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西藏景點導游詞:白居寺


【摘要】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西藏景點導游詞:白居寺,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匯總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日喀則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白居寺,藏語稱"班廓曲德",意為"吉祥輪大樂寺",位于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江孜縣江孜鎮,南、北、東三面環山,寺院四面臨水,距拉薩南約230千米處,距日喀則東約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是一座藏傳佛教薩迦派、夏魯派、格魯派共存的寺院。
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歷時10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的藏傳佛教寺院建筑,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筑充分代表了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后藏地區寺院建筑的典型樣式。
白居寺由寺院、吉祥多門塔、扎倉和圍墻四大建筑單元多門塔、扎倉和圍墻四大建筑單元組成,系明代建筑。白居寺由江靈敏度法王繞丹貢桑帕和一世班禪克珠杰于15世紀中葉的前半期(1418年至1436年)共同主持興建??酥榻?1386年-1438年)早年隨薩迦派仁達哇等高僧學習佛法,很快成為精通五明的佛學大師。1413年,繞丹貢桑帕(1389年-1442年)為在江孜地區弘傳佛教,乃邀請克珠杰到江孜主持教務,并且將江孜莊園與上部城堡兩地辟為建寺用地,于公元1418年動工興建,公元1425年竣工。該寺為三層平頂藏式建筑,平面為壇城模型,由大殿、法王殿、護法神殿、金剛界殿、羅漢殿、道果殿、無量宮殿、轉經回廊等建筑組成。1904年第二次英國侵藏戰爭中,英軍攻占江孜宗山后,又攻占白居寺。占領白居寺的英軍,搶劫了該寺大量文物、藏經等等,并且將佛堂改為食堂,在轉經筒上釘釘子改為食品輸送帶。經過戰斗,英軍屠殺許多藏族民眾之后,占領了整個江孜。1957年2月26日,西藏自治區籌備委員會舉行宴會,慶祝藏歷火雞年。同年3月2日,在北京的藏族人士歡度藏歷火雞年,赴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拜年。十四世達賴和十世班禪分別在江孜白居寺和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參加慶賀藏歷新年典禮。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白居寺有僧人1500余名,由格魯派僧人主持寺院管理,白居寺的寺院總堪布由色拉寺藏巴康村派遣。1977年,國家撥出??钊婢S修白居寺。修復部分于1979年12月開放。1998年被列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1世紀初,政府批準的白居寺僧人編制80名,其中格魯派編制40名、薩迦派編制20名、夏魯派編制20名;實有僧人76人,其中歸屬格魯派者43人、歸屬薩迦派者21人、歸屬夏魯派者12人。白居寺格魯派、薩迦派、夏魯派除在大經堂舉辦集體大型法會外,還在各自宗派的扎倉舉辦各種宗教儀式。早課:6:30-9:30,藏歷每月8日、10日、15日、25日、30日,集體念誦加行法(Sbyor chos)、入菩薩行(Spyodvjug)。午課:13:00-15:00,舉辦菩提道次第、藥師佛、上師供養等等儀軌;晚間:一般不舉辦宗教儀式;誦經:除固定的宗教儀式外,白居寺僧眾還有在大經堂誦讀《般若經》、《甘珠爾》部的宗教儀軌。藏歷每年1月8日至15日,舉行祈愿大法會;藏歷每年5月8日至15日,舉行藥師佛大法會;藏歷每年6月15日至7月30日,全白居寺僧眾坐夏安居,其間舉行度母供養(Sgrol Mavi Mchod Pa)、道次第甘露心(Lam Rim Bdlld Rstis Rnying Po)等宗教儀式;藏歷每年9月22日,舉行降佛法事儀軌;藏歷11月25日,舉行朵嘛(gtor ma)儀軌,主要將該寺舊年的朵嘛供品全都更換成新年的新朵嘛供品。格魯派扎倉:藏歷每年4月-18日,舉行大威德(Vjigs Byed)密法儀軌,其間繪制大威德壇城;藏歷每年10月25日,舉行甘丹阿卻(Dgav Ldanl nga Mchod,紀念宗喀巴圓寂日),即燃燈節,通常在晚間點燃酥油燈供佛。薩迦派扎倉:藏歷每年4月-18日,舉行金剛橛(Rdo Rje Phur Ba)密法儀軌,其間繪制金剛橛壇城;藏歷6月4日,舉行佛轉輪法會,金剛橛法會。
夏魯派扎倉:藏歷每年4月-18日,舉行阿閦佛(Mu Vkhr ugs Pa)密法儀軌,其間繪制阿閦佛壇城;藏歷每年6月2日至27日.舉行布敦大師圓寂紀念法會(Bu Ston SDUs Mchod)。白居塔亦稱"十萬見聞解脫大塔",簡稱"白塔",亦稱"白居塔",是迄今西藏境內保存完好,最為雄偉華美的建筑珍品。始建于1414年,歷時十年,耗工日百余萬才完成。塔高9層,高42.4米,由塔基、塔腹、覆盆、塔幢等組成。塔座占地2200平方米,為四面八角形,有5層,線條明快,式樣別致,莊嚴穩重。塔內底層有佛殿20個,即:法輪殿、摩利支天殿、金剛手殿、清凈殿、回遮殿、凈土殿、葉衣佛母殿、馬頭明王殿、不動明王殿、星曜佛母殿、燃燈佛殿、增祿佛母殿、持梃護法殿、大力明王殿、幢頂臂嚴佛母殿、兜率宮殿、多聞天殿、八大觧脫殿、護法神殿、尊勝佛母殿;五層有佛殿4個,即:北、西、南、東無量宮殿。5層塔座之上為圓形塔瓶,塔頂為銅皮包裹的錐形十三天。全塔下大上小,遂層遞收,開有108個門,實辟佛殿76間,門楣飾有異常精美的象、獅、飛龍的浮雕,其內藏各類佛像,總計十萬余尊佛像和近千幅壁畫,故又稱"十萬佛塔"。塔瓶中部還有一層小佛殿,四面的門楣上繪有3米長的濕婆神的慧眼。塔內塑像甚為精湛:6層佛殿堂內供有高大的三世佛,肅穆恬靜,儀態莊重。其兩側為袒胸露臂、曲腰侍立、身披瓔珞、腰系彩帶的弟子塑像;5層為祖師泥塑像,盤腿端坐,神態凝滯呆板,給人以溫柔敦厚之感;5層以下殿內的壁畫和泥塑以兇神惡煞、面目可憎的金剛護法為主,但也有婀娜多姿、溫柔善良的度母像,形成鮮明的對照??傊槎嚅T塔建筑雄偉壯麗,與白居寺遙相呼應,渾然一體,寺中有塔,塔中有寺,相得益彰,為13至15世紀后藏地區寺塔相互輝映的典范,也是中國惟一一座集建筑、繪畫和雕塑藝術于一身的宗教藝術博物館。白居寺中有馳名中外的白居塔,正名叫"菩提塔"。藏語稱這座塔為"班廓曲顛",這流水便是日喀則地區的年楚河。白居寺由熱布旦貢桑帕和班禪一世克珠杰于公元1418年首建。白居寺旁的白居塔有"十萬佛塔"之美譽,它的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特別提醒:是它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塔有九層,高達32米多,有77間佛殿、108個門、神龕和經堂等,在中國建筑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珍品。殿堂內繪有十余萬佛像,因而得名十萬佛塔。塔內另有千余尊泥、銅、金塑佛像,堪稱佛像博物館。從塔西的入口進去可以沿樓梯一直上到塔的頂端,如果找不到上去的樓梯,最好四下轉轉,有的的確是比較隱蔽。措欽大殿,高三層。措欽大殿底層:底層主要為大經堂,有48根柱,立柱上懸掛有許多古老的絲織唐卡。殿內北面左墻有一尊高8米的釋迦牟尼銅像,據傳是以1.4萬公斤黃銅鑄造;北為覺康正殿,供奉三世佛銅像。其兩側另有東、西凈土殿,殿內的塑像風格不同,融合藏傳佛教薩迦派、格魯派、噶舉派藝術風格。措欽大殿二層:二層主要為拉基大殿,白居寺最高級別的"拉基會議"便在此召開。該殿周圍有數座佛殿,其中北面的羅漢殿內有苦行山懸崖,上面塑有小廟、飛禽、走獸和十八羅漢塑像。措欽大殿三層:三層主要為夏耶拉康,殿內有壇城壁畫、有六菱圓形的蓮花藻井。寺內藏有許多佛像、唐卡、壁畫、法器、佛經等文物,包括用金粉書寫的大藏經,每部有111卷;用明清時期中國內地生產的緙絲、刺繡、織錦等絲織縫制的藏戲服裝,約有100件。吉祥多門塔又稱"十萬見聞解脫大塔",簡稱"白塔",又稱"白居塔"。該塔始建于1414年,用十年時間完工,消耗工日百余萬。該塔高9層,高42.4米,由塔幢、覆盆、塔腹、塔基等部分組成。全塔上小下大,開有108個門,辟有佛殿76間,門楣飾有精美的飛龍、象、獅的浮雕,殿內藏有各種佛像,總計有十萬多尊佛像及近千幅壁畫,故此塔又稱"十萬佛塔"。該塔與白居寺為13至15世紀后藏地區寺塔輝映的典范。[2]據傳說,該塔是依照覺囊寺的通卓欽摩大佛塔建造的。扎倉、佛殿等建筑以措欽大殿及吉祥多門塔為中心,分布著許多扎倉及佛殿等建筑:古巴扎倉、琴各洛扎倉、洛布干扎倉、德瓦金扎倉、賽貢扎倉、四剛王馬扎倉、仁定扎倉、頓各洛扎倉、拉剛扎倉、杰布久扎倉、翁卡扎倉、西乃扎倉、列珠扎倉、長米切扎倉、康薩扎倉、拉烏扎倉、下琴巴扎倉等17個扎倉,馬林、榮康、甘登、凱居、巴久等佛殿,以及僧居、扎廈等建筑,總平面呈現橢圓形。扎倉中的洛布干扎倉、長米切扎倉、拉剛扎倉建筑年代最早,仁定扎倉、西乃扎倉、四剛王馬扎倉、琴各洛扎倉的建筑規模最大。17座扎倉分別隸屬藏傳佛教格魯派、夏魯派、薩迦派,其中屬格魯派最多,有扎倉7個。另一種統計稱,白居寺原有16座扎倉,其中格魯派擁有8個扎倉,薩迦派擁有4個扎倉,夏魯派擁有4個扎倉;16個扎倉中又有4大扎倉,其中格魯派擁有2大扎倉,薩迦派和夏魯派分別擁有1大扎倉。21世紀初,扎倉僅剩下3個扎倉,即格魯派、薩迦派、夏魯派分別擁有1個扎倉。白居寺各教派共處一寺,這種情況在西藏其他寺院較為罕見。寺廟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白居寺壁畫,壁畫題材有顯宗、密宗、歷史人物三類。顯宗壁畫:可分為經變故事、佛傳故事、佛本生故事三類,主要在大殿一層經堂、回廊,吉祥多門塔四層各殿及一層凈土殿、兜率宮殿等殿內。密宗壁畫:可分為事續、行續、瑜伽續、無上瑜伽續四類,主要據《成就法海》、《吉祥勝》、《金剛頂經》、《文殊室利根本儀軌經》、《不空羂索儀軌》、《蓮花網鬘》、《金剛藏莊嚴經》等密宗四部經典及儀軌繪制。主要分布在大殿一層東、西法王殿、金剛界殿、三層無量宮殿,以及吉祥多門塔一至五層的佛殿內。密宗壁畫是白居寺壁畫的主要題材,均為壇城和諸佛菩薩畫像。其中,三層無量宮殿的壇城壁畫主要有:身語意時輪大壇城、吉祥密集阿閦佛大壇城、卓式吉祥凈摩敵大壇城、阿閦佛部吉祥密集文殊金剛大壇城、熱氏閻魔敵大壇城、如來部吉祥紅色閻魔敵十三尊大壇城、身部忿怒閻魔敵六面文殊大壇城、吉祥空行海大壇城、路夷波式吉祥勝樂大壇城、五空行大壇城、比瓦巴式呼金剛大壇城、幻化勝樂諸佛加行大壇城、大日如來部四位續所述大壇城、金剛界壇城。吉祥多門塔底層至塔幢的各殿內繪制諸佛菩薩畫像27529身:一層繪2423身,二層繪1542身,三層繪3400身,四層繪1278身,五層繪18886身,橫斗繪321身,十三法輪繪677身,塔幢繪127身。歷史人物壁畫:主要有印度、西藏各派傳承及高僧、譯師、法王等人物。主要分布在大殿二層道果殿,以及吉祥多門塔四層各佛殿。其中,道果殿的壁畫主要據《佛本生經》、《彌勒上生經》、《大悲蓮花經》、《華嚴經》等佛經繪制,內容是88位大成就者與八思巴、忽必烈會面的場景。根據白居寺壁畫的題記,寺塔壁畫主要是由后藏拉孜縣、康馬縣、拉薩尼木縣的藝術家們創作。以拉孜畫家為首的"拉堆畫風"簡樸稚拙、自由奔放,以康馬縣乃寧畫家為首的"乃寧畫風"與拉薩"尼木畫風"融合,充滿生機,成為14到15世紀藏傳佛教藝術趨于成熟時期的代表作。白居寺壁畫中常見的背光有舟形、龕形和橢圓形、馬蹄形幾種,特點是造型精細、紋樣豐富、講究對稱,色彩對比強烈而又和諧,色彩的運用也很豐富,感覺精美莊重,但又不至顯得晦暗。白居寺中有很多散養的放生狗,與喇嘛、游人和平共處、互不干擾,成為白居寺一景。白居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2017年導游資格考試西藏景點導游詞:白居寺》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