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咨詢工程師《分析與評價》第十三章考點:盈虧平衡分析


第十三章 不確定性分析與風險分析
第三節 盈虧平衡分析
一、盈虧平衡分析的概念、作用與條件
(一)概念
根據達到設計生產能力時的數據,通過求取盈虧平衡點,研究分析成本費用與收入平衡關系的方法。
盈虧平衡點:銷售收入(扣除銷售稅金及附加)等于總成本費用,剛好盈虧平衡。
盈虧平衡分析可以分為線性盈虧平衡分析和非線性盈虧平衡分析;投資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中一般僅進行線性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點的表達形式:可以用產量、產品售價、單位可變成本和年總固定成本等絕對量表示,也可以用某些相對值表示。決策分析與評價中最常用的是以產量和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也有采用產品售價表示的盈虧平衡點
(二)盈虧平衡分析的作用
考察企業(或項目)對產出(銷售)量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用產量和生產能力利用率表示的盈虧平衡點越低,表明企業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能力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用產品售價表示的盈虧平衡點越低,表明企業適應市場價格下降的能力越大,抗風險能力越強
盈虧平衡分析只適宜在財務分析中應用
(三)線性盈虧平衡分析的條件:4個
產量等于銷售量
產量變化,單位可變成本不變,從而總成本費用是產量的線性函數
產量變化,產品售價不變,從而銷售收入是銷售量的線性函數
只生產單一產品,或者生產多種產品,但可以換算為單一產品計算,即不同產品負荷率的變化是一致的
(一)圖解法
圖中銷售收入線與總成本費用線的交點即為盈虧平衡點,這一點所對應的產量即為BEP(產量),也可換算為BEP(生產能力利用率)。
(二)公式計算法
PQ-TQ=F+CvQ
BEPQ=F/(P-Cv-T)
BEP生產能力利用率=BEPQ/設計生產能力
式中:P——單位產品價格
T——單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F——年總固定成本
Cv——單位產品可變成本
公式中收入和成本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如采用含稅價格,應減除增值稅產生的影響。
(1)BEP(生產能力利用率)
=年總固定成本/(年銷售收入-年總可變成本-年銷售稅金與附加)×100%
(2)BEP(產量)
=年總固定成本/(單位產品價格-單位產品可變成本-單位產品銷售稅金與附加)
=BEP(生產能力利用率)×設計生產能力
(3)BEP產品售價
=(年總固定成本/設計生產能力)+單位產品可變成本+單位產品銷售稅金與附加
公式中收入和成本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如采用含稅價格,應減除增值稅產生的影響。
三、盈虧平衡分析注意要點
盈虧平衡點應按項目達產年份的數據計算,不能按計算期內的平均值計算。
當計算期內各年數值不同時,最好按還款期間和還完借款以后的年份分別計算:最好選擇還款期間的第一個達產年(最高的盈虧平衡點)和還完借款以后的年份(最低的盈虧平衡點)。
最新資訊
- 提升你的競爭力!獲取2026年注冊咨詢工程師學習材料2025-05-22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咨詢工程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免兩門應該怎么備考2024-12-11
- 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雙11活動來襲,立減!2023-10-25
- 雙11預售開啟!強師齊聚,直播返現金福利等你拿2023-10-25
- 2022年咨詢工程師延考備考規劃來啦,速速查看!2022-04-02
- 2022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工程項目組織與管理》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