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咨詢工程師《政策與規劃》考題預測2


特別推薦:2014年咨詢工程師《各科目》講義匯總
1.宏觀經濟管理的首要任務是( )。
A.促進經濟增長
B.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C.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D.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答案:A
點評:我國宏觀經濟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因為,只有經濟增長,才可能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宏觀經濟管理的首要任務是經濟增長。
考試要點:宏觀經濟管理的目標。
2.當總需求大于總供給時,會出現( )等現象。
A.市場供應緊張、通貨緊縮
B.失業增加、物資匱乏
C.生產能力閑置、通貨膨脹
D.通貨膨脹、物資匱乏
答案:D
點評:市場供應緊張、物資匱乏、通貨膨脹等,是總需求大于總供給的表現;而生產能力閑置、失業增加、通貨緊縮,則是總供給大于總需求的表現。
考試要點:總供給和總需求問的相互關系。
3.國內生產總值是指( )。
A.一個國家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
B.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扣除同期中間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
C.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扣除折舊
D.國民生產總值加上國外凈要素收入
答案:B
點評: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從生產角度看,它是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全部貨物和服務價值扣除同期中間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資產貨物和服務價值的差額。
考試要點:國內生產總值的定義。
4.全要素生產率指標主要反映( )。
A.勞動力、資本、土地等各項要素的邊際產出率
B.各種要素投入折算為資金成本后,單位資金成本提供的國內生產總值
C.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D.勞動力、資本、土地等全部要素投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答案: C
點評:全要素生產率又稱科技進步貢獻率,是指經濟增長中減去所有投入要素(勞動力、資本)加權平均后的總和的增長,也就是經濟增長中除去勞動力、資本等要素投入的貢獻后的“余值”部分。
考試要點:全要素生產率的定義。
5.各國經濟發展經歷表明,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源泉是( )。
A.勞動力、資本、土地等各項要素投入量增加
B.提高要素生產率
C.不斷擴大的對外貿易
D.提高勞動生產率
答案:B
點評:經濟增長是生產要素積累和資源利用的改進或要素生產率增加的結果。土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本是基本的生產要素,經濟增長不完全是生產要素積累的結果。各國經濟發展經歷表明,經濟持續增長的根本源泉是提高要素生產率。
考試要點:經濟增長的源泉。
6.以下關于我國三次產業劃分的表述,正確的是( )。
A.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是第一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是第二產業,為生產和生活提供各種服務的是第三產業
B.第一產業包括農業和采掘業,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建筑業,其他產業構成第三產業
C.第一產業是指農業,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建筑業,其他產業構成第三產業
D.第一產業是指農業,第二產業包括工業和采掘業,其他產業構成第三產業
答案:C
點評:我國與世界上較為通用的三次產業分類的不同在于第一產業的范圍上。世界上較為通用的第一產業是指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包括采掘業和農業,而我國的第一產業不包括采掘業,只有農業。
考試要點:我國的三次產業分類。
7.在本世紀頭20年,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是基本實現( )。
A.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
B.經濟社會信息化
C.工業化
D.農業產業化、商品化
答案:C
點評:在未來相當長時期內,實現工業化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在本世紀頭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在這個階段,工業一直會是我國經濟的主體。
考試要點:我國現代化的建設任務。
8.根據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為提高工業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我國調整企業組織結構應依據( )的原則。
A.產業化分工協作和規模經濟
B.比較優勢和優勝劣汰
C.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
D.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改造傳統產業相結合
答案:A
點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加快工業改組改造和結構優化升級,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緊密結合起來,按照產業化分工協作和規模經濟原則調整企業組織結構,提升工業的整體素質和國際競爭力。而比較優勢和優勝劣汰、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和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與改造傳統產業相結合,不是工業企業結構調整的原則。
考試要點:調整工業企業組織結構的原則。
9.當總需求過旺時,財政當局通常采取( )等措施,以幫助經濟恢復穩定。
A.減稅、增支、擴大財政赤字
B.增稅、減支、增加財政盈余
C.減稅、減支、縮小財政收支規模
D.增稅、增支、擴大財政收支規模
答案:B
點評:在克服經濟周期影響以保持經濟總量平衡及經濟穩定增長方面,財政當局可根據總需求不足、總需求過旺及總量基本平衡等經濟運行狀況,確定擴張性、緊縮性或中性三種不同的調控方向,幫助經濟恢復到充分就業的增長路徑。當總需求過旺時,財政當局通常采取緊縮性財政政策,即通過增稅、減支進而壓縮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財政分配方式減少和抑制總需求。
考試要點:財政政策選擇。
10.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按照法定程序,經由立法機構審議批準。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基本性質是( )的。
A.法令性 B.指令性 C.指導性 D.強制性
答案:C
點評:雖然政府計劃按照法定程序經立法機構審議批準,但計劃的基本性質仍是指導性的。即使在有些不屬于市場發揮作用的領域或在非常情況下采取某種指令性計劃,也只是對總體上實行指導性計劃的必要補充或權宜之計,也不改變市場經濟條件下計劃的基本性質。
考試要點:國民經濟發展計劃的基本性質。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試題模擬2025-04-10
- 考前練習!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2025-04-0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模擬題及答案2025-04-02
- 2025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題和答案2025-04-02
- 2025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試題2024-09-17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試題2024-09-16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詳解2024-09-15
- 2024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考題模擬2024-04-12
- 考前練習: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題2024-04-12
- 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試題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