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咨詢工程師方法實務模擬試卷(四)


3.業務A處于第一象限,是“問題”業務,對業務A采取發展策略,進一步深入分析企業是否具有發展潛力和競爭力優勢,從而決定是否追加投資,擴大市場份額。因為該業務特點是市場增長率較高,需要企業投入大量資金予以支持,但企業該業務的市場占有率不高,不能給企業帶來較高的資金回報。業務C是“金牛”業務,對業務C采取穩定策略,維持其穩定生產,不再追加投資,盡可能回收資金,獲取利潤。因為其特點是市場占有率較高,但行業成長率較低,行業可能處于生命周期中的成熟期,企業生產規模較大,能帶來大量穩定的現金收益。
4.甲公司A、C兩類產品的發展策略路線方向如圖3波士頓矩陣圖中的箭頭所示。
【試題二】
1.畫出決策樹,標明各方案的概率和損益值,如圖4所示。
2.計算圖4中各機會點的期望值(將計算結果標在各機會點上方)。
點⑦:150×0.3+100×0.5+50×0.2=105(萬元)。
點②:105×0.3-3×0.7=29.4(萬元)。
點⑧:110×0.2+60×0.7+0×0.1=64(萬元)。
點③:64×0.6-3×0.4=37.2(萬元)。
點⑨:110×0.4+70×0.5+30×0.1=82(萬元)。
點④:82×0.4-2×0.6=31.6(萬元)。
點⑩:70×0.2+30×0.5-10×0.3=26(萬元)。
點⑤:26×0.7-2×0.3=17.6(萬元)。
點⑥:0
因為點③的期望值最大,故應投A工程低標。
【試題三】
1.現場制作混凝土的單價與工期有關,當甲、乙兩個方案的單價相等時,工期T滿足以下關系:
【試題四】
1.財務可行性評價
(1)初始投資:
設備購置費=(163+17)×6.5×(1+3.5%)+41.5+87.5+12.7=1 352.65(7Y元)。
初始投資=設備買價-舊設備變現收人=1 352.65-100=1 252.65(YY元)。
(2)分析每年營業現金流量增量。
收入增加:4 500-3 200=1 300(萬元)。
經營成本增加:3 200-2 400=800(萬元)。
則經營期每年現金流人增加:1 300-800=500(萬元)。
(3)考慮到第5年年末殘值變現收入50萬元,則項目的財務凈現值為:
FNPV=500×(P/A,10%,5)+50×(P/F,10%,5)-1 252.65=673.90(萬元)。
由于FNPV>0,從財務評價角度分析,該項目可行。
2.國民經濟評價
(1)初始投資:
設備買價=(163+17)×6.5×1.08+(163+17)X 6.5×3.5%+12.7
=1 317.25(萬元)
凈投資=設備買價-舊設備變現=1 317.25-100=1 217.25(萬元)。
(2)項目投資每年國民經濟凈效益費用流量。
收人增加:4 500-3 200=1 300(萬元)。
擴建前的國民經濟運營費用:2 400+3 200X10%-200=2 520(萬元)。
擴建后的國民經濟運營費用:3 200+4 500×10%-200=3 450(萬元)。
國民經濟運營費用增加:3 450-2 520=930(萬元)。
凈效益費用流量增量:1 300-930=370(萬元)。
(3)考慮到第5年年末殘值變現收入50萬元,則項目的經濟凈現值為:ENPV=370(P/A,10%,5)+50(P/F,10%,5)-1 217.25=216.47(萬元)。由于ENPV>0,從國民經濟評價角度分析,該項目可行。
【試題五】
1.該雙代號網絡計劃共有5條線路組成,分別是:
線路1:①-②-③-⑥-⑧,持續時間之和為15個月。
線路2:①-②-③-⑥-⑦-⑧,持續時間之和為18個月。
線路3:①-②-③-⑤-⑦-⑧,持續時間之和為17個月。
線路4:①-②-④-⑧,持續時間之和為13個月。
線路5:①-②-④-⑤-⑦-⑧,持續時間之和為16個月。
該施工進度計劃的總工期為18個月,關鍵線路為①-②-③-⑥-⑦-⑧。
2.索賠分析。
(1)針對事件1,施工單位提出的費用補償和工期順延不能成立。
理由:屬于施工單位的責任。
(2)針對事件2,施工單位提出的費用補償和工期順延可以成立。
理由:設計變更屬于建設單位承擔的責任。
(3)針對事件3,施工單位提出的費用補償可以成立,提出的工期順延不能成立。
理由:圖紙錯誤屬于建設單位的責任,可以提出費用補償;F工作的總時差為5個月,為非關鍵工作,不影響總工期,所以工期順延不成立。
(4)針對事件4,施工單位提出的費用補償可以成立,工期順延不能成立。
理由:不可抗力事件發生導致承包人損失的,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分別承擔,所以可以提出費用補償;G工作的總時差為1個月,不影響總工期,所以工期順延不成立。
(5)針對事件5,施工單位提出的費用補償和工期順延不能成立。
理由:屬于施工單位的責任。
3.總監理工程師應批準施工單位順延的工期是1個月。
理由:事件2增加的新工作K會影響工期1個月。
4.總監理工程師批準施工單位工期順延后的雙代號網絡施工進度計劃圖(如圖5所示)。
【試題六】
1.估算單臺進口車輛購置費。
進口車輛貨價:30 000×6.5=195 000(元)。
海運費及運輸保險費:1.500×6.5=9 750(元)。
進口關稅:(195 000+9 750)×22%=45 045(元)。
增值稅:(195 000+9 750+45 045)×17%=42 465.15(元)。
銀行財務費:195 000×0.5%=975(元)。
外貿手續費:(195 000+9 750)×1.5%=3 071.25(元)。
進口車輛購置費:195 000+9 750+45 045+42 465.15+975+3 071.25+6 000=302 306.4(元)。
2.國民經濟評價。
(1) 已知每臺進口車輛的燃油成本、日常維護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計為0.70元/km,不用調整,關稅和增值稅為轉移支付不必考慮。進口車輛購置費用現值:(30 000 +1 500)×1.08×6.5+975+3 071.25+6 000=231 176.25(元)。每千米分攤車輛的購置成本:231 176.25×(A/P,10%,8)/100 000=0.43(元/km)。
進口車輛:每臺車輛每千米的人工費:30 000×1.2/100 000=0.36(元/km)。
因此三項合計每輛車每千米的經濟成本:0.70+0.43+0.36=1.49(元/km)。
(2) 已知每臺國產車輛的燃油成本、日常維護成本和大修成本合計為0.6元/km,購置稅為轉移支付不予考慮。每千米分攤車輛的購置成本:200 000×(A/P,10%,8)/100 000=0.37(元/km)。國產車輛:每臺車輛每千米的人工費:30 000/100 000=0.30(元/km)。因此,三項合計每臺車輛每千米的經濟成本:0.6+0.37+0.30=1.27(元/km)。
3.10臺進口車輛每千米的經濟成本共計為14.90元/km,14臺國產車輛每千米的經濟成本共計為17.78元/km。結論:因為10輛進口車每千米的經濟成本小于14輛國產車的每千米經濟成本,故方案1優于方案2,應該購置進口車。
編輯推薦:
環球網校2012咨詢 工程師(投資)考前輔導通過率91.35%
最新資訊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試題模擬2025-04-10
- 考前練習!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試題及答案2025-04-0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模擬題及答案2025-04-02
- 2025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題和答案2025-04-02
- 2025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試題2024-09-17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試題2024-09-16
- 2025年咨詢工程師考試試題及答案詳解2024-09-15
- 2024年注冊咨詢工程師考題模擬2024-04-12
- 考前練習: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題2024-04-12
- 2024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模擬試題2024-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