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咨詢工程師《方法與實務》考點:宏觀經濟運行的衡量


重點:宏觀經濟運行的衡量;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指標分析。
宏觀經濟運行的衡量
反映宏觀經濟運行的關鍵變量包括產出、就業和價格。
產出的衡量
1.國內生產總值(GDP):
國內生產總值(GD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
(1)包括名義GDP和實際GDP;
(2)三種GDP統計核算方法:
①生產法(3個產業部門)
從生產方面統計GDP。對經濟中所有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增加值進行加總。所謂增加值是企業產出價值減去企業購買的中間產品價值。對于整個經濟來說,所有企業的增加值之和必定等于所有最終產品和勞務的價值。
國內生產總值(GDP)=第一產業增加值+第二產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
②收入法(6項)
從收入方面統計GDP。經濟中一定時期內所有生產要素的收入(工資、利息、地租、利潤)的總和,加上折舊和政府間接稅收入。
國內生產總值(GDP)=工資+租金+利息+利潤+折舊+間接稅
③支出法(4項支出類型)
從支出方面統計GDP。把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所有個人和部門購買最終產品和勞務的支出進行匯總。
國內生產總值(GDP)=消費(C)+投資(I)+政府購買(G)+凈出口(X)
(3)潛在GDP:
潛在GDP是指經濟處于充分就業時的產出。
2.國民生產總值(GNP):
國民生產總值(GN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結果。主要是在GDP的基礎上考慮了來自國外的凈要素收入。
國民生產總值(GNP)=GDP+來自國外的要素收入-向國外的要素支付
3.其它衡量產出與收入的指標:
包括國民生產凈值與國內生產凈值;國民收入;個人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
(1)國民生產凈值與國內生產凈值
它們是GDP或GNP扣除折舊以后的余額,是一個國家或地區一定時期內財富存量新增加的部分。它們的內涵是:財富存量新增加部分。
國內生產凈值(NDP)=國內生產總值(GDP)-折舊
國民生產凈值(NNP)=國民生產總值(GNP)-折舊
(2)國民收入(NI)
國民收入(NI)=國民生產凈值-企業間接稅
(3)個人收入(PI)
個人收入(PI)=國民收入(NI)-公司未分配利潤-社會保險稅-凈利息+紅利+政府向個人的轉移支付+個人利息收入
(4)個人可支配收入(DPI)
個人可支配收入(DPI)=個人收入(PI)-個人稅收支付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提升你的競爭力!獲取2026年注冊咨詢工程師學習材料2025-05-22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咨詢工程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免兩門應該怎么備考2024-12-11
- 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雙11活動來襲,立減!2023-10-25
- 雙11預售開啟!強師齊聚,直播返現金福利等你拿2023-10-25
- 2022年咨詢工程師延考備考規劃來啦,速速查看!2022-04-02
- 2022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