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耳
更新時間:2013-04-17 11:06:22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耳
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耳
耳位于頭面部之兩側,屬清竅:為聽覺和位覺(平衡覺)器官:耳的生理功能與五臟皆相關。而與腎中精氣盛衰的關系尤為密切。
1.解剖形態:耳位于頭面部之兩側。為清陽之氣上通之處,屬清竅之一。由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咽鼓管等)和內耳(包括耳蝸、前庭和半規管)三部分組成。耳之外殼稱為耳郭,又名耳殼。耳郭前凹后凸:耳郭的游離緣卷曲,稱為耳輪。耳輪前方有一與其平行的弓狀隆起,稱為對耳輪。對耳輪向上分為兩腳,分別稱為對耳輪上腳和對耳輪下腳,兩腳之間的凹陷部,稱為三角窩。在耳輪與對耳輪之間的淺溝,稱為耳舟,在對耳輪前方有一陷凹,稱為耳甲,它被耳輪腳分為上下兩部,上部為耳甲艇,下部為耳甲腔:耳甲腔前方有一突起,名為耳屏。又名耳門、蔽:在對耳輪下端有一結節狀突出,與耳屏相對。稱為對耳屏:耳屏與對耳屏之間有耳屏間相連:耳甲腔向內經外耳門(又名耳孔)可通入外耳道:耳輪之垂下處,名為耳垂、耳墜,、耳垂珠,耳膜,即鼓膜。人體各部位和臟器在耳郭上有一定的“反映區”:在反映區出現的敏感點。稱為耳穴。耳郭的外部形態為耳針定穴的標志:耳為聽覺器官,有司聽覺,主平衡之功。
2.生理功能:“耳者。司聽之竅也”(《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耳的主要功能為主司聽覺:另外。耳也是人體的平衡器官:耳的功能靠精、髓、氣、血的充養,尤其與腎的關系較為密切-腎精充盈,髓海得養,則聽覺靈敏,分辨力高:反之,腎精虛衰,髓海失養,則聽力減退,耳鳴耳聾。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