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面試熱點:就業難題攪動2014


課程推薦:2014年公務員課程7天免費學 :基礎精講 高效強化 高效押題 專項特訓
個性課程:2014年公務員個性輔導:申論批改 技巧專講 沖刺密卷 個性定制
2013年曾被冠以“最難就業季”,但2014新年伊始,“更難就業季”的說法即如約而來。
面對近年來因高校擴招而數量不斷翻番的求職者大軍,已經有人甚至為未來幾年的就業市場想好了抬頭:“更更難”、“更更更難”……
就業難的背后,既有求職者深深的無奈,也體現出就業市場一些難除的問題與痼疾,如用人單位的就業歧視,如求職者的眼高手低。
難題未解,未來已來。解決就業困擾,不僅事關經濟結構調整,顯然也需要政策的扶持,觀念的改變,個人的努力。
“馬上”有工作?難!
“白領”讓人趨之若鶩,而從事一線基礎工作的“藍領”職位卻備受冷落;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等部門招聘門庭若市,而急需人才支撐的中小企業招聘卻門可羅雀
就業難,老生常談,但誰也沒想到,這一“難”在如今的中國就業市場會具有如此持久的生命力。
讓699萬名2013屆畢業生為之拼搏的“最難就業季”落幕不久,“更難就業季”令727萬名2014屆畢業生壓力更大。如何面對并化解就業市場上的痼疾?如何甩掉包袱迎難而上?所有人都在探尋著答案。
“冷熱”專業冰火兩重天
今年春節,就讀于北京某著名高校國際新聞專業的周雷(化名)笑稱自己會過得比較“鬧心”。為了能逃過去年的就業寒潮,他已經把自己的碩士畢業時間延后了一年。
但參加了大小幾十場面試筆試后,offer杳無音訊,他那堆制作精良的簡歷不得不留到春節后。面對學校就業網上更新速度越來越慢的就業信息,周雷愈發難安。
像周雷一樣掙扎在就業大潮中的求職者還有數百萬,對他們而言,一個個就業“門檻”是他們要面對的第一道難關。
雖然相關部門已經著手消除“門檻”,但掌握著招聘主動權的用人單位卻并未妥協?!伴T檻”的設置可謂五花八門:非“985”、“211”高校不招,性別、戶口所在地、英語水平、工作經驗、家庭背景、博士學歷詳情等已經成為常態,學習成績排名、研究生的本科出身等也成了“刷人”的標準。
而求職者在入學之前選擇的專業則成為了給自己設置的最大“門檻”。“最賺錢的十大專業”、“就業前景最好的十大專業”、“薪資最低的十大專業”等榜單引發的關于專業與就業之間的討論熱度不減,一些就業率低、競爭力不強、缺乏特色、長期停滯不前的專業讓畢業生有苦難言,這道專業“門檻”讓不少求職者在起跑線上徘徊不前。
以周雷的經歷為例,考學時,新聞專業還屬“熱門”,但六年后,自己國際新聞的專業背景在傳媒類人才需求萎縮的環境下已屬“冷門”。另一名畢業生、來自東北某著名高校的王雨晴(化名)則告訴記者,因為學了一個極其不適合女孩子的工科專業,現在面臨著無處可去的尷尬。
更讓大學畢業生們感到困惑和無奈的是,面對一個好職位,往往有千軍萬馬一起來爭奪。千里挑一、萬里挑一甚至更大的競爭比例,不得不讓所有求職者一起“自降身價”以增加勝算。據了解,除部分高新技術行業外,大部分行業的新入職崗位薪資待遇都沒有明顯提高,而在“買方市場”的壓力下,求職者再沒有了喊出理想薪資待遇的底氣。
“體制內”需求高燒不退
如何在就業難的大潮中尋找一條生路,不少人都把目光瞄準了為數不多的幾條窄路,鉆進“體制內”便是其中之一?!绑w制內”工作安穩舒適,據統計,其職業滿意度在所有領域中名列前茅。
“家里人覺得,只要不是‘吃皇糧’就不是正式工作,跟打工仔沒什么區別?!痹谖靼惨患颐駹I企業工作的2013屆畢業生李敏表示。政府部門、事業單位等不僅工作安穩,更可能擁有在養老、住房等方面的長期福利待遇。因此,“體制內”需求長期保持旺盛,國家及地方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招錄考試“高燒不退”。
但并不是哪里的“體制內”都那么吸引人。北上廣等大城市或者二線大城市的崗位競爭激烈,甚至一個清潔工的崗位也會引發研究生們的爭搶。而一旦涉及到“基層鍛煉”、“基層服務”等字眼的崗位都少人問津,偏遠地區的崗位更是不招待見。盡管各方面待遇和優惠條件與城市基本無異,但急需人才的基層單位卻正經歷著人才荒。
“海歸”多,“海待”更多
一些求職者曾經拿出“上梁山”的心態,既然就業難,索性讀研、出國接著深造,十八般武藝練得精,不信等不到良機“殺”回就業市場來。但現實給他們上了重要的一課,海歸、碩士博士等光環在就業難題面前顯得暗淡無光。
“在國外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會為工作而發愁?!睆捻n國留學回來不久的張女士坦言道,在去年沒能通過家鄉的公務員考試后,她不得不簽約了一家韓資企業在廣州的辦事處,薪酬是她理想收入的一半:4000元。
2013年9月出版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3)》顯示,近5年回國的留學人員近80萬人,接近前30年的3倍?!昂w”數量增多體現出我國整體實力的增強,但真正意義上的“高精尖”留學歸國人才不多,無法達到崗位需求,大量“海歸”難免成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夾心層”,在就業大潮中成為了“海待”。
并列成為“夾心層”的還有那些舉著簡歷海投的研究生們。燙金的學位證背后,研究能力與就業技能的差距、所學專業與實際崗位的差距、心理預期與實際薪資的差距……都給研究生們貼上了“心高氣傲”、“眼高手低”等標簽,就業之路仍是上下求索。
解決供求錯位非一日之功
幾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認為: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在于供大于求和就業市場的結構性矛盾。供大于求無法回避,通過調整來瓦解結構性矛盾帶來的問題成為了解決現實難題的可行路徑。
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在供求之間的錯位。一方面是年復一年的就業難,而另一方面是部分行業久而未決的招工難。求職者偏向高薪、體面、舒適的工作,“白領”讓人趨之若鶩,而從事一線基礎工作的“藍領”職位卻備受冷落;大型國企、事業單位等部門招聘門庭若市,而急需人才支撐的中小企業招聘卻門可羅雀。
導致供求錯位的原因,既來自求職者對于自我認知模糊和定位不準,也來自過分重視精英教育而忽視實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泛精英化”教育方向。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將就業關口前移。但本報記者調查了解,這些就業指導的實際效果是,大多流于形式,并沒有給畢業生構建出合理的職業規劃,也并沒有讓畢業生的就業技能有太多提高。
有學者表示,在供大于求長期存在并可能逐步加強的現狀面前,除了適當的“調”,更應鼓勵“創”。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創業的政策和優惠措施,各地也陸續建立起創業孵化基地等機構。
然而,缺乏創業技能的培養、創業方向的引導以及創業理念的培養,“創業”兩字難以發揮出真正的功效。有統計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一直低迷,失敗率逾九成。
解決“難題”顯然非一日之功。從宏觀來看,就業難與我國的經濟結構有關。我國高等教育向一、二產業輸送人才的能力有限,大多數畢業生都瞄準了服務業。但服務業在我國經濟中占比仍然不高,大量人才難以消化也成為了可以預見的后果。因此,調整人才結構,推動產業升級,是就業市場趨向合理的必由之路。
而短期來看,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熊義志建議,大學生要進一步調整就業觀念,以更加開闊的眼界到更大的范圍放飛夢想。學校也應加強宏觀形勢的判斷,在專業設置和學生培養方面更有針對性地發力。
如今寒假來臨,周雷已經決定回家暫時調整一下求職不順的低落心情,他也期待著馬年的春天能給他帶來“馬上有工作”的好運氣。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
- 2025國考常識備考之中國山脈2024-10-1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創新引領未來,奮斗鑄就輝煌2024-09-20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守護綠水青山,共繪金山銀山新畫卷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