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章節講義:第二章第一節
相關推薦: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第二章講義匯總
第二章 宏觀經濟管理
第一節 市場經濟
一、需求供給均衡價格
(一)市場需求
1、需求的含義
需求定義:一定時間內、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注意:愿意和能夠
市場需求:某產品的市場需求,是所有消費者需求的總和。
2、影響需求的基本因素(七種)
偏好、收入、該商品價格、替代品價格、互補品價格、預期、其他(商品的品種、質量、廣告宣傳、地理位置、季節、國家政策)。
3、需求規律和需求曲線
需求規律:需求數量隨商品價格反向變動的關系
需求曲線:反映需求規律的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二)市場供給
1、供給的含義
供給定義:一定時間內、一定價格條件下,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數量。
注意:愿意和能夠
市場供給:某產品的市場供給,是所有生產者供給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總和。
2、影響供給的基本因素
該商品自身價格、生產成本、生產技術、預期、相關產品的價格、其他(要素供求、政府政策)
3、供給規律和供給曲線
供給規律:供給數量隨市場價格同向變動的關系
供給曲線:反映供給規律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三)均衡價格
1、均衡價格及其形成
均衡價格指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市場價格,是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時的市場價格。
均衡價格是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市場力量自發形成的。如果有外力干預,形成的就不是均衡價格。
2、最高限價與保護價格的影響
政府的價格干預
最高限價(低于均衡價格的價格)的影響:市場短缺、排隊、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變相漲價現象,只能實行配給制。
保護價格(高于均衡價格的價格)的影響:市場過剩,只能政府收購,否則會變相降價。
3、需求與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需求的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的同方向的變動。
供給的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的變動,均衡產量的同方向的變動。
二、市場如何解決三大基本問題
1、生產什么及生產多少——品種、數量
供大于求,價格下降,減產,廠商退出;
供小于求,價格上升,增產,廠商進入。
2、如何生產——生產方式
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
3、為誰生產——分配
三、市場效率與市場失靈
(一)市場效率
市場效率指資源配置效率。
帕累托效率: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不可能使任何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境況變壞。
帕累托改進:重新分配資源,在不降低其他人福利的情況下,至少使一個人的福利有所提高。
帕累托效率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可能的資源配置狀態。
(二)實現市場效率的條件
達到帕累托效率狀態,是理想狀態。實現市場效率的條件是,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的五個特征: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商品無差異、資源在行業間自由流動、信息完全,經濟主體理性。
(三)市場失靈
市場機制有些場合不能實現資源最優配置,被稱為市場失靈(四種原因導致)
1、不完全競爭——壟斷
壟斷市場
寡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
2、外部性
某經濟主體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社會成員的福利帶來影響,而該經濟主體又未支付費用或獲得補償。這種影響被稱為外部性。
正外部性——給他人帶來利益
負外部性——強加給別人成本
外部性分為生產的、消費的兩類。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資源配置將偏離帕累托最優。私人成本,社會成本;私人利益,社會利益。
3、公共產品
私人物品:
排他性:支付價格才能消費,生產者得到補償
競爭性:商品勞務有限,某人消費、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費
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典型國防
私人廠商不愿進入公共產品領域,導致公共產品數量低于最優數量。
4、信息不完全、不對稱
導致盲目生產、盲目消費
還會導致逆向選擇,劣質品驅逐優質品,導致市場失靈。例如假冒偽劣驅逐真貨。
相關推薦: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第二章講義匯總
四、市場經濟中的國家(政府)職能
(一)國家(政府)干預的邏輯依據
(1)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作用的發揮,有賴于國家法律制度捍衛產權尊嚴,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
(2)對于市場失靈的問題,需要政府相應法規及微觀干預措施加以克服。
(3)有效率的經濟仍然可能存在公平方面的缺憾,市場經濟并不必然帶來公平(均等)的收人分配。公平與否屬于倫理規范性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4)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在市場經濟中,基于上述邏輯,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維護市場秩序、提供公共服務、影響收人分配、穩定宏觀經濟。
(二)市場經濟中的國家(政府)職責
1.用法律制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法治經濟,是指國家通過制定法律、法規,調整經濟關系,維護經濟秩序,規范經濟行為,使整個經濟在法律的約束下運行。用法律捍衛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保障平等交換、公平競爭。用負面清單管理市場,法無禁止皆可為;用正面清單約束公權,法無授權不可為。
2、針對市場失靈的公共政策
(1)針對不完全競爭的公共政策(三項)
1)反壟斷法
2)價格管制——設定價格或利潤限制
3)設立公共企業
(2)針對負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四項)
1)對產生負外部性的活動征稅(征稅)
2)提供消除負外部性的激勵措施(鼓勵改進技術裝備)
3)可轉讓產生負的外部性的權力(許可證)
4)規范經濟主體的行為(管制)
(3)公共物品與公共政策
1)純公共物品要通過公共部門預算來提供
2)可由公共部門出資,把該產品生產承包給私人
3)混合物品或服務可由市場和政府等多渠道提供。
(四)針對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問題的政策
加強信息管理
促進信息公開
增加市場透明度
3.收入調節
國民收人最終分配結果通過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人分配達成。初次分配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按要素(勞動、資金、土地、技術等)的貢獻分配。政府憑借權力在初次分配中取得生產稅。初次分配是國民收入分配的基礎。只有按要素貢獻分配才能保證市場效率,使各項財富源泉充分涌流。
二次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結果的基礎上,各收人主體之間通過各種渠道實現轉移的收人再次分配,是政府對初次收人進行再調節的過程。再分配轉移渠道包括:
(1)收入稅。政府通過所得稅、利潤稅、資本收益稅等對初次分配收人進行流量調節。
(2)財產稅。政府通過房產稅、遺產稅等對居民收人進行存量調節。
(3)社會繳款和社會福利。前者指居民為維持未來的福利,而對政府組織的社會保險計劃所繳納的款項,如失業保險、退休保險、醫療保險等;后者指居民從政府獲取的、維持最基本生活的收人,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福利金和社會救濟金。
(4)其他轉移收支。包括政府轉移收支;本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之間的援助、捐贈、會費繳納等,對私人非營利性機構的捐贈、贊助等轉移收支;居民之間的轉移收支等。
政府進行必要的收人調節,是保持社會穩定、促進收入公平的基本機制。
4.經濟穩定職能
經濟波動帶來國民財富巨大損失、生產力巨大浪費以及社會動蕩。政府有責任采取宏觀經濟管理政策,減輕周期振蕩幅度,保持宏觀經濟總量平衡,促進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最新資訊
- 2026年咨詢工程師(投資)職業資格考試大綱2025-09-29
- 提升你的競爭力!獲取2026年注冊咨詢工程師學習材料2025-05-22
- 【福利來襲】環球網校2025年咨詢工程師課程免費兌換!2025-04-28
- 2025年咨詢工程師免兩門應該怎么備考2024-12-11
- 環球網校咨詢工程師雙11活動來襲,立減!2023-10-25
- 雙11預售開啟!強師齊聚,直播返現金福利等你拿2023-10-25
- 2022年咨詢工程師延考備考規劃來啦,速速查看!2022-04-02
- 2022咨詢工程師《項目決策分析與評價》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現代咨詢方法與實務》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
- 2022咨詢工程師《宏觀經濟政策與發展規劃》新版教材變化對比20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