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泉區“十三五”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落實情況工作總結


一是建立完善了中醫藥工作領導、協調機制。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中醫藥工作,給予政策支持,建立了中醫藥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將中醫藥發展納入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重點任務。
二是出臺了一系列中醫藥發展的政策文件。《阜陽市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關于貫徹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的實施意見》、《阜陽市中藥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阜陽市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動計劃》等重大專項規劃、政策以市政府名義出臺。三是初步建立了中醫藥工作長效機制。市直各部門、各縣市區黨委政府對中醫藥事業的認識不斷深化,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更加理解和認同,從需求側有力拉動了中醫藥服務的供給。
二、堅持鞏固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中醫藥服務能力顯著提升。
一是加大投入,建設中醫藥服務機構。五年來,各級財政先后投入專項資金近10.2億元,支持中醫機構基本建設。逐步建立起以6所公立中醫院為主體、各級各類綜合性醫院和??漆t院中醫科為支撐、196個基層醫療機構中醫科為基礎、136個民營中醫機構為補充的城鄉中醫藥服務網絡。阜陽市第五人民醫院、界首市人民醫院、太和縣人民醫院被授予創建全國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阜陽市人民醫院、阜南縣人民醫院成功創建省級綜合醫院中醫藥工作示范單位。五年間全市中醫床位數增長68.9%、中醫出院人次增長85.3%,病床使用率從89.7%上升到93.4%,增速均高于全市醫院平均水平。
二是拓寬渠道,培養中醫藥服務隊伍。在人才招聘中落實對中醫藥人員的傾斜政策,吸引中醫藥人員。推進太和縣中醫院汪從獻名老中醫工作室、張桂華基層名老中醫傳承工作室建設,加大中醫師承人員培養力度。開展名中醫評選工作,2015年,丁超、于其華2人被評選為第一屆安徽省名中醫,劉亞軍、劉振昌等9位被評為第一屆安徽省基層名中醫;2018年,張桂華、王朝亮、沈宏光等3人被評為第二屆安徽省名中醫,宋來成、張杰德等8人被評為第二屆安徽省基層名中醫。2015年,我市也開展了潁淮名中醫和潁淮基層名中醫工作,王朝亮、李天發等10人被評為首屆潁淮名中醫,梁成名、倪代梅等20人被評為首屆潁淮基層名中醫。扎實開展中醫醫師資格考試和中醫確有專長考試工作,為中醫醫師隊伍補充新鮮血液。五年來,我市中醫藥人員數增加32.8%。
三是夯實基層,提高中醫藥服務的可及性。實施基層中醫藥“十三五”服務能力提升計劃,新建165個基層中醫館,界首市、潁州區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評審,太和縣、阜南縣通過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復審。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的比例分別為90.32%、97.56%、65.28%、75.72%,五年間分別提高了30.9%、33.2%、26.1%和33.8%,中醫藥服務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顯著提高。
三、堅持深化中醫藥改革,中醫藥特色優勢有效發揮。
將中醫藥工作融入醫改大局,與深化醫改工作同部署、同落實。
一是推動中醫藥支付方式改革。中醫藥優勢病種和適宜技術支付方式改革試點惠及患者6.59萬人次,住院報銷比例高于全市新農合平均補償比15.6個百分點,基本建立患者負擔能減輕、醫保基金可承受、特色優勢得發揮的良性機制。
二是推進中醫醫聯體建設。阜南縣中醫院、太和中醫院、界首中醫院等建設縣內醫療服務共同體,阜陽市中醫院也以不同形式建立了醫聯體,促進了中醫藥特色優勢在分級診療制度和醫聯體建設中的發揮。太和縣中醫院托管建設界首市中醫院,并順利通過二甲評審。三是不斷拓展中醫藥服務領域。中醫藥健康管理工作持續推進,中醫藥公共衛生服務走向深入,中醫藥簽約服務、中醫藥婦幼保健等工作逐步起步,中醫藥養生治未病服務人次快速增長。
四、堅持以供給側改革為引領,著力培育中醫藥健康服務新業態。
以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差異化的健康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眼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開展中醫藥特色健康管理,加快發展中醫藥健康養老、健康旅游新業態。推動中醫藥與養老、旅游、養生、互聯網+等融合發展,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培育新業態,打造中醫藥健康服務品牌。太和縣被確定為安徽省第三批省級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太和縣依托中醫院技術優勢開展中醫醫養結合服務。阜陽市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社會辦中醫試點城市,界首、潁上、阜南率先啟動中醫診所備案工作。在中藥資源普查的基礎上,會同有關部門開展 “十大皖藥”(桔梗)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實施中藥材產業扶貧計劃,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五、堅持加強行風建設,推進中醫醫療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
全市中醫藥系統開展“傳承發展中醫藥我們怎么做”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大討論活動,將全行業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對新時期中醫藥發展的要求上來。嚴格查處違反行業“九不準”、損害群眾健康權益的行為。對全市二級公立中醫醫院從醫院的反腐倡廉建設、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醫院管理、護理和醫院院感管理、醫院服務等方面開展巡查工作,并下發通報。被巡查單位對通報的問題均進行了整改,并上報了整改報告。開展了中醫醫院醫療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專項整頓,通過宣傳發動、自查自糾、督導檢查、整改總結四個階段,督促落實各醫療技術規范、指南和操作規程,建立健全醫療安全與風險管理體系,規范臨床服務行為,加強風險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最新資訊
- 中醫醫師行業動態|甘肅發文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中醫藥工作2020-06-15
- 中醫醫師行業動態|內蒙古部署4項蒙中醫藥措施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2020-06-12
- 中醫醫師行業動態|第二屆中醫藥國際化發展論壇在京舉行2020-06-11
- 中醫醫師行業動態|宣武中醫醫院增派人才赴阜平縣中醫醫院開展健康幫扶工作2020-06-08
- 中醫醫師行業動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召開2020年第一輪巡視工作動員部署會2020-06-05
- 中醫醫師行業動態|川渝簽署中醫藥一體化發展合作協議2020-06-03
- 中醫醫師的榜樣:全國中醫藥杰出貢獻獎擬表彰人選2019-10-14
- 安徽推進法規建設保障中醫藥發展、培養中醫醫師人才2019-04-09
- 鎮巴縣出臺政策鼓勵名中醫進行中醫醫師傳承帶徒2019-03-30
- 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中醫藥工作要點:加強中醫醫師人才建設2019-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