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規劃練習(五)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1.我國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體系由( )組成。
A.三級、三類規劃
B.四級、四類規劃
C.三級、四類規劃
D.四級、三類規劃
2.國家級專項規劃應組織老師論證。按規定,參加論證的其他相關領域老師不得少于老師總數的( )。
A.1/5
B.1/4
C.1/3
D.1/2
3.除特殊情況外,國家級專項規劃應在批準后( )內向社會公布。
A.一周
B.二周
C.一個月
D.二個月
4.負責組織省級專項規劃草案論證的機構是( )。
A.省級人民政府
B.省級人民政府會同上一級發展改革部門
C.省級發展改革部門
D.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部門
5.經濟和社會領域的發展規劃必須是以( )為基礎的。
A.市場
B.經濟
C.政治
D.國家調控
6.我國規劃體系中的末端規劃是( )。
A.省級規劃
B.總體規劃
C.市縣級規劃
D.專項規劃
7.跨省(區、市)的區域規劃是編制區域內省(區、市)級總體規劃、專項規劃的( )。
A.關鍵
B.依據
C.條件
D.保證
8.國家總體規劃、省級總體規劃和區域規劃的規劃期一般為5年,可展望到( )年以上。
A.10
B.5
C.11
D.6
9.編制規劃的前期工作,一般從新規劃期的前( )年時間開始。
A.三
B.兩
C.五
D.四
10.同級專項規劃之間銜接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的,由( )協調決定。
A.本級人民政府
B.省級政府
C.縣級政府
D.鄉級政府 11.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的措施手段應以( )的政策措施為基礎,增強可操作性和針對性。
A.局部規劃
B.總體規劃
C.綜合規劃
D.地區規劃
12.( )規劃的內容是總體規劃發展重點的具體化,是對綜合性計劃任務的進一步延伸和細化,應符合總體規劃的要求。
A.專項
B.地區
C.綜合
D.局部
13.各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規劃編制部門,認真做好銜接工作,并自收到規劃草案之日起( )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規劃部門反饋意見。
A.20
B.10
C.30
D.40
14.規劃草案在送審之前必須進行( ),并由組織論證的單位提出論證報告。
A.論證
B.審核
C.批準
D.討論
15.規劃的( ),是把國家總體規劃分解下達到各部門和各省,并逐級采取不同形式下達到實施規劃的各個單位。
A.公布與落實
B.下達與執行
C.公布與執行
D.下達和落實
16.在建立指標體系時,結構調整的一般指標是( )。
A.國民經濟信息化水平
B.生產力水平
C.科技水平
D.綜合國力水平
17.用模糊數學對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的事物或對象做出一個總體的評估,叫做( )。
A.模糊綜合評估法
B.綜合評估法
C.系數法
D.層次分析法
18.主成分分析法是通過變量變換的方法把相關的變量變為若干(.)的變量。
A.相聯系
B.相互矛盾
C.不相關
D.相等
19.( )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手段。
A.專項規劃
B.總體規劃
C.綜合規劃
D.政府規劃
20.專項規劃內容應達到的要求是( )。
A.符合國家總體規劃
B.符合國家安全需要
C.符合國家生產力發展
D.發展任務不必具體明確 (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每題的備選項中,有2個或2個以上符合題意,至少有1個錯項。錯選,本題不得分;少選,所選的每個選項得0.5分)
1.下列關于我國規劃編制前期工作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編制跨省(區、市)區域規劃,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有關省(區、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經國務院批準后實施
B.規劃編制工作所需經費,由編制規劃的部門與同級財政部門會商后列入部門預算
C.前期重大課題研究,應采用招標投標等競爭方式選擇承擔單位
D.編制規劃的前期工作,一般從新規劃期之前兩年開始
E.編制專項規劃,需由國務院發展改革部門與有關部門會商報國務院批準后執行
2.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規劃銜接工作應遵循的原則包括( )。
A.下級政府規劃服從上級政府規劃
B.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服從本級和上級總體規劃
C.專項規劃之間不相互矛盾
D.編制區域規劃要充分考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市規劃等相關領域規劃的要求
E.實行編制規劃的老師論證制度和健全公眾參與制度
3.關于我國發展規劃審批權限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總體規劃草案由各級人民政府報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審議批準
B.區域規劃、專項規劃均由國務院審批
C.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需由國務院審批或核準重大項目以及安排國家投資數額較大的國家級專項規劃,由國務院審批
D.跨省(區、市)的區域規劃由國務院審批
E.區域規劃、專項規劃由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報國務院備案
4.我國編制國家級專項規劃的領域包括( )。
A.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重要領域
B.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投資規模較大的領域
C.涉及重大產業布局或重要資源開發的領域
D.國有經濟控制力相對薄弱的領域
E.法律法規和國務院要求的領域
5.下列關于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區域規劃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是總體規劃在特定領域的延伸和細化
B.是國家級總體規劃在特定區域內的細化和落實
C.是戰略性、空間性和有約束力的規劃
D.是編制區域內省(區、市)級各類規劃的依據
E.是政府進行區域調控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6.國家通過對公共資源的計劃配置影響全社會資源的市場配置。國家直接掌握的公共資瀝包括( )。
A.財政預算資金
B.中央銀行資產
C.國有商業銀行信貸資金
D.預算外資金
E.國家統借統還外債
7.政府發展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
A.闡述政府的戰略意圖
B.明確政府的工作重點
C.決定資源配置
D.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方向
E.進行重大項目決策
8.規劃體制涉及的方面可以有( )。
A.規劃體系
B.規劃性質
C.規劃內容
D.編制程序
E.工作方案
9.我國的規劃體系按對象和功能類別分為( )。
A.市、縣級規劃
B.省級規劃
C.總體規劃
D.專項規劃
E.區域規劃
10.下列屬于專項規劃的是( )。
A.產業結構調整規劃
B.基礎設施發展建設規劃
C.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D.科技教育發展規劃
E.區域發展戰略規劃 11.下列有關國家級規劃敘述正確的是( )。
A.國家級規劃是指由中央政府部門制定的各類規劃
B.當地規劃與國家規劃發生矛盾時,地方規劃應服從國家規劃
C.國家規劃的制定也應考慮地方規劃的實際情況
D.國家規劃與地方規劃不會發生沖突
E.國家級規劃是我國規劃體系的末端規劃
12.規劃編制過程中,前期課題研究的主要任務是( )。
A.對正在實施的規劃進行評價和總結,包括規劃目標和任務完成情況的預測
B.對下一個規劃期面臨的主要矛盾,需解決的主要問題開展課題研究
C.采取招標方式選擇課題承擔單位
D.編制國家級規劃的工作方案
E.統籌安排、綜合考慮課題研究內容
1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提高規劃形成過程中的社會參與度的意義在于( )。
A.使規劃體現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識,反映市場經濟的要求
B.使規劃體現國家經濟的增長
C.保證規劃制定和實施的社會參與,是保證規劃科學性、有效性的前提條件
D.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必須多層次收集信息,占有大量的社會經濟信息資源
E.規劃的制定不必體現民主性
14.地區規劃制定中,重大建設項目的銜接的內容包括( )。
A.首先要保證國家的重點建設需要,要與國家有關部委做好項目銜接
B.其次要合理組織地方項目建設
C.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輕重緩急,量力而行
D.省級規劃與國家規劃內容大致一致
E.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各市縣規劃的優勢
15.規劃編制說明要載明( )等內容。
A.規劃編制過程
B.征求意見
C.規劃銜接、老師論證的情況
D.未采納的重要意見和理由
E.論證報告
16.對宏觀經濟運行情況的評估,包括對( )等指標的評估。
A.經濟增長速度
B.就業率
C.國民收入
D.國際收支
E.生產力水平
17.政府職能履行程度評估是對政府職責的評估,涉及( )方面。
A.政策措施的執行情況
B.環境治理
C.提供公共服務
D.合理配置政策資源
E.推進各項體制改革
18.規劃評估中,對重大問題的理解正確的有( )。
A.指事關改革、發展和穩定大局的問題
B.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問題
C.必須一個一個地跟蹤,掌握其發展趨勢
D.了解結構調整的進度、體制瓶頸的緩解程度、生態環境建設等各項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
E.指必須了解人民生活水平的問題
19.總體規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
A.規劃期的主要任務
B.規劃期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C.規劃期的保障措施
D.規劃期的審核批準
E.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面臨的形勢判斷
20.各級總體規劃所提出的指導思想,必須貫徹中央提出的規劃期內的重要指導方針。在銜接時,要避免兩種錯誤傾向,分別為( )。
A.片面強調當地實際情況的特殊性,漠視對國家方針的貫徹執行
B.片面遵循國家大政方針,而不顧當地實際情況
C.統籌兼顧,綜合考慮當地與國家情況
D.一手抓當地,一手抓政府
E.具體執行規劃期內的主要任務 21.專項規劃在( )等方面不得與總體規劃相矛盾。
A.內容
B.指導思想
C.發展目標
D.具體任務
E.政策措施
22.國家級專項規劃報批時,除規劃文本外還應附帶( )。
A.編制說明
B.論證報告
C.行政法規、法律規定需要報送的其他有關材料
D.未被采納的理由
E.擬定的年度計劃
23.可以編制區域規劃的地區有( )。
A.經濟基礎強的地區
B.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都市經濟圈地區
C.總體規劃確定的重點開發或者保護地區
D.國務院或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地區
E.經濟緊密聯系的城鎮密集地區
24.編制規劃應遵循的一般原則有( )。
A.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的科學發展觀
B.堅持統籌兼顧,加強各類規劃之間的協調銜接
C.堅持科學、民主化,遵循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和程序
D.堅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E.堅持國家引導市場主體的原則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試題模擬2025-04-10
- 考前練習!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2025-04-0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模擬題及答案2025-04-02
- 2025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題和答案2025-04-02
- 2025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試題2024-09-17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試題2024-09-16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詳解2024-09-15
- 2024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考題模擬2024-04-12
- 考前練習: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題2024-04-12
- 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試題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