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醫執業醫師傳染病學:傷寒發病機制


環球網校中醫執業醫師頻道提醒各種考生,2012年中醫執業醫師正在火熱備考中,實踐技能考試時間是2012年7月1日-7月15日,綜合筆試全國統一考試時間為2012年9月8、9日,請各位考生以平常心態應對,環球網校預祝大家考出滿意成績.
傷寒發病機制
傷寒桿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殺死則進入小腸,經腸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結、孤立淋巴濾泡及腸系膜淋巴結中繁殖,再經門靜脈或胸導管進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癥。如機體免疫力弱,則細菌隨血流擴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結等組織大量繁殖,至潛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癥,開始出現發熱、皮疹及肝脾腫大等臨床表現。同時細菌可隨血液循環擴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組織引起病變,如急性化膿性骨髓炎、腎膿腫、腦膜炎、急性膽囊炎、心包炎等。細菌可經膽道進入腸道隨糞便排出,或經腎臟隨尿液排出。
傷寒桿菌感染后是否發病與細菌數量、毒力、機體免疫力等因素有關。傷寒桿菌的Vi抗原對血清的殺菌效能和吞噬功能有明顯的干擾作用,是決定傷寒桿菌毒力的重要因素。腸道正常菌群有防止傷寒桿菌入侵的作用。感染的菌量越大潛伏期越短,但感染的菌量與病情經過無關。如胃酸過低、重度營養不良、貧血、低蚤白血癥等也是造成傷寒發病的因素。
傷寒的持續性發熱是由于傷寒桿菌及其內毒素所致,內毒素還可誘發DIC。病程第2~3周,經膽道進入腸道的傷寒桿菌,部分再度侵入腸壁淋巴組織,在原已致敏的腸壁淋巴組織中產生嚴重的炎癥反應,引起腫脹、壞死、潰瘍等。若病變波及血管則可引起腸出血,若潰瘍深達漿膜則致腸穿孔。病程第4~5周,人體免疫力增強,傷寒桿菌從體內逐漸清除,組織修復而痊愈,少數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復發。
傷寒為胞內感染,細菌被吞噬后滅活,但有的在細胞內未毹被殺滅又不能與血液中的抗菌藥物接觸,反而被吞噬細胞保護起來,大量繁殖,不斷向血液中釋放病菌。所以傷寒菌血癥、毒血癥時問較長,治療退熱時間需要5日或更長,個別患者還可復發或再燃。
小編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