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咨詢工程師(投資) > 咨詢工程師(投資)備考資料 > 2015年咨詢工程師《分析與評價》考點:財務效益與費用的估算

2015年咨詢工程師《分析與評價》考點:財務效益與費用的估算

更新時間:2014-08-04 13:25:46 來源:|0 瀏覽0收藏0

咨詢工程師(投資)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2015年咨詢工程師正在備考,環球網校整理"2015年咨詢工程師《分析與評價》復習資料"供大家參考學習!祝您學習愉快!

  特別推薦:2014年咨詢工程師成績查詢信息匯總  

  財務效益與費用的估算

  一、項目計算期的分析確定

  1.建設期

  評價用的建設期是指從項目資金正式投入起到項目建成投產止所需的時間。

  項目進度計劃中的建設工期是指從項目主體工程正式破土動工起到項目建成投產止所需要的時間,兩者的終點相同,起點可能有差異。對于既有法人融資的項目,評價用的建設期與建設工期一般無差異。但新設法人項目需先注冊企業,屆時就需要投資者投入資金,其后項目才開工建設,因而兩者的起點會有差異。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評價用建設期可能大于或等于項目實施進度中的建設工期。

  2.運營期

  評價用運營期應根據多種因素綜合確定,包括行業特點、主要裝置(或設備)的經濟壽命期(考慮主要產出物所處生命周期、主要裝置綜合折舊年限等)等。

  對于中外合資項目還要考慮合資雙方商定的合資年限,在按上述原則估定評價用運營期后,還要與合資生產年限相比較,再按兩者孰短的原則確定。

  二、營業收入

  營業收入是指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取得的收入,通常是項目財務效益的主要部分。

  在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營業收入的估算通常假定當年的產品(實際指商品,等于產品扣除自用量后的余額)當年全部銷售,也就是當年商品量等于當年銷售量。營業收入估算的具體要求如下:

  (一)合理確定運營負荷

  計算營業收入,首先要正確估計各年運營負荷(或稱生產能力利用率、開工率)。運營負荷是指項目運營過程中負荷達到設計能力的百分數,它的高低與項目復雜程度、產品生命周期、技術成熟程度、市場開發程度、原材料供應、配套條件、管理因素等都有關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如果其他方面沒有大的問題,運營負荷的高低應主要取決于市場。在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階段,通過對市場和營銷策略所做研究,結合其他因素研究確定分年運營負荷,作為計算各年營業收入和成本費用的基礎。

  運營負荷的確定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經驗設定法,即根據以往項目的經驗,結合該項目的實際情況,粗估各年的運營負荷,以設計能力的百分數表示;二是營銷計劃法,通過制訂詳細的分年營銷計劃,確定各種產出物各年的生產量和商品量。

  (二)合理確定產品或服務的價格

  為提高營業收入估算的準確性,應遵循前述穩妥原則,采用適宜的方法,合理確定產品或服務的價格。

  (三)多種產品分別估算或合理折算

  (四)編制營業收入估算表

  營業收入估算表格式可隨行業和項目而異。項目的營業收入估算表格既可單獨給出,也可同時列出各種應繳營業稅金及附加以及增值稅。

  三、補貼收入

  在項目財務分析中,作為運營期財務效益核算的往往是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主要用于補償項目建成(企業)以后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按照《企業會計準則》,這些補助在取得時應確認為遞延收益,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例題9-1】某公司欲投資生產一種電子新產品,設計生產能力是每年250萬只。該項目擬2011年建設,2012年投產。由于是新產品,需要大量的營銷活動拓展市場,各年的生產負荷、價格如表所示。則項目2016年的銷售收入為( )萬元。

  A.2925

  B.5400

  C.4550

  D.7875

  年份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

  生產負荷030%60%90%90%70%50%10%

  產品售價(元/只)5039363535262018

  [答疑編號502334090104]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營業收入=銷售價格*銷售數量=35*250*90%=7875。參見教材P292。

  四、成本與費用

  (一)成本與費用的概念

  費用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的、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

  (二)成本與費用的種類

  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成本與費用按其計算范圍可分為單位產品成本和總成本費用;按成本與產量的關系分為固定成本和可變成本;按會計核算的要求有生產成本(或稱制造成本)和期間費用;按財務分析的特定要求有經營成本。

  (三)成本與費用估算要求

  (1)成本費用的估算,原則上應遵循國家現行《企業會計準則》和(或)《企業會計制度》規定的成本和費用核算方法,同時應遵循有關稅收法規中準予在所得稅前列支科目的規定。當兩者有矛盾時,一般應按從稅的原則處理。

  (2)結合運營符合,分年確定各種投入的數量,注意成本費用與收入的計算口徑對應一致。

  (3)合理確定各項投入的價格,并注意與產出價格體系的一致性。

  (4)各項費用劃分清楚,防止重復計算或低估漏算。

  (5)成本費用估算的行業性很強,應注意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增減其構成科目或改變名稱,反應行業特點。

  (四)總成本費用估算

  總成本費用是指在一定時期(項目評價中一般指一年)為生產和銷售產品或提供服務而發生的全部費用。

  1.總成本費用構成與計算式

  總成本費用的構成和計算通常由以下兩種公式表達:

  (1)生產成本加期間費用法

  總成本費用=生產成本+期間費用

  其中:生產成本=直接材料費+直接燃料和動力費+直接工資或薪酬+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費用

  期間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營業費用

  項目評價中一般只考慮財務費用中的利息支出,上式可改寫為:

  期間費用=管理費用+利息支出+營業費用

  (2)生產要素估算法

  總成本費用=外購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費+工資或薪酬+折舊費+攤銷費+修理費+利息支出+其他費用

  這種方法是從估算各種生產要素的費用入手匯總得到項目總成本費用,而不管其具體應歸集到哪個產品上。采用這種估算方法,不必考慮項目內部各生產環節的成本結轉,同時也較容易計算可變成本、固定成本和增值稅進項稅額。

  2.總成本費用各分項的估算要點(以生產要素估算法為例)

  (1)外購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費

  需要的基礎數據:

  1)相關專業所提出的外購原材料和燃料動力年耗用量。

  2)選定價格體系下的預測價格,應按入庫價格計算;或者按到廠價格計算,同時把途庫耗量換算到年耗用量中。

  3)適用的增值稅稅率。

  (2)工資或薪酬

  工資或薪酬是指企業為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而給予各種形式的報酬,通常包括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等。

  按照生產要素估算法估算總成本費用時,所采用的職工人數為項目全部定員。

  執行新《企業會計準則》的項目(企業),應當用“職工薪酬”代替“工資”,職工薪酬包括:

  1)職工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

  2)職工福利費;

  3)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和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

  4)住房公積金;

  5)工會經費和職工教育經費;

  6)非貨幣性福利;

  7)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的補償;

  8)其他與獲得職工提供的服務相關的支出。

  確定工資或薪酬時需考慮以下因素:

  1)項目地點

  2)原企業工資或薪酬水平

  3)行業特點

  4)平均工資/薪酬或分檔工資/薪酬

  (3)固定資產原值和折舊費

  1)固定資產原值

  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資產: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固定資產原值是指項目投產時(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按規定由投資形成固定資產的部分,包括:工程費用(設備購置費、安裝工程費、建筑工程費) 和固定資產其他費用:即工程建設其他費用中應計入固定資產原值的部分,即處理按規定可以計入無形資產和其他資產以外的工程建設其他費用,包括建設單位管理費、勘察設計費、可行性研究費、環境影響評價費、場地準備及臨時設施費,引進技術和引進設備其他費、工程保險費和聯合試運轉費等。

  還包括預備費和建設期利息。

  2)固定資產折舊

  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磨損的價值損失,通過提取折舊的方式得以補償。

  按照財稅制度規定,企業固定資產應當按月計提折舊。財務分析中,折舊費通常按年計列。符合稅法的折舊費允許在所得稅前列支

  固定資產折舊的方法:一般采用直線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原稱平均年限法)和工作量法。稅法也允許對某些機器設備采用快速折舊法,即雙倍余額遞減法和年數總和法。

  各種方法的計算公式: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年折舊率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又分兩種,一是按照行駛里程計算折舊,二是按照工作小時計算折舊:

  a.按照行駛里程計算折舊的公式:

  年折舊額=單位里程折舊額×年行駛里程

  b.按照工作小時計算折舊的公式:

  年折舊額=每工作小時折舊額×年工作小時

  (3)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額=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

  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以前各年累計折舊

  實行雙倍余額遞減法的,應在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凈殘值后的凈額平均攤銷。

  (4)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5)幾種折舊方法的比較(年折舊率和年折舊額的比較)

  a.年限平均法計算的各年折舊率和年折舊額都相同;

  b.雙倍余額遞減法各年折舊率相同,但年折舊額按固定資產凈值計算,逐年變小;

  c.年數總和法按原值進行計算,但各年折舊率逐漸變小,故年折舊額也逐年變小。

  如果不計凈殘值率,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估算的第1年的折舊額是采用年限平均法的兩 倍。

  【例題-8-2】某固定資產原值27000元(其中包括可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7000元),折舊年限3年,預計凈殘值率10%,若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折舊,則第3年的折舊額約為( )元。

  A.2333

  B.4444

  C.6000

  D.6667

  [答疑編號502334090201]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可抵扣的固定資產進項稅7000元不能計入固定資產原值,所以計算折舊的固定資產原值為20000元。

  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固定資產折舊,強調各位考生一定要注意的是在該方法下,應在折舊年限到期前兩年內,將固定資產凈值扣除凈殘值后的凈額平均攤銷。對于本題,由于折舊年限為3年,要求計算第三年的折舊額因此應該將第二年和第三年平均攤銷,具體計算如下:

  第一年折舊額=年初固定資產凈值×年折舊率=20000×(2/3)=13333元

  第二年、第三年折舊額=(20000-13333-20000×10%)/2=2333元

  編輯推薦:

  2015年VIP套餐推薦

  2015年考前密訓終身保障 

  2004-2014年咨詢工程師真題匯總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頻道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分享到: 編輯:環球網校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咨詢工程師(投資)資格查詢

咨詢工程師(投資)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咨詢工程師(投資)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咨詢工程師(投資)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