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咨詢工程師(投資) > 咨詢工程師(投資)備考資料 > 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章節講義:第二章第一節

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章節講義:第二章第一節

更新時間:2018-12-25 11:24:42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202收藏101

咨詢工程師(投資)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咨詢工程師教材是備考咨詢工程師考試的重要參考資料,環球網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章節講義:第二章第一節,希望對考生們備考有所幫助!

相關推薦: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第二章講義匯總

第二章 宏觀經濟管理

第一節 市場經濟

一、需求供給均衡價格

(一)市場需求

1、需求的含義

需求定義:一定時間內、一定價格條件下,消費者對某種商品或服務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數量。

注意:愿意和能夠

市場需求:某產品的市場需求,是所有消費者需求的總和。

2、影響需求的基本因素(七種)

偏好、收入、該商品價格、替代品價格、互補品價格、預期、其他(商品的品種、質量、廣告宣傳、地理位置、季節、國家政策)。

3、需求規律和需求曲線

需求規律:需求數量隨商品價格反向變動的關系

需求曲線:反映需求規律的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二)市場供給

1、供給的含義

供給定義:一定時間內、一定價格條件下,生產者愿意并且能夠提供某種商品或服務的數量。

注意:愿意和能夠

市場供給:某產品的市場供給,是所有生產者供給某種商品或服務的總和。

2、影響供給的基本因素

該商品自身價格、生產成本、生產技術、預期、相關產品的價格、其他(要素供求、政府政策)

3、供給規律和供給曲線

供給規律:供給數量隨市場價格同向變動的關系

供給曲線:反映供給規律的曲線,向右上方傾斜。

(三)均衡價格

1、均衡價格及其形成

均衡價格指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與供給量相等時的市場價格,是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相交時的市場價格。

均衡價格是需求和供給兩種力量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市場力量自發形成的。如果有外力干預,形成的就不是均衡價格。

2、最高限價與保護價格的影響

政府的價格干預

最高限價(低于均衡價格的價格)的影響:市場短缺、排隊、以次充好、缺斤短兩等變相漲價現象,只能實行配給制。

保護價格(高于均衡價格的價格)的影響:市場過剩,只能政府收購,否則會變相降價。

3、需求與供給的變動對均衡價格的影響

需求的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和均衡產量的同方向的變動。

供給的變動會引起均衡價格的反方向的變動,均衡產量的同方向的變動。

二、市場如何解決三大基本問題

1、生產什么及生產多少——品種、數量

供大于求,價格下降,減產,廠商退出;

供小于求,價格上升,增產,廠商進入。

2、如何生產——生產方式

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資本密集型

3、為誰生產——分配

三、市場效率與市場失靈

(一)市場效率

市場效率指資源配置效率。

帕累托效率: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不可能使任何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境況變壞。

帕累托改進:重新分配資源,在不降低其他人福利的情況下,至少使一個人的福利有所提高。

帕累托效率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可能的資源配置狀態。

(二)實現市場效率的條件

達到帕累托效率狀態,是理想狀態。實現市場效率的條件是,市場是完全競爭市場。

完全競爭市場的五個特征:大量的買者和賣者、商品無差異、資源在行業間自由流動、信息完全,經濟主體理性。

(三)市場失靈

市場機制有些場合不能實現資源最優配置,被稱為市場失靈(四種原因導致)

1、不完全競爭——壟斷

壟斷市場

寡頭市場

壟斷競爭市場

2、外部性

某經濟主體的一項經濟活動給其他社會成員的福利帶來影響,而該經濟主體又未支付費用或獲得補償。這種影響被稱為外部性。

正外部性——給他人帶來利益

負外部性——強加給別人成本

外部性分為生產的、消費的兩類。

在存在外部性的情況下,資源配置將偏離帕累托最優。私人成本,社會成本;私人利益,社會利益。

3、公共產品

私人物品:

排他性:支付價格才能消費,生產者得到補償

競爭性:商品勞務有限,某人消費、其他人就不能再消費

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非競爭性,典型國防

私人廠商不愿進入公共產品領域,導致公共產品數量低于最優數量。

4、信息不完全、不對稱

導致盲目生產、盲目消費

還會導致逆向選擇,劣質品驅逐優質品,導致市場失靈。例如假冒偽劣驅逐真貨。

相關推薦:2019年咨詢工程師考試《政策與規劃》第二章講義匯總

四、市場經濟中的國家(政府)職能

(一)國家(政府)干預的邏輯依據

(1)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作用的發揮,有賴于國家法律制度捍衛產權尊嚴,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公平競爭。

(2)對于市場失靈的問題,需要政府相應法規及微觀干預措施加以克服。

(3)有效率的經濟仍然可能存在公平方面的缺憾,市場經濟并不必然帶來公平(均等)的收人分配。公平與否屬于倫理規范性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4)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性波動。在市場經濟中,基于上述邏輯,政府的作用主要表現在:維護市場秩序、提供公共服務、影響收人分配、穩定宏觀經濟。

(二)市場經濟中的國家(政府)職責

1.用法律制度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法治經濟,是指國家通過制定法律、法規,調整經濟關系,維護經濟秩序,規范經濟行為,使整個經濟在法律的約束下運行。用法律捍衛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保障平等交換、公平競爭。用負面清單管理市場,法無禁止皆可為;用正面清單約束公權,法無授權不可為。

2、針對市場失靈的公共政策

(1)針對不完全競爭的公共政策(三項)

1)反壟斷法

2)價格管制——設定價格或利潤限制

3)設立公共企業

(2)針對負的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四項)

1)對產生負外部性的活動征稅(征稅)

2)提供消除負外部性的激勵措施(鼓勵改進技術裝備)

3)可轉讓產生負的外部性的權力(許可證)

4)規范經濟主體的行為(管制)

(3)公共物品與公共政策

1)純公共物品要通過公共部門預算來提供

2)可由公共部門出資,把該產品生產承包給私人

3)混合物品或服務可由市場和政府等多渠道提供。

(四)針對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問題的政策

加強信息管理

促進信息公開

增加市場透明度

3.收入調節

國民收人最終分配結果通過初次收入分配和二次收人分配達成。初次分配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按要素(勞動、資金、土地、技術等)的貢獻分配。政府憑借權力在初次分配中取得生產稅。初次分配是國民收入分配的基礎。只有按要素貢獻分配才能保證市場效率,使各項財富源泉充分涌流。

二次分配指在初次分配結果的基礎上,各收人主體之間通過各種渠道實現轉移的收人再次分配,是政府對初次收人進行再調節的過程。再分配轉移渠道包括:

(1)收入稅。政府通過所得稅、利潤稅、資本收益稅等對初次分配收人進行流量調節。

(2)財產稅。政府通過房產稅、遺產稅等對居民收人進行存量調節。

(3)社會繳款和社會福利。前者指居民為維持未來的福利,而對政府組織的社會保險計劃所繳納的款項,如失業保險、退休保險、醫療保險等;后者指居民從政府獲取的、維持最基本生活的收人,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福利金和社會救濟金。

(4)其他轉移收支。包括政府轉移收支;本國政府與外國政府、國際組織之間的援助、捐贈、會費繳納等,對私人非營利性機構的捐贈、贊助等轉移收支;居民之間的轉移收支等。

政府進行必要的收人調節,是保持社會穩定、促進收入公平的基本機制。

4.經濟穩定職能

經濟波動帶來國民財富巨大損失、生產力巨大浪費以及社會動蕩。政府有責任采取宏觀經濟管理政策,減輕周期振蕩幅度,保持宏觀經濟總量平衡,促進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增長。

分享到: 編輯:yangman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咨詢工程師(投資)資格查詢

咨詢工程師(投資)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咨詢工程師(投資)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咨詢工程師(投資)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