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會計》金融資產復習資料(4)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概述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應注意:
1.如果企業管理層決定將某項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則在該金融資產未到期前,不能隨意地改變其“最初意圖”。也就是說,投資者在取得投資時意圖就應當是明確的,除非遇到一些企業所不能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否則將持有至到期。
2.企業應當于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意圖和能力進行評價。發生變化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處理。
3.企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到期前處置或重分類,通常表明其違背了將投資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圖。如果處置或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的金額相對于該類投資(即企業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出售或重分類前的總額較大(如5%),則企業在處置或重分類后應立即將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扣除已處置或重分類的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注意:這是懲罰性規定)。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遇到以下情況時可以例外:
(1)出售日或重分類日距離該項投資到期日或贖回日較近(如到期前三個月內),且市場利率變化對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沒有顯著影響;
(2)根據合同約定的償付方式,企業已收回幾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類是由于企業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所引起。此種情況主要包括:
①因被投資單位信用狀況嚴重惡化,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谝蛳嚓P稅收法規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稅前可抵扣政策,或顯著減少了稅前可抵扣金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③因發生重大企業合并或重大處置,為保持現行利率風險頭寸或維持現行信用風險政策,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芤蚍伞⑿姓ㄒ帉υ试S投資的范圍或特定投資品種的投資限額作出重大調整,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菀虮O管部門要求大幅度提高資產流動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資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的風險權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從以上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資作為一種承諾,表示一種信用與能力,對資產結構產生影響,從而對信息使用者作決策產生影響;如果改變,則可能意味著違背承諾,必須作出合理的解析才能免除懲罰。
值得說明的是,如出售或重分類金融資產的金額較大而受到的“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能將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的限制已解除(即,已過了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企業可以再將符合規定條件的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包括取得投資時、持有期間和處置時三個步驟:
1.取得時
(1)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時,應當按照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入賬金額。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2)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時,應當計算確定其實際利率,并在該持有至到期投資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
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企業在確定實際利率時,應當在考慮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所有合同條款(包括提前還款權、看漲期權、類似期權等)的基礎上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但不應考慮未來信用損失。
(3)金融資產合同各方之間支付或收取的、屬于實際利率組成部分的各項收費、交易費用及溢價或折價等,應當在確定實際利率時予以考慮。金融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或存續期間無法可靠預計時,應當采用該金融資產在整個合同期內的合同現金流量。初始計量時的賬務處理是: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即面值)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貸:銀行存款
2.持有期間
持有期間主要有二件事:期末計提利息和期末計提減值準備。
(1) 資產負債表日,應當計算應收利息和利息收入
企業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對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后續計量。其中,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含一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的方法。
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后的結果:①扣除已償還的本金;②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③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企業應在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期間,采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實際利率應當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確定,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差別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計算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即持有制到期投資在資產負債表日應計算兩個利息:
①應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②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期限
具體賬務處理是: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的,應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的,應于資產負債表日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2)期末計提減值
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大于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該差額應計提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3.處置時
處置持有至到期投資包括出售、到期收回和轉換。
(1)出售、收回
處置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應將所取得價款與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三、持有至到期投資(★★)
(一)持有至到期投資概述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且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資產。應注意:
1.如果企業管理層決定將某項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則在該金融資產未到期前,不能隨意地改變其“最初意圖”。也就是說,投資者在取得投資時意圖就應當是明確的,除非遇到一些企業所不能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否則將持有至到期。
2.企業應當于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對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意圖和能力進行評價。發生變化的,應當將其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進行處理。
3.企業將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到期前處置或重分類,通常表明其違背了將投資持有到期的最初意圖。如果處置或重分類為其他類金融資產的金額相對于該類投資(即企業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在出售或重分類前的總額較大(如5%),則企業在處置或重分類后應立即將其剩余的持有至到期投資(即全部持有至到期投資扣除已處置或重分類的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注意:這是懲罰性規定)。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遇到以下情況時可以例外:
(1)出售日或重分類日距離該項投資到期日或贖回日較近(如到期前三個月內),且市場利率變化對該項投資的公允價值沒有顯著影響;
(2)根據合同約定的償付方式,企業已收回幾乎所有初始本金;
(3)出售或重分類是由于企業無法控制、預期不會重復發生且難以合理預計的獨立事件所引起。此種情況主要包括:
?、僖虮煌顿Y單位信用狀況嚴重惡化,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谝蛳嚓P稅收法規取消了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稅前可抵扣政策,或顯著減少了稅前可抵扣金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垡虬l生重大企業合并或重大處置,為保持現行利率風險頭寸或維持現行信用風險政策,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芤蚍?、行政法規對允許投資的范圍或特定投資品種的投資限額作出重大調整,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⑤因監管部門要求大幅度提高資產流動性,或大幅度提高持有至到期投資在計算資本充足率時的風險權重,將持有至到期投資予以出售。
從以上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資作為一種承諾,表示一種信用與能力,對資產結構產生影響,從而對信息使用者作決策產生影響;如果改變,則可能意味著違背承諾,必須作出合理的解析才能免除懲罰。
值得說明的是,如出售或重分類金融資產的金額較大而受到的“兩個完整會計年度”內不能將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的限制已解除(即,已過了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企業可以再將符合規定條件的金融資產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
(二)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會計處理,包括取得投資時、持有期間和處置時三個步驟:
1.取得時
(1)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時,應當按照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作為初始入賬金額。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括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應單獨確認為應收項目。
(2)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確認時,應當計算確定其實際利率,并在該持有至到期投資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
實際利率,是指將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當前賬面價值所使用的利率。企業在確定實際利率時,應當在考慮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所有合同條款(包括提前還款權、看漲期權、類似期權等)的基礎上預計未來現金流量,但不應考慮未來信用損失。
(3)金融資產合同各方之間支付或收取的、屬于實際利率組成部分的各項收費、交易費用及溢價或折價等,應當在確定實際利率時予以考慮。金融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或存續期間無法可靠預計時,應當采用該金融資產在整個合同期內的合同現金流量。初始計量時的賬務處理是: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即面值)
借(或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貸:銀行存款
2.持有期間
持有期間主要有二件事:期末計提利息和期末計提減值準備。
(1) 資產負債表日,應當計算應收利息和利息收入
企業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按攤余成本對持有至到期投資進行后續計量。其中,實際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含一組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實際利率計算其攤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費用的方法。
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后的結果:①扣除已償還的本金;②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③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企業應在持有至到期投資持有期間,采用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認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實際利率應當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確定,實際利率與票面利率差別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計算利息收入,計入投資收益。即持有制到期投資在資產負債表日應計算兩個利息:
?、賾绽?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票面利率×期限
?、诶⑹杖?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期限
具體賬務處理是: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的,應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的,應于資產負債表日按票面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科目,按持有至到期投資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投資收益”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2)期末計提減值
如果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大于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該差額應計提減值: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
3.處置時
處置持有至到期投資包括出售、到期收回和轉換。
(1)出售、收回
處置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應將所取得價款與持有至到期投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最新資訊
- CPA分錄大全:《會計》核心分錄2025-09-19
- 2025注會各科難度分析,助力26年考生把握重點2025-09-08
- 2025年注會考情分析:各科考試難度及26年備考建議2025-08-28
- 2025年CPA六科考前必背200句精煉匯總.pdf版,高效復習工具2025-08-21
- 救急小紙條:2025年注會考前必背200句,最后兩天就背它了2025-08-21
- 考生必存!2025注冊會計師《戰略》必背200句濃縮考點,拒絕無效備考2025-08-20
- 免費下載:2025注會《財務成本管理》必背200句口訣2025-08-20
- 2025年cpa《經濟法》必背200句,考前就背它了2025-08-20
- 考前三天背完!2025注冊會計師《稅法》必背200句濃縮講義2025-08-20
- 2025年注會《審計》沖刺必備:200句高頻考點速記手冊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