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咨詢工程師《方法與實務》考點:定量風險分析


特別推薦:2014年咨詢工程師成績查詢信息匯總
第五節 定量風險分析
一、定量風險分析的依據:
1.歷史信息2.項目范圍說明書3.風險管理體系文件4.風險清單 5.有關項目管理計劃 (1)項目進度管理計劃。 (2)項目費用管理計劃。
二、定量風險分析的方法
1.數據收集和表示技術:(1)訪談。(2)概率分布。
2.定量風險分析與建模技術: 一般在定量風險分析中使用的這種技術包括:
(1)靈敏度分析。(2)預期貨幣價值分析。 (3)建模和模擬。項目模擬一般采用蒙特卡羅技術。
三、定量風險分析的結果 風險清單(更新)。風險名單在風險識別中形成,在定性風險分析中更新,并在定量風險分析中進一步更新。風險名單是項目管理計劃的組成部分。此處的更新內容主要包括:
(1)項目的概率分析。(2)實現費用和時間目標的概率。
(3)已量化的風險優先清單。(4)定量風險分析結果中的趨勢。
第六節 制訂風險應對計劃
一、制訂風險應對計劃的依據:1.風險管理體系文件2.風險分析后更新的風險清單
二、制訂風險應對計劃的方法
1.消極風險或危害的應對策略
(1)回避。回避風險包括改變項目管理計劃以消除由有害的風險造成的危害,使項目目標不受風險的影響、放寬有危險的目標,例如延長進度或減小范圍等。一些在項目早期出現的風險可以通過澄清需求,取得信息、改善溝通或獲取專門技術避免。
(2)轉移。風險轉移需要將威脅的消極影響連同應對的權利轉給第三方。轉移風險實際只是把風險管理的責任給了另一方,而并非將其消除。轉移債務是處理財務風險的最有效方法。轉移風險幾乎總是伴隨著向承擔風險的一方支付風險費用。轉移手段豐富多樣,至少包括使用保險、履約保證(金)、保證和擔保等。可以利用合同將特定風險的責任轉移給另一方。如果項目的設計保持不變,可以用固定價格合同把風險轉移給賣方。
(3)減輕。風險減輕指的是把不利風險事件的概率和影響單獨或一起降低到可以接受的限度。為了把不利風險事件的概率和影響單獨或一起降低而早采取行動,往往比在風險發生后亡羊補牢更為有效。采用不太復雜的工藝、進行更多的測試、或者選用比較穩定的供應商都是減輕風險行動的實例。要想減低一項工藝或產品從實驗室規模的模型放大到實際產品存在的風險,就需要開發樣機。如果不可能降低風險的概率,則減輕風險的應對措施就可能通過瞄準決定嚴重程度的連接點專注于風險的影響。例如,設計時在子系統中設置冗余組件有可能減輕原有組件故障所造成的影響。
2.積極風險或機會的應對策略
(1)利用。在組織希望確保某個機會得以實現的情況下,可以為那些有積極影響的風險選擇這個策略。這個策略通過使機會肯定出現追求減低某個特定的優勢風險不確定性。直接利用措施包括為了縮短完成時間或得到高于原計劃的質量給項目分配更多有能力的人員。
(2)分享。分享一個積極風險就是將風險的所有權分配給最有能力抓住對項目有利的機會的第三方,分享的實例包括組建風險分享的合伙契約、團隊、帶有特殊目的公司或為處理風險的特殊目的建立的聯合體。
(3)增加。這個策略通過單獨或一起增加概率和積極影響,并通過識別這些有積極影響風險的關鍵促成因素和使它們最大化。通過努力促進或加強機會的成因,以及提前瞄準和加強其引發條件可能提高機會發生的概率。也可以瞄準影響的促成因素,努力提高項目對于機會的敏感性。
3.同時應對危害和機會的策略:接受。
采用這一策略的原因是很少有可能消除項目的所有風險。這種策略預示項目團隊已經決定不為處置某個風險而改變項目計劃,或者無法找到任何其他應對良策。可以把它用于機會或者危害。這個策略可以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的。被動的接受不需要采取任何行動,當危害或機會出現時讓項目團隊去處理它們。最常用的主動接受策略是建立一項不可預見事件儲備,包括一定的時間、資金或資源用于處理已知或只是有時可能的未知危害或機會。
4.應急應對策略
三、制訂風險應對計劃的主要內容
(1)需要應對的風險清單。(2)形成一致意見的應對措施。(3)實施所選應對策略采取的具體行動。(4)明確風險管理人和分配給他們的責任。 (5)風險發生的征兆和預警信號。(6)實施所選應對策略需要的預算和進度計劃活動。(7)設計好要準備的符合有關當事人風險承受度的用在不可預見事件上的預留時間和費用。(8)應急方案和要求實施方案的引發因素。(9)要使用的退出計劃,它作為對某個已經發生,并且原來的應對策略已被證明不當的風險的一種反應。 (10)對于特定的風險,如果它們可能發生,為了規定各方的責任,可以準備用于保險、服務或其他相應事項的合同。
第七節 風險監測與控制:風險監測與控制是這樣一個過程,它識別、分析和預測新風險,保持對已識別風險和“觀察清單”中的風險的跟蹤,重新分析現存的風險,監測不可預見事件的引發條件,監測殘留風險,評審風險應對策略的實施效果。風險監測與控制使用一些技術,例如偏差和趨勢分析,這些分析需要使用項目實施過程中生成的績效數據。風險監測的其他目的還包括:
(1)項目的假設是否仍然正確。
(2)已評價的風險,以及趨勢分析與原來狀態相比是否改變。
(3)正確的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是否得到遵守。
(4)不可預見事件的費用或進度儲備應否隨著項目風險的改變而修正。
一、風險監測與控制的依據
1.風險應對計劃 2.批準的變更請求 3.工作繢效信息4.繢效報告
二.風險監測與控制的方法(熟悉)
⑴風險再評價⑵風險審核⑶偏差和趨勢分析⑷技術績效測定⑸儲備分析(6)狀況檢查會。
三.風險監測與控制的成果(熟悉)
1.風險清單(更新) 2.請求的變更 3.推薦的糾正措施 4.推薦的預防措施 5.組織的過程資源(更新)6.項目管理計劃(更新)
最新資訊
- 提升你的競爭力!獲取2026年注冊咨詢工程師學習材料2025-05-22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咨詢工程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免兩門應該怎么備考2024-12-11
- 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雙11活動來襲,立減!2023-10-25
- 雙11預售開啟!強師齊聚,直播返現金福利等你拿2023-10-25
- 2022年咨詢工程師延考備考規劃來啦,速速查看!2022-04-02
- 2022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