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執業護士 > 執業護士備考資料 > 2013護士考試兒科護理學輔導:口腔炎

2013護士考試兒科護理學輔導:口腔炎

更新時間:2013-03-04 08:42:07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執業護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口腔炎

  口腔炎的病因

  口腔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癥。若病變局限于舌、牙齦、口角亦可稱為舌炎、牙齦炎、口角炎等。嬰幼兒口腔黏膜柔嫩,血管豐富,唾液腺分泌少,口腔黏膜較干燥,利于微生物的繁殖,易患口腔炎。常見的口腔炎有皰疹性口腔炎(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潰瘍性口腔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等感染)、鵝口瘡(白色念珠菌感染)。本病多見于嬰幼兒,可單獨發生亦可繼發于全身性疾病。

  口腔炎的臨床表現

  (一)皰疹性口腔炎

  全年可發病,1~3歲小兒多見,傳染性強,可在托幼機構小流行。局部表現為口腔黏膜(牙齦、舌、唇、頰黏膜,有時累及上腭及咽部)早期呈散在或成簇的小水皰,水皰很快破潰形成潰瘍,潰瘍面覆蓋黃白色膜樣滲出物,周圍繞以紅暈。幾個小潰瘍可融合成較大的潰瘍。全身表現有拒食、流涎、哭鬧、煩躁、發熱(低熱或高熱38℃~40℃)、頜下淋巴結腫大。病程長,發熱可持續5~7d,潰瘍10~14d愈合。注意和皰疹性咽峽炎鑒別,后者由柯薩奇病毒引起,好發夏秋季,不累及牙齦和頰黏膜,淋巴結不腫大。

  (二)潰瘍性口腔炎

  多見于嬰幼兒,常發生于急性感染、長期腹瀉等抵抗力下降時,口腔不潔有利于細菌繁殖而致病。局部表現為初起時口腔黏膜(各部位都可發生)充血、水腫,繼而形成大小不等的糜爛面或淺潰瘍,散在或融合成片,表面有纖維性炎性滲出物形成的灰白色假膜,易拭去,但遺留溢血的創面。全身表現為患兒哭鬧、煩躁、拒食、流涎,常有發熱,體溫可達39℃~40℃,頜下淋巴結腫大。

  (三)鵝口瘡

  多見于新生兒和營養不良、腹瀉、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或激素患兒,使用不潔奶具或出生時經產道均可感染。局部表現為口腔黏膜出現白色乳凝塊樣物,初呈點狀或小片狀,可逐漸融合成大片,強行拭去可見充血性創面。患處不痛,不流涎。輕者無全身癥狀。嚴重者可累及消化道或呼吸道,引起真菌性腸炎或真菌性肺炎。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執業護士資格查詢

執業護士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執業護士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執業護士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