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前我國護士將全面實施電子化注冊管理


電子化注冊系統由相互關聯的醫療機構、醫師、護士3個子系統組成,共有4個登錄端口,即醫師和護士個人端、醫療機構端、行政審批端和社會公示端。電子化注冊系統分國家級和省級兩個層級。按照統一的技術標準、數據格式、運行流程和操作界面,各省分別建立各自的省級電子化注冊系統,與國家級系統和當地政府政務服務系統橫縱對接,從而實現了數據信息的跨層級、跨地域、跨業務系統的暢通流動。
自區域注冊制度實施以來,全國已經有11萬名醫師進行了多機構執業,2017年比2016年增長79%,主要流向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社會辦醫機構。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8.7萬個,醫師總數達到339萬名,護士總數達到380萬名,已經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運轉高效的醫療資源供給和服務體系。
2017年4月,我國全面啟動實施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的電子化注冊改革。
一是網上公開辦事信息。各級衛生健康部門依托電子化注冊系統,集中全面公開相關文件依據、辦事指南、準入條件、常見問題、舉報方式等,提供樣例表格、填寫說明,實現網上可查、電話可詢,盡最大努力為申請人提供清晰的政策指引。
二是網上辦理注冊登記。登記注冊的申請、受理、審核、決定等各環節全部在網上辦理,通過系統后臺形成科學細化的審批權限,實現同一事項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電子化注冊打破了傳統審批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極大方便了行政管理相對人在辦事過程中的方便程度,提高了效率。網上辦理還提供了“不打烊”“不見面”的審批服務,實現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
三是精簡材料、環節。進一步精簡審批材料,壓縮審批環節,優化審批流程,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解決了“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
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的登記注冊信息通過電子化注冊系統后臺關聯整合集成,形成醫療資源配置地圖,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以隨時調取、分析醫療資源的使用、流動和運行情況,通過分析不僅僅加強了事中、事后的監管能力,同時也為更好制定政策和醫療資源的合理布局提供了依據。公眾可以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健康中國APP、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登錄電子化注冊系統的信息查詢端口,查詢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基本信息,方便群眾看病就醫。(來源: 中國政府網)
最新資訊
- 一文看懂護士資格考試分數線劃定規則2025-02-10
- 2023年重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5966人參考2023-05-15
- 2023年山東青島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計3993名考生參加2023-04-23
- 2023年內蒙古呼倫貝爾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022名考生參考2023-04-23
- 2023年江蘇無錫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879名考生參考2023-04-14
- 2023年黑龍江牡丹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820名考生參考2023-04-14
- 2023年山東東營護士執業資格考試534名考生應試2023-04-13
- 2023年安徽阜陽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1705名考生參加2023-04-13
- 2023年山東淄博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計1740名考生參加2023-04-12
- 2023年山東煙臺護士執業資格考試共有考生2795人2023-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