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重點知識點(25)


【摘要】2018年4月自學考試復習資料盡在環球網校,以下是《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重點知識點(25)》,更多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自學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重點知識點(匯總)
一、社會上層建筑賴以豎立的經濟基礎
經濟基礎:是指與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經濟基礎就是生產關系,在概念上使用,其不同在于”生產關系”是與生產力相對應的,”經濟基礎”是與上層建筑相對應的,是一個社會的上層建筑賴以豎立的現實基礎。
以生產資料所有制為核心的生產關系,作為生產的社會形式,是人類物質生產活動賴以進行的根本條件;它作為經濟交往關系,體現著人們的物質利益關系,是其他各種社會交往關系得以發生的基礎,因而也就是其他各種社會交往關系的制度化所形成的全部上層建筑賴以豎立的現實基礎,它在社會有機系統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
二、社會的政治上層建筑
聳立在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上層建筑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人們的政治交往關系制度化所形成的政治,法律制度與設施,即政治上層建筑。一是人們的精神交往關系規范化和意識形態化所形成的社會意識形態,即思想上層建筑。
在社會的無和思想關系的劃分里,政治上層建筑仍屬于社會思想關系范疇,因為它是根據經濟基礎的要求,并在一定的政治觀點指導下建立的。構成上層建筑的,不僅有武裝的人,而且有物質的附屬物。因此,它在社會有機系統中,居于一種既不同于經濟基礎又不同于意識形態的特殊地位。
政治上層建筑即是制度化,規范化了的政治交往關系。政治交往規范與其他各種社會交往規范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強制性。政治上層建筑以暴力為后盾這一根本特點,使它在社會有機系統中處于一種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
政治上層建筑有強烈的階級性。在有階級存在的社會里,政治上層建筑以暴力為后盾的強制性是同它的階級性密切聯系的。人們的政治交往實質上階級利益的交往。政治就是各階級之間的斗爭,階級間的社會對抗是一切政治斗爭的基礎,而以國家政權為核心的政治上層建筑就是階級斗爭和階級同志的工具。
三、政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矛盾運動
政治上層建筑是適應經濟基礎的要求而建立的。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一樣,政治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也是形式和內容的關系。二者是辨證統一的矛盾關系。
經濟決定政治。經濟基礎是政治上層建筑的根源,政治上層建筑是經濟基礎的派生物。這是二者的相互關系的基本方面。其決定作用體現在:經濟基礎的性質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經濟基礎的狀況限定了政治上層建筑作用的范圍。同時,政治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又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政治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是巨大的。政治上層建筑作為一種超經濟的力量,以行政的,法律的種種形式強制性地控制社會的經濟生活,將人們的經濟交往活動限定在一定的秩序和范圍內,從而起著保護自己的經濟基礎的作用。其保護作用表現在:一是幫助自己的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展;一是同對自己經濟基礎有害的因素做斗爭。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只是說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可能性范圍,即上策功能建筑只能在經濟基礎所蘊涵的可能性范圍內選擇。可能性的范圍大于現實性。同時,政治上層建筑又具有某種程度內的自我規定性。可見,政治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是始終存在著矛盾的。
第四節 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筑
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精神生活在特定的經濟基礎制約下制度化,規范化的結果。
一、人類的精神生活
人類的物質活動總是自覺的,有目的的活動。物質生活的特點在于它是運用勞動工具體系對于對象的實在的把握。物質活動的結果是人作為活動主體實在的把握。
人類的精神活動也必定借助于一定的物質過程來實現。精神生活的特點在于它是運用語言符號體系對于對象的觀念性或象征性的把握。精神活動的結果是主體觀念地把握對象。
人類的精神生活可以超越現實世界中的物質生活,但不恩能夠脫離物質生活。物質生活不僅是精神生活的前提,而且還制約或決定著精神生活的目標和方式。人們的精神生活必須反映物質生活的狀況并服務于物質生活。
人類的精神生活同物質生活一樣,是以人們之間的社會交往為條件的,而且,精神生活對于社會交往的依賴更甚。作為精神生活的中介的語言符號本身就是社會交往的產物,并只有在社會交往中才能存在。語言符號既是人們精神生活的匯總界,也是人們之間精神交往的中介。語言作為中介是人們精神交往的最基本規范。
二、精神生活的意識形態化
人們的物質交往關系特別是經濟交往關系,構成人們精神交往關系的現實基礎。在特定的機關年紀基礎制約下人類精神生活及其社會交往的規范化,制度化,就形成了社會的意識形態。
馬克思和恩格斯把意識形態作為和經濟形態相對應的重要范疇,指反映特定經濟形態,從而也反映特定階級或社會集團的利益和要求的觀念體系。意識形態不同于“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是全部社會精神生活及其成果的概括,既包含社會意識形態,也包含非意識形態化的即不反映特定社會集團利益的內容,如自然科學,語言學,形式邏輯等等。
意識形態是歷史的產物。意識形態是隨著階級的產生而產生的,并在歷史上隨著階級關系的演變而演變。任何意識形態都只能是階級的意識形態。意識形態就是系統化,理論化了的階級意識。
作為特定階級的精神生活的制度化,規范化的意識形態,必定表現為多種多樣的形式。他們相互協調,相互補充,相互影響,構成一個完整的意識形態體系。其中,最重要的有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藝術和哲學等形式。
政治思想是人們關于社會政治制度,政治生活,政治組織以及各階級或社會集團的相互關系等問題的理論與觀點。法律思想是人們關于法的關系,制度和設施的理論與觀點。道德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宗教的實質也是道德。一般說,宗教是道德意識的早期表現形式藝術是通過塑造具體,生動的形象去象征性地把握世界,反映社會生活的。哲學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定的社會存在的反映,最根本的是人的社會關系的反映。在整個社會意識形態體系中,處于核心的地位。(在第一章里有詳細介紹)
三、社會思想上層建筑在社會有機系統中的地位
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筑即是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社會的思想上層建筑由于是在統治階級的經濟利益的制約下而形成的,因而只是特定社會集團的利益的反映。思想上層建筑與政治上層建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思想上曾建筑恩能夠夠補充政治上層建筑的不足,并以某種方式影響政治上層建筑發揮作用的方式。思想上層建筑受制于經濟基礎,反映其要求,但它也反作用于經濟基礎。思想上層建筑施舍會有機系統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它是社會會有機系統的自我意識形式。意識形態作為系統化,理論化的階級意識,構成階級和階級斗爭存在的一個重要方面,必然要在自身之中把經濟基礎以及政治上層建筑領域的階級斗爭表現出來。
友情提示:環球網校自考考試道為您整理: 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重點知識點(25),另外環球網校提醒考生更多自考相關資訊,考試報名、成績查詢、準考證打印、通知單打印、證書領取、畢業辦理、實踐安排、考務考籍等自考信息,成功助考!
編輯推薦
【摘要】2018年4月自學考試復習資料盡在環球網校,以下是《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重點知識點(25)》,更多資訊請關注環球網校自學考試頻道。
相關推薦: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重點知識點(匯總)
第五節 社會有機系統的演化
一、社會的整體運動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是社會有機系統內的基本矛盾。社會有機系統克服自身矛盾的過程,也就是系統對其組成部分的整合過程。社會有機系統演化發展的最終動力在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標志著人類社會與自然界矛盾的克服的程度,亦即人類社會向自然界開放的程度。作為人類與自然矛盾之解決手段的社會生產力,對于整個社會有機系統的演進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這使得社會的運動表現出一種整體性的特征。
二、社會形態的演進
社會形態是同生產力發展的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一體。社會形態是標志人類社會不同質態的范疇,它被用來表征社會有機系統的特定發展階段的存在,以便能夠更為具體地把握社會有機系統演進發展的規律。
社會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就是社會形態的演進過程,它表現為一個質變和量變交替進行的過程。
社會有機系統的質變與量變的交替進行,使得這一演進過程表現出一種節奏性或階段性。這一更替的實質即是為了克服處于計劃狀態的社會基本矛盾而對于社會有機系統的基本結構的改變,從而也就是整個社會有機系統的整體運動方式的改變。
人類歷史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等五種基本形態。這五種基本社會形態的依次更替,即為社會有機系統演進的歷史。
三、社會有機系統的演進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人類社會是一個超自組織系統。它的超自組織性主要體現在人類的活動是一種自覺的活動,即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歷史就意味著發展,意味著歷史主體具有對歷史過程的自覺。社會有機系統的演進是一個合目的的過程,也即是說社會有機系統的演進是一個歷史過程。同時,人類活動與自然界的運動具有同一性或類似性。因而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也就是一種類自然過程。不同的是,人類社會的演進是自覺的,有意識的,有目的的自然過程,即歷史的自然過程。這樣一個過程,一方面服從于人的目的性,另一方面又服從客觀現實世界的規律,因而是一個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相統一的過程,亦即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四、社會有機系統演進過程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社會有機系統演進的最終動力和根據在于生產力的發展。亦即在特定的生產力水平上,只能夠建立特定的社會交往制度,構成特定的社會形態。這是社會有機系統演進的根本規律。各種社會形態具有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必然性,這便是各民族的社會演進具有統一性的基本依據。
社會形態演進的一般規律或統一性并不能完全地決定每一社會演進的全部狀況。社會演進過程存在著差異性或多樣性的表現。所有這些差異性,都使得整個人類社會的演進呈現出極為復雜的面貌。
生產力發展的狀況決定了社會有機系統演化的一般過程,同時也決定了世界上個民族走向世界歷史的進程。所謂世界歷史,是指這樣一種人類歷史,即在世界范圍內各個民族之間的交往達到相當妗母的程度,從而各民族之間有著極為深入而廣泛的相互影響,使得任何一個民族都不能脫離國際社會而獨自孤立地存在和發展。各民族之走向世界歷史是人類社會有機系統演進到高級形態的必然表現。
友情提示:環球網校自考考試道為您整理: 2018自考《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重點知識點(25),另外環球網校提醒考生更多自考相關資訊,考試報名、成績查詢、準考證打印、通知單打印、證書領取、畢業辦理、實踐安排、考務考籍等自考信息,成功助考!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