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建筑師建筑設計基礎理論輔導(一)


第一章 建筑設計基礎理論一級建筑師
考試大綱總體要求為:應試者應具有建筑學領域有關學課理論概念和基本知識,以及相關專業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識,具有中小型建筑工程設計的實踐能力。熟悉建筑設計的基礎理論,掌握低、多層住宅、宿舍及一般中小型公共建筑的環境關系、功能分區、流線組織、空間組合、內外交通、朝向、采光、日照、通風、熱工、防火、節能、抗震、結構選型及其他設計要點,以及建筑指標和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標準,并具有設計構思和實踐能力。能對試題作出符合要求及有關法律、規范規定的解答。
本章內容是按照考試大綱“建筑設計(知識)”的第一、第四兩部分的要求編寫的。第一部分包括公共建筑設計原理與構圖原理,住宅設計原理、規范及評價標準,民用建筑等級劃分及各階段設計深度要求以及建筑設計新概念等小節。第二部分包括民用建筑設計通則,各類型民用建筑設計規范,無障礙設計規范和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等小節。本章涉及的教科書均采用最新版本,規范、標準均按照現行的版本。
第一節 公共建筑設計原理
各種類型公共建筑的設計都立足于處理好功能要求、藝術形象和技術條件這三者的關系。其中,物質功能和審美要求的滿足是設計的目的,而技術條件則是達到目的的手段。
功能是建筑設計的根本目的,建筑功能涉及到建筑的空間構成、功能分區、人流組織與疏散以及空間的量度、形狀和物理環境(量、形、質)等問題。其中空間組織是問題的關鍵,空間組織是靠合理的動線(人流、物流、貨流、設備流)來保證的。
一、公共建筑的單一空間設計
功能是建筑設計的根本目的,所以功能對于單一空間的量、形、質就有相關的規定性:
量――合適的大小(面積)、容量(體積);
形――合理的形狀
質――反映空間品質的采光、通風、日照等條件。
一個空間要有合適的量、形,在此基礎上要有合理的門窗設計,包括位置、數量、形狀、開啟方式、高度等,門窗設計是決定空間品質的基本因素,同樣是建筑功能問題的重要方面,應在設計中綜合考慮,統籌解決。
二、公共建筑的空間構成
各種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質和類型盡管不同,都可以分成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 (或稱輔助部分)和交通聯系部分三大部分。設計中應首先抓住這三大部分的關系進行排 列和組合,逐一解決各種矛盾問題以求得功能關系的合理與完善。在這三部分的構成關系中,交通聯系空間的配置往往起關鍵作用。
1.主要空間(主要使用部分)
所占的面積比較大者;
面寬較長;
高度較高;
體量較大;
造型特異。
2.次要空間(次要使用部分、輔助部分)
相對于主空間,在面積大小、高度、面寬、長短、體量及造型方面遜于主空間。
3.交通聯系空間
在空間特質上屬于聯系、協調、服務等地位的空間。
設計中應首先進行邏輯分析,把所有的構成空間進行概括總結,確定主要空間、次要空間和交通聯系空間,根據活動行為的展開抓住交通聯系空間這一根本,主要空間、次要空間就成了隨后的一系列排列和組合,在進行組合過程中逐一解決各種矛盾問題以求得功能關系的合理與完善。
正是由于交通聯系空間的形式靈活多變,才出現豐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也反映了建筑師的設計個性和思想,交通聯系空間直接決定著建筑的未來使用的高效和管理的靈活,也就成了建筑方案的關鍵。
交通聯系部分一般可分為:水平交通、垂直交通和樞紐交通三種基本空間形式。
1.水平交通空間
應直截了當,防曲折多變,與各部分空間有密切聯系,宜有較好的采光和照明。例如走道。注意當走道兼其他功能時,應注意功能的疊加,如醫院門診部的過道,可兼供候診之用。某些展覽陳列性質建筑的過道,觀眾可邊看邊走。走道的寬度是由基本使用功能和防火疏散決定的。
2,垂直交通空間
位置與數量依功能需要和消防要求而定,應靠近交通樞紐,布置均勻并有主次,與使用人流數量相適應。主要包括:樓梯、電梯、自動扶梯、坡道四種主要方式。
(1)樓梯
樓梯是公共建筑中常用的垂直交通聯系手段。樓梯的位置和數量應根據功能要求和防火規定,安排在各層的過廳、門廳等交通樞紐或靠近交通樞紐的部位。
樓梯可分為如下幾種:
1) 直炮樓梯;
2) 雙跑樓梯;
3) 三跑樓梯;
4) 旋轉樓梯。
在公共建筑設計中,基于防火疏散的需要,至少需設置兩部樓梯(出規范有特殊要求)。旋轉樓梯不能作為疏散樓梯。
(2)電梯
當公共建筑層數較多或某些建筑雖然層數不多但因有特殊需要(如醫院),除布置一般樓梯外,還應布置電梯以解決垂直交通問題。
(3)自動扶梯
自動扶梯因具備連續不斷地乘載大量人流性能,因而適用于具有這種人流特點的大型公共建筑,如大型商場等。
自動扶梯在建筑中可以單獨布置成為上行或下行的,也可布置成為上下行并列的。一般自動扶梯的坡度較為平緩,通常300左右。
(4)坡道
有的公共建筑常用坡道解決垂直交通問題,常應用在交通類建筑和醫療類建筑中。
坡道的坡度一般為8%~15%,人流比較集中的需要平緩一些,常為10%~12%。此外,坡道設計還要考慮防滑設計,因為坡道所占面積通常為樓梯4倍,一般室內較少采用。
3.交通樞紐空間
在公共建筑設計中,考慮到人流的集散、方向的轉換、空間的過渡以及與過道、樓梯等空間的銜接,需要安排門廳、過廳等形式的空間,起到交通樞紐與空間過渡的作用。
門廳出入口部分的設計,主要依據兩方面的要求:一是使用方面的要求,二是空間處理方面的要求。
公共建筑是由無數個體空間構成的,這些空間經過設計應使用方便。空間得體、結構合理、裝修適當,經濟有效。完善的使用功能和高品位的空間意境的創造是公共建筑設計的宗旨。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2025-09-21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分析2025-09-18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償債能力計算2025-09-1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2025-09-07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變更估價原則2025-09-0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2025-08-30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民用建筑分類2025-08-29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盈利能力指標計算(動態)2025-08-26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設期利息計算2025-08-23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預備費計算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