霍布森、普雷維什、弗蘭克、阿明、費爾南多·卡多索和恩佐·法萊圖等學者。

C.世界體系理論是美國社會學家丹尼爾·貝爾在其代表作《后工業社會的來臨》中提出。

D.1980年法國讓·雅克·塞爾旺·施賴貝爾根據巴黎小組研究成果寫出的《世界面臨挑戰》、美國學者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和美國學者奈斯比特的《大趨勢》是系統論述信息化社會的代表著作。

【考點】社會現代化——社會現代化理論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

31.【題干】埃米爾·涂爾干的代表作有( )。

【選項】

A.《社會學方法的準則》

B.《自殺論》

C.《社會分工論》

D.《學術與政治》

E.《社會行動》

【答案】ABC

【解析】埃米爾·涂爾干的代表作有《社會分工論》、《社會學方法的準則》、《自殺論》,故選ABC。D是韋伯的著作。E是韋伯的研究對象。

【考點】社會學的創立

32.【題干】社會學的研究功能包括( )。

【選項】

A.描述性功能

B.解釋性功能

C.批判性功能

D.預測性功能

E.規范性功能

【答案】ABDE

【解析】社會學的研究功能:

①描述性功能(是什么),是指那些為了解和掌握發生了什么事、什么情況而進行的探索性研究。

②解釋性功能(為什么),是指對影響社會事實發生、變化的主客觀因素,從其因果聯系上加以說明的過程。

③預測性功能(將會怎樣),是要提示將來的社會事件和狀態是怎樣的。

④規范性功能(應該是怎樣),是確定預定社會目標及其達到預定目標而采取的行動與手段,以及對社會目標、行動與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評價的過程。

【考點】社會學的研究對象、特征與功能

33.【題干】文化規范體系包括( )。

【選項】

A.規律

B.習俗

C.道德

D.法律

E.宗教

【答案】BCDE

【解析】文化規范體系包括:習俗、道德、法律、宗教。

【考點】什么是文化

34.【題干】社會運動所需要的資源至少包括( )。

【選項】

A.時間資源

B.參與者規模

C.金錢與物質資源

D.外界支持

E.理念資源

【答案】ABCDE

【解析】資源動員理論認為,社會運動所需要的資源至少包括.時間資源、參與者規模、金錢與物質資源、外界支持、理念資源五種資源。

【考點】集體行為

35.【題干】偏差行為的正功能表現在( )。

【選項】

A.有助于人們進一步認識社會規范

B.有助于加強社會團結

C.有助于社會預警

D.有助于促進社會進步

E.有助于社會控制

【答案】ABCD

【解析】1.偏差行為正功能。

(1)有助于人們進一步認識社會規范;

(2)有助于加強社會團結;

(3)有助于社會預警;

(4)有助于促進社會進步。

2.偏差行為負功能。

(1)干擾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

(2)損害個人和社會的利益;

(3)減弱他人遵從規范的意愿;

(4)破壞社會成員間的相互信任。

【考點】什么是偏差行為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題干】簡述社會學研究的一般程序。

【答案】(1)籌劃階段。

(2)實施階段。

(3)總結階段。

【考點】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學的研究方式與方法

37.【題干】簡述文獻法的優點。

【答案】1.資料信息恒存不變。

2.費用較低。

3.可研究歷史現象。

4.適用于作縱貫分析。

【考點】社會學研究方法——社會學的研究方式與方法

38.【題干】簡述個人如何在社會實踐中實現社會化。

【答案】個人在生活實踐中一般是通過觀察學習、角色扮演、知識積累三個方面實現社會化。

(1)觀察學習又稱模仿學習,模仿需要榜樣,模仿的榜樣是在實踐中產生的,模仿的過程也只有在實踐中展開。

(2)角色扮演是親自實踐的具體化,表現為三種情況,即扮演真實角色、扮演假想角色、暫時充當某一角色。

(3)知識積累是知識內化的過程,是把他人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把感性的知識加工成理性方面的知識的過程。

【考點】社會實踐

39.【題干】簡述群體的特征。

【答案】(1)有一定數量的社會成員。

(2)有一定的為群體成員所接受的目標。

(3)有明確的成員關系,并形成歸屬感。

(4)有一定的行為準則。

(5)時間上具有一定的連續性。

【考點】群體的涵義和特征

40.【題干】簡述社會問題與個人困擾的區別。

【答案】(1)個人困擾必須和個人的自我聯系在一起,只關系到個人直接體驗的有限的社會生活領域,而“社會問題所牽涉的事情超出個人的局部環境,超出個人一己的生活領域”。

(2)困擾只涉及個人,即個人感到自己所珍重的價值受到威脅,而社會問題涉及的是公眾,即公眾所共同珍重的某個價值受到威脅。

(3)個人困擾具有個人的特點,它只發生在個人與他人直接構成的關系區域里。而社會問題具有公眾的待點,它常常包含著制度上、結構上的危機,也常常包含著馬克思所說的“矛盾”和“斗爭”。

【考點】什么是社會問題

四、材料題:本題15分。

41.【題干】自從1950年開始貫徹第一部《婚姻法》出現全國離婚115萬多件的高峰后,中國的離婚數字一直穩中有升,連續增長。試聯系當前實際狀況分析我國離婚率日趨增高的原因。

【答案】(1)經濟因素的考量相對下降。

(2)社會輿論壓力的寬松導致離婚人群的增多和大量存在。

(3)離婚手續的簡化。

(4)丈夫或妻子更看重婚姻生活質量和個人感受。

(5)改善婚姻生活質量或考慮離婚的要求越來越多的是由妻子一方主動提出來。

(6)在離婚人群中婚齡變小,即離婚低齡化和結婚時間不長就離婚的“曇花婚姻”明顯增多。

【考點】家庭形態的變化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2.【題干】試述馬克思主義人的全面發展思想。

【答案】①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為人的社會化提出的最高目標。

②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一切屬性的全面發展,既包括人的智力和體力、又包括人的思想、情操、道德、審美能力等。

③人的全面發展不是指單個人的發展,而是指全社會每一個人的全面發展。

④人的全面發展是每一個人都能得到平等發展、完整發展、和諧發展、自由發展。

⑤人的全面發展,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后就開始產生的一種美好向往。

【考點】人的全面發展思想

43.【題干】試述社會問題防治的意義。

【答案】1.作好社會問題防治,可以有效地維護社會秩序與社會穩定,增強社會和民眾的安全感。

2.作好社會問題防治,可以避免和減少社會問題給社會造成的損失,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損失,物質和精神的損失。

3.作好社會問題防治,可以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業。

4.作好社會問題防治,可以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5.作好社會問題防治,可以改善、提高有關機構的應對能力和效率。

【考點】社會問題防治的意義

更多10月份自考真題【點擊免費下載】>>

>>>>點擊查看更多:2021年10月自考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

自考考試成績一般在考后1-2月左右公布,各地具體規定不一樣【查看詳情】,為方便大家及時獲知2021年10月自考成績查詢時間,您可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我們會在自考成績查詢入口開通時及時短信通知您。

以上是2021年10月自考《社會學概論》真題及答案解析(考生回憶完整版),小編會及時上傳2021年10月自考各科目考試真題及答案,可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獲取!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自學考試資格查詢

自學考試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自學考試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