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二級建筑師《場地與建筑設計》道路設計


道路設計
(一)道路布置
1,道路分類
其一,生活區道路:一般有主、次車行道之分和宅旁人行通道。其二,工業區道路:工廠一般車流量大,除車行主、次干道外,還增加了輔助道、車間引道和回車場。其三,城市型道路:路面寬,有上下道,每道上有快車、慢車、超車,甚至城市公交車道。另外還有自行車道、人行道。再者還有城市間高速公路等。
2,道路布置原則
道路布置在滿足交通運輸多種行車功能與原則的同時,還應滿足人、車安全;道路選線盡量節省場地,應留有寬敞、良好的建筑條件、綠化環境和工程管線架設余地;道路布置要節約土地和投資。要盡量利用自然地形。如遇山地路,縱坡不宜過大,經常繞環山丘、平行盤旋或樹枝盡端形式。平坦城市路網乃至居住小區道路布置的基本形式偏重于平面構圖的視覺藝術效果。
(二)道路的主要技術要求
1,道路的平面設計
道路轉彎半徑、依車型內邊緣最小轉彎半徑如下表:
內邊緣最小轉彎半徑
行使車輛類別 |
最小轉彎半徑(m) |
小客車 |
6 |
4~8t載重貨車 |
9 |
10~15t載重貨車 |
12 |
15~20t載重貨車 |
15 |
40~60t載重貨車 |
18 |
公共汽車 |
21 |
道路寬度。即行車部分的寬度,按行車通過量及種類確定。單車道3.5米;雙車道6-7米。考慮機動車與自行車共用;單車道4米,雙車道7米。
道路交叉口的視距。一般不小于21米。
回車場。盡端道路不應小于12m*12m.
道路邊緣至相鄰建、構筑物最小安全距離如表
相鄰建、構筑物名稱 |
最小距離(m) |
建筑物外墻面
當建筑物面向道路一側無出入口時
當建筑物面向道路一側有出入口時,但出入口不通行汽車
當建筑物面向道路一側有汽車出入時 |
5.0~2.0
5.0~2.5
6.0~8.0 |
各類管道支架 |
1.0 |
圍墻 |
1.0 |
編輯推薦:
2,道路橫斷面設計
道路橫坡大小按路面類型和行車、排水方便確定。道路橫坡方向有單坡、雙坡兩種,但橫坡坡向都應按將排水接至雨水暗溝或明溝。各不同路面道路的路拱坡度見表:
路面面層類型 |
路拱坡度(%) |
水泥混凝土路面 |
1.0-2.0 |
瀝青混凝土路面 |
1.0-2.0 |
其他黑色路面及整齊塊石路面 |
1.5-2.5 |
半整齊、不整齊塊石路面 |
2.0-3.0 |
碎、礫石等粒料路面 |
2.5-3.5 |
各種當地材料加固式改善土路面 |
3.0-4.0 |
3.道路縱斷面設計
道路縱斷面也要有良好的行車和排雨水條件。縱斷面的設計應與場地豎向布置和建筑標高相互配合,且道路變坡點相距在50m以上。道路最小縱坡不宜小于0.2%,但縱向坡度也不宜過大。一般道路縱坡在5%-11%時,其坡度的坡長是有規定的,但不應超過表1-9規定。如遇特殊情況略超規定時,其縱坡長應更短,其路面要有防滑措施。
道路縱坡與限制長度 表1.9
道路縱坡(%) |
5-6 |
6―7 |
7-8 |
8-9 |
9-10 |
10―1l |
限制長度(m) |
800 |
500 |
300 |
150 |
100 |
80 |
(三)道路路基和路面
1,路基應有足夠強度和穩定性,根據現場水文條件設護坡填墊土方。
2.路面的分類、分級有不同要求。剛性路面指現澆混凝土路面,還有預制塊材路面。柔性路面指瀝青、黏性、塑性材料。
3.路面結構構造。面層受行車、大氣影響;基層接承面層荷載,并傳給下層;墊層協助承載,并有穩定路面、排水、防水和防凍脹作用;路基為原土輾實層。
(四)人行道。一般不小于1m寬。縱坡同路面,橫坡1%-2%。人行道距建筑物最小1.5m寬。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2025-09-21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分析2025-09-18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償債能力計算2025-09-1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2025-09-07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變更估價原則2025-09-0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2025-08-30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民用建筑分類2025-08-29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盈利能力指標計算(動態)2025-08-26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設期利息計算2025-08-23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預備費計算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