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筑師建筑構造詳圖:框架結構的結構布置


框架結構的結構布置
(一)框架結構體系的基本構件
1.樓(屋)蓋中的板、梁(除框架梁以外的梁);
2.框架梁、柱
(二)框架結構的平面布置
1.橫向布置承重框架,縱向為連系梁與框架框柱鉸接。僅適用于非地震設防地區,層數較小、風力不大時。
2.縱向為承重框架,橫向為連系梁。僅適用于層數小、風力很小的非地震區的建筑。
3.縱橫兩個方向均為框架的框架結構。適用于任何情況,有抗震設防要求時,必須采用這種結構布置。
(三)框架結構抗震設計的基本要求
1.兩個主軸方向的框架結構的抗側剛度宜基本相同。
2.柱宜采用方形斷面,斷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300mm,圓形直徑不宜小于350mm,斷面長邊與短邊之比不宜大于3。
3.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即柱凈高與截面的高度之比宜大于4。
4.柱軸壓比應滿足《抗規》GB50011-2001表6.3.7的限值。
5.柱的截面縱向鋼筋的最小總配筋率應滿足表4-1的要求。
縱向鋼筋的最小總配筋率 表4-1
類別抗震等級
一二三四
中柱和邊柱1.00.80.70.6
角柱、框支柱1.21.00.90.8
6.梁的截面尺寸寬度不宜小于200mm,截面高寬比不宜大于4;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
7.采用梁寬大于柱寬的扁梁時,樓板應現澆,梁中線宜與柱中線重合,扁梁應雙向布置,且不宜用于一級框架結構。采梁的尺寸應符合下列要求,并滿足有關撓度和裂縫寬度的規定。
bb≤2bc
bb≤bc+hb
16d≤hb
式中 bc――柱截面寬度,圓形截面時取0.8柱直徑;
bb、hb――分別為扁梁截面寬度和高度;
d――柱縱筋直徑。
8.框架梁梁端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大于2.5%。且考慮在受壓區鋼筋的作用下梁端混凝土受壓區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級不應大于0.25,二、三級不應大于0.35。
9.框架梁、柱端部應設箍筋加密區,箍筋加密。
10.框架結構中的填充墻及隔墻與主體結構應有可靠連接,當不能重合時,其偏心距不宜大于柱寬的1/4。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2025-09-21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分析2025-09-18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償債能力計算2025-09-1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2025-09-07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變更估價原則2025-09-0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2025-08-30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民用建筑分類2025-08-29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盈利能力指標計算(動態)2025-08-26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設期利息計算2025-08-23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預備費計算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