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游考試歷史知識:中國古代歷朝的中秋節習俗


【摘要】導游考試歷史知識:中國古代歷朝的中秋節習俗,具體內容如下,想了解更多導游證考試資訊請鎖定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更有海量模擬試題,精品復習資料等你來體驗!
編輯推薦:2017年全國導游資格考試導游詞匯總
農歷八月十五日為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中秋”一詞,始見于《周禮》:“中春晝,鼓擊士鼓吹豳雅以迎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云。”此節,在兩漢時即已初具雛形,其時在立秋節。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已出現登臺觀月、泛舟賞月、飲酒詠月等俗。中秋節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國人對中秋節的重視,不亞于春節。沒有人逢中秋還不思親的,中秋在中國人的概念里,不僅僅是吃兩個月餅那么簡單,中秋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歷史,早在《周禮》一書中,便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到魏晉時,有“論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成為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另外,“中秋”又稱“八月節”、“八月半”、“月節”、“月夕”、“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導游證考試頻道,查詢了解相關信息。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所幫助,可以手動Ctrl+D收藏,方便查閱。小編及時更新相關資訊,歡迎持續關注。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導游考試歷史知識:中國古代歷朝的中秋節習俗》相關信息。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4年各省導游證面試導游詞匯總2024-08-14
- 2023年各省導游證面試題目問答題匯總2023-12-22
- 導游證黑龍江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福建導游證面試200道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吉林導游證面試問答題231道2023-12-19
- 江西導游證面試資料:210道問答題2023-12-19
- 廣東導游證面試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9
- 導游證面試考試參考資料:景點及知識問答題2023-12-18
- 2023年全國導游證考試面試復習資料及技巧2023-12-13
- 2023年導游證面試考試問答題【免費獲取】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