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服藥時間、劑量和次數?服用中藥湯劑有講究


如何控制服藥時間、劑量和次數?服用中藥湯劑有講究。湯劑作為中醫療疾的最古老、最傳統的方法之一,能夠充分適應病情的需要,具有療效快、易吸收、作用強等特點,特別適用于多種慢性疾病,科學服用湯劑是確保療效得以實現的重要法寶。但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病人不知道如何正確服用湯藥(湯劑),湯劑服用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一般來說,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是機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所以此時服用中藥最佳。
但是,不同藥性的中藥,講究不同的服藥時機。一般而言,治療虛癥和腸胃病的,應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治療心肺病
和其他一般疾病,則通常在飯后15—30 分鐘服用為佳,(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如何服用中藥湯劑相關資訊)以避免藥物對腸胃產生刺激,減少副作用的產生;助消化或對腸胃有刺激的中藥,也應飯后服用;而補益藥和瀉下通便的藥物則宜飯前空腹服用(其中通大便的藥物,如大黃、火麻仁等,宜在清晨和白天服用,避免在睡前和夜間服食);驅蟲藥也應在早上空腹服用,安神藥則應在睡前服用。
因外感風寒引起的發熱怕冷、頭痛怕風、全身關節酸痛、不出汗等傷風感冒癥狀,應在煮沸后5分鐘取下,稍停趁熱服用,以幫助患者排汗,解除惡寒發熱、鼻塞流涕、肢體酸痛等癥狀。中藥熱服還可使疹毒發透,適用于麻疹剛發起的患者,可幫助疹毒隨汗液排出體外,以緩解病情。熱服中藥還有助于消腫,適用于身體浮腫的患者。
清熱解毒、瀉下通便的湯藥則要求冷服。如因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膽囊炎、尿路感染而發熱的病人,或經常出現口干唇裂、大便秘結、小便赤黃等熱性癥狀,冷服中藥可通過寒涼泄熱,使邪熱外泄,緩解病痛,這類中藥煎服時間較長。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考后發布2015年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各科真題及答案匯總
歷年執業藥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及考試人數匯總(2007-2014年)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如何控制服藥時間、劑量和次數?服用中藥湯劑有講究。湯劑作為中醫療疾的最古老、最傳統的方法之一,能夠充分適應病情的需要,具有療效快、易吸收、作用強等特點,特別適用于多種慢性疾病,科學服用湯劑是確保療效得以實現的重要法寶。但調查顯示,有相當一部分病人不知道如何正確服用湯藥(湯劑),湯劑服用方法是否正確,直接影響其治療效果。一般來說,上午9點和下午3點左右,是機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所以此時服用中藥最佳。
此外,恰當的服藥劑量也很重要。中藥湯劑均是煎煮2—3次后的合并液,再按臨床需要分次服藥,一般來講,每次以服用100毫升為宜。但有的病癥也有例外,例如,發熱病人服清熱解毒劑時,藥液可稍多些以助藥力;生津止渴藥,(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整理如何服用中藥湯劑相關資訊)藥液量也應多,并可代茶頻服。身強者服藥多些,身弱者如兒童和重病人,服藥量應少些。一般兒童1歲以內用成人藥量的1/5,1—3歲用成人藥量的1/4,4—7歲用成人藥量的1/3,8~10歲用成人藥量的一半,10歲以上就可以用成人藥量了。
服藥次數也有講究,一般湯劑一日分早晚兩次服用,清熱解毒藥可每日服3—4次。補液藥應早晚各服1次,發汗藥可加服2—3次,含咽藥汁可少量多服幾次。( 來源: 新華健康)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考后發布2015年執業藥師資格考試各科真題及答案匯總
歷年執業藥師資格考試通過率及考試人數匯總(2007-2014年)
環球網校醫學考試網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醫學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上海藥監局:《上海市第二類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查程序》發布2025-09-11
- 國家藥監局公布:2025年8月全國執業藥師注冊情況2025-09-10
- 江蘇藥監局10月1日前必須完成新版許可證申領政策解析2025-08-29
- 國家藥監局公布:2025年7月全國執業藥師注冊情況2025-08-28
- 錯過執業藥師繼續教育怎么辦?別慌,這些省份可補學!2025-08-06
- 人社局明確:執業藥師對應中級職稱,執業藥師含金量升級!2025-07-29
- 藥監局公布!執業藥師注冊人數驟降超1萬2025-07-24
- 遼寧省發布2025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學習安排2025-07-16
- 2025年湖北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報名中,11月30日截止2025-07-16
- 注意!四川、湖南2025年執業藥師繼續教育報名已開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