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醫執業醫師考試要點:足太陰脾經、穴


足太陰脾經、穴 $lesson$
1.經脈循行
2.主治概要
3.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點:隱白、公孫、三陰交、陰陵泉、血海
一、經脈循行
起于足大趾末端(隱白),循大趾內側赤白肉際,經過大趾本節后的第一趾跖關節后面,上行至內踝前面,再上小腿,循脛骨后,交出足厥陰之前,經膝股內側前緣,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部兩旁,連系舌根本,分散舌下。
胃部支脈:向上通過橫膈,流注于心中,與手少陰心經相接。
二、主治概要
1脾胃病2婦科病、前陰病以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證。
三、常用腧穴
1.隱白(井穴)
[定位]拇趾內側趾甲根角旁約0.1寸。
[主治]1婦科病:崩漏、月經過多。2出血證:便血、尿血、吐血、衄血;3癲狂、多夢、驚風。4脾胃病: 腹滿、暴瀉。
2.公孫(絡穴、八脈交會穴,通于沖脈)
[定位]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際處。
[主治]1脾胃病證:腸鳴腹脹、腹痛、泄瀉胃痛、嘔吐、飲食不化、。2神志病證:心煩失眠、發狂。3沖脈病證:逆氣里急,奔豚氣。
3三陰交(肝脾腎三經交會穴)
[定位]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
[主治]1脾胃虛弱諸癥:腸鳴泄瀉、腹脹。2婦產科病證:月經不調、帶下、陰挺、不孕。3生殖泌尿系統疾病:遺精、陽痿、遺尿、水腫。4失眠、多夢、高血壓、中風。5下肢痿痹。6陰虛諸癥。
4.陰陵泉(合穴)
[定位]脛骨內側髁下方凹陷處。
[主治] 脾不運化水濕證:腹脹、腹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2膝痛。
5、血海
[定位]髕骨內上緣上2寸處,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主治]1月經?。涸陆洸徽{、痛經、經閉、崩漏。2血熱性皮膚?。喊a疹、濕疹、丹毒。
A1型例題
1.屬于八脈交會穴的腧穴是[ ]
A. 陰陵泉 B.地機 C.公孫 D.太白 E.三陰交
答案:C
2.位于拇趾內側趾甲角旁約0.1寸的腧穴是[ ]
A. 公孫 B.太白 C.隱白 D.地機 E.三陰交
答案:C
3.治療脾不運化水濕病癥的腧穴是[ ]
A. 血海 B.大橫 C.大包 D. 隱白 E.陰陵泉
答案:E
A.公孫 B.血海 C.隱白 D.地機 E.三陰交
4.治療月經不調、失眠常用[ ]
5.治療月經不調、濕疹、癮疹常用[ ]
答案:E B
最新資訊
- 2020中醫醫師考試各章節知識點梳理匯總(正在更新中)2019-09-11
- 【匯總】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2019年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2018-10-12
- 2019年中醫執業醫師資格考試指導用書經銷商信息匯總2018-10-12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貫葉金絲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蓼大青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翼首草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白藥子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土大黃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熊膽2018-05-11
- 2018年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清熱解毒藥:北豆根201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