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級建筑師《結構與設備》復習資料(2)


一般抗浮計算:(局部抗浮)1.05F浮力-0.9G自重<0 即可(整體抗浮)1.2F浮力-0.9G自重<0 即可如果抗浮計算不滿足的話,地下室底板外挑比較經濟同意以上朋友的觀點,一般增大底版自重及底板外挑比抗拔樁要經濟很多。抗浮錨桿設計總結抗浮錨桿設計總結。
1、適用的規范
抗浮錨桿的設計并無相應的規范條文,《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GB50007-2002》中“巖石錨桿基礎”部分以及《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30-2002》有關錨桿的部分可以參考使用,不過最好只用于估算,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有一些錨桿構造做法可以參考。對于錨桿估算,推薦使用《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30-2002》,對于巖土的分類較細,能查到一些必要的參數。
2、錨桿需要驗算的內容
1)錨桿鋼筋截面面積;
2)錨桿錨固體與土層的錨固長度;
3)錨桿鋼筋與錨固砂漿間的錨固長度;
3、錨桿的布置方式與優缺點
1)集中點狀布置,一般布置在柱下;優點:可以充分利用上部結構傳來的豎向力來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由于錨桿布置集中,對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也比較方便;對于個別錨桿承載力不足的情況,由于有較多的錨桿分擔,有很強的抵抗力。缺點:要求錨固于堅硬巖體中,不適用于軟巖與土體,破壞往往是錨固巖體的破壞;由于局部錨桿較密,錨桿施工不方便;地下室底板梁板配筋較大。
2)集中線狀布置,一般布置于地下室底板梁下;優點:由于錨桿布置相對集中,對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也比較方便;對于個別錨桿承載力不足的情況,由于有較多的錨桿分擔,有較強的抵抗力。缺點: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結構傳來的豎向力來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個人認為考慮的話偏于不安全,對于跨高比小于6的底板梁,可以適當考慮上部結構傳來的豎向力來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要求錨固于較硬巖體中,不適用于軟巖與土體;地下室底板板配筋較大。
3)面狀均勻布置,在地下室底板下均勻布置;優點:適用于所有土體和巖體;地下室底板梁板配筋較小。缺點:不能充分利用上部結構傳來的豎向力來平衡掉一部分水浮力(個人認為考慮的話偏于不安全);對于個別錨桿承載力不足的情況,由于能分擔的錨桿較少,此情況抵抗力差;由于錨桿布置相對分散,對于地下室底板下的外防水施工比較麻煩。
4)集中點狀布置推薦用于堅硬巖;集中線狀布置推薦用于堅硬巖與較硬巖;面狀均勻布置推薦用于所有情況;
4、注意事項
1)集中點狀布置,抗浮錨桿與巖石錨桿基礎結合為優,需注意柱底彎矩對錨桿拉力的影響,特別是柱底彎矩較大的時候;
2)參考《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30-2002》,應選用永久性錨桿部分內容;
3)巖石情況(堅硬巖、較硬巖、較軟巖、軟巖、極軟巖)應準確區分,可參考《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30-2002》表7.2.3-1注4;
4)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應通過現場試驗確定,可參考《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 GB 50330-2002》附錄C;
5)抗浮設計水位的確定應合理可靠,一般應由地質勘測單位提供,比較可靠和有說服力,應設置水位觀測井,對于超出抗浮設計水位的情況應有應對措施;
6)錨桿抗拔承載力特征值現場試驗時由于一般為單根錨桿加載,未考慮錨桿間距影響(附圖一填充部分),特別是錨桿間距較為密集時的情況;當單根錨桿影響范圍內的土體自重(附圖二填充部分)大于錨桿拉力時,可以不考慮錨桿間距影響;
7)由于錨桿鋼筋會穿過底板外防水,錨桿鋼筋應有防水措施;
8)錨桿錨固體與(巖)土層的錨固長度應取有效錨固長度,由于基坑開挖會對底板下土體有一定擾動,特別是采用爆破開挖的基坑,一般要加300-500MM。
最新資訊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控制性詳細規劃指標2025-09-21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公共建筑的空間組合分析2025-09-18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償債能力計算2025-09-1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硅酸鹽水泥的技術性質2025-09-07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變更估價原則2025-09-04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國土空間規劃總體框架2025-08-30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民用建筑分類2025-08-29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盈利能力指標計算(動態)2025-08-26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建設期利息計算2025-08-23
- 2026年二級注冊建筑師知識點:預備費計算2025-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