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神山、火神山設計獲獎,裝配式施工和BIM技術功不可沒


火神山、雷神山設計再度成為焦點
近日,在2020年“武漢設計日”上,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同時獲授“2020年中國勘察設計協會行業優秀勘察設計獎·新冠肺炎應急救治設施特別設計獎新建項目”一等獎。
“火神山和雷神山的設計難點,不僅在于建筑體量大,施工節奏快,資源調度困難,需要各項目團隊配合;也體現在醫療建筑對污染物處理,建材選擇,建筑內部分隔設計要求嚴格,需要各工序精細化操作。在建設過程中,裝配式施工和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的應用功不可沒。”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雷神山項目設計負責人賈瑞華告訴第一財經。
所謂裝配式建筑,即是通過系統化,模塊化的設計理念。近年來,以裝配式建筑為代表的建筑工業化在中國發展迅速。2016年,國務院發文稱,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據住建部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4.2億平方米,較2018年增長45%,近4年年均增長率為55%,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13.4%。
上海市綠色建筑評審老師,同濟大學副教授葉海表示,裝配式建筑對于公共建筑和住宅式建筑均用途廣泛。就火神山和雷神山項目而言,工廠化的生產確保了質量,節省了工期。他補充稱,裝配式建筑的高效性,得益于現場裝配時可以直接運用的預制成品,如在墻體中預埋管線,預設衛生間,污水處理設施的化糞池等。
賈瑞華認為,裝配式建筑不是“冷冰冰”的集裝箱合成品,而是有溫度、人性化的,需要依照傳染病醫院標準來設計,并考慮醫護人員和患者居住的舒適度和便利度,模塊式施工。
在“云直播”的監工下,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的建設項目僅分別耗時10天和12天。
地質勘探工作,是工程項目在設計施工前耗時較長的任務。“兩山”醫院在聘請設計團隊時,也將設計師對施工環境、醫療建筑和建筑工業化領域的熟悉度納入篩選指標。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火神山項目的設計團隊中信建筑設計研究總院深耕于醫療建筑領域多年,曾設計過武漢市新洲區人民醫院,湖北中山醫院住院綜合樓等。而雷神山所在地的軍運村項目便是中南建筑設計院的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其對場地土層分布情況和土層承載力有較深入的了解。
此外,“兩山”的建筑商團隊中建三局有多名技術骨干曾獲得全國BIM技能等級考試證書。
裝配式建筑有利于提高醫療建筑設計的彈性。賈瑞華透露,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雷神山的選址地由政府臨時征用,或將面臨被拆除。由于采用標準化、模塊化設計,所有建筑均可快速拆除,部件經消毒處置后可周轉使用。
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青年長江學者李翔寧告訴第一財經,疫情對城市規劃和精細化施政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未來的建筑設計中,應當制定防疫、防災的專項指標,進行總體規劃。他補充稱:“目前,雖然各大設計院有醫療建筑的設計團隊,但高校尚未形成對建筑人才進行公共衛生領域的專設培養計劃。”
賈瑞華稱,無論是行業的更新,新材料的運用,還是建筑人才的培養都不會一簇而就;應急設施的籌建也由于風險的不可預測性而無法盡善盡美。宏觀層面對健康和疾病的監控尤為關鍵。他透露,基于火神山和雷神山在污染物處理、集裝箱選用等方面的不足之處,“兩山”的建筑設計團隊和項目建筑商中建三局一起,日前制定了一個更完善、精細的建筑標準。“目前,這個標準已經上報住建部,或將在不久之后出臺。”
BIM是服務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其最終使命和目的就是運營。目前國內大多數BIM應用成果和效益主要體現在建設過程和綠色節能中。以上內容就是“雷神山、火神山設計獲獎,裝配式施工和BIM技術功不可沒”,更多BIM熱點資訊/教程分享敬請關注環球網校!也可點擊下方免費下載領取精品學習資料。
最新資訊
- BIM在地下車庫設計中的案例賞析!2025-08-15
- BIM視野:為什么說BIM是建筑行業的“新基建”?2025-08-15
- 速看!住建部答復鼓勵用BIM計量計價,探索新型招投標政策2025-08-14
- 關于BIM正向設計,看這一篇就夠了!2025-08-13
- BIM應用:BIM解決軋鋼工程土建施工的復雜工況和高標準要求2025-08-11
- 經典案例!BIM全生命周期落地應用!2025-08-08
- BIM在給水排水消防設計中的應用2025-08-07
- 盤點BIM在城市建設中的應用優勢2025-08-06
- 5個BIM原則解決管綜問題,幫你把下班時間搶回來2025-08-05
- 從設計到拆除:BIM如何“承包”建筑的一生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