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考點難點匯總


安全生產技術知識考查難記點
1 、機械的分類,注意:鐵道,建筑,船舶,紡織,輕工等屬于非機械行業的。
2 、機械設備的危險部位
3、機械設備可造成碰撞、夾擊、剪切和卷入等多種傷害
旋轉部件和成切線運動部件間的咬合處,如皮帶等
旋轉的軸,如連軸器等
對向旋轉部件的咬合處,如齒輪等
4、安全技術措施一般可分為直接、間接、指導性三類。
直接是在設計機器時,考慮消除機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
間接是在機械設備上采用和安裝各種安全防護裝置
指導性是制定機器安裝、使用、維修的安全規定
5、齒輪咬合傳動的安全防護,應盡量將齒輪裝入機座內,加上防護罩
6、由于皮帶摩擦后易產生靜電放電現象,故不適用于容易發生燃燒或爆炸的場所
皮帶傳動機構的危險部分是皮帶接頭處和皮帶進入皮帶輪的地方
7、皮帶傳動裝置的防護罩可采用金屬骨架的防護網,與皮帶的距離不應小于50mm
一般傳動機構離地面2m以下,,應設防護罩;皮帶輪中心距之間的距離在3m以上;皮帶寬度在15cm以上;皮帶回轉的速度在9m/min以上,都設防護罩
8、聯軸器等的安全保護,有輪必有罩,有軸必有套,螺釘一般采用沉頭螺釘
9、機械傷害類型: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火藥爆炸、化學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傷害。
10、機械傷害預防對策措施:
對人:a,合理不知各種控制操作裝置, B,正確選擇工作平臺的位置及高度
C,提供座椅 D,出入作業地點應方便
對機器性能
a,強度、剛度、穩定性和耐久性,B,對機器可靠性的影響,
C,可視性D,對其他危險的控制
安全保護裝置的要求
A, 光電式、感應式
B, 聯鎖,
C, 緊急開關顏色為紅色,
D, 易于觸及,
E, 不發生危險
安全保護罩的要求
只要操作人員可能觸及到的傳動部件,在保護罩沒閉合前,傳動部件就不能運轉
防護罩應牢固地固定在設備或基礎上
防護罩一般不準腳踏和站立,必須做平臺,平臺能承受的力為1500N。
11、機械安全設計與機器安全裝置
(一)本質安全:采用本質安全技術,不需要采用其他安全防護措施。其中包括:避免銳邊,尖角和凸出部分,保證足夠的安全距離,確定有關物理量的限值。
(二)失效安全:相關裝置有限制開關,預設制動裝置,緊急開關
(三)定位安全
(四)機器布置:空間,照明,管、線布置
(五)機器安全防護裝置:固定安全防護裝置,聯鎖安全裝置,控制安全裝置,隔離安全裝置,跳閘安裝裝置,雙手控制安全裝置。
12、煤氣站安全技術管理:煤氣屬于有毒和易燃、易爆的氣體。煤氣發生爐空氣進口管道上必須設控制閥和逆止閥;放散管至少應高于房頂4m以上,并具備防雨和防傾倒措施
13、乙炔發生站安全技術:乙炔具有爆炸極限范圍寬、爆炸下限低、點火能量小等危險特性,極易導致火災爆炸事故;與乙炔長期接觸的部件其材質應為含銅量不高于70%的銅合金;乙炔站房內的電器、儀表必須滿足防爆要求
14、機械制造場所安全技術
(一)采光:廠房跨度大于12m時,單跨廠房的兩邊應有采光側窗;車間通道照明燈應覆蓋所有通道,覆蓋長度應大于90%的車間安全通道長度
(二)通道:車輛雙向行駛的干道寬度不小于5m,單向行駛的干道寬度不小于3m;車間通行汽車的寬度要大于3m;一般人行通道的寬度大于1m
(三)設備布局:設備間距:大型設備大于等于2m;中型設備大于等于1m;小型設備大于等于0.7m。
(四)物料堆放:白班存放量為每班加工量的1.5倍,垛高不超出2m
15、切削機床的危險因素:旋轉部件、內旋轉咬合,飛出物。
16、切削機床運轉異常狀態:溫升異常、轉速異常,振動和噪聲過大。
17、砂輪機:砂輪質脆易碎、轉速高、使用頻繁,極易傷人。
A,安裝:專用的砂輪機房,應在砂輪機正面裝設不低于1.8m高度的防護擋板
B,直徑大于等于200mm的砂輪裝上法蘭盤應先進行平衡調試
C,砂輪防護罩的開口角度在主軸水平面上不允許超過65°。
D,砂輪機的使用:禁止側面磨削;不準正面操作;不準共同操作。
18、沖壓作業安全技術要求
A,使用安全工具
B,安全裝置:機械式防護裝置;雙手按鈕式保護裝置;光電式保護裝置(紅外光和白熾光)
19、剪板機
A,不應獨自一人操作,應由二、三人操作
B,手指離剪刀口的距離最少保持200mm
20、鋼絲繩:雙繞繩,交叉繞;每月至少潤滑2次。擠壓疲勞對于鋼絲的斷裂起決定作用。
21、滑輪:材料采用灰鑄鐵、鑄鋼。增大滑輪直徑可以大大延長鋼絲繩的壽命。
22、卷筒:繞2圈,切出螺旋槽。
23、吊鉤種類(板式吊鉤):單鉤和雙鉤。如發現裂紋,應停止使用,更換新鉤;吊鉤危險斷面的磨損量達到原尺寸的10%時,則應報廢;吊鉤負荷試驗:以額定載荷的1.25倍作為試驗載荷,試驗時間不應少于10min。
24、圓鋸機安全裝置通常由防護罩、導板、分離刀和防木料反彈擋架組成。
25、手壓平刨刀軸的設計:必須使用圓柱形刀軸,絕對禁止使用方刀軸。
26、電石庫房周圍10m以內不得有明火,庫房內設施應符合防爆要求;開啟電石桶的工具,其含銅量應低于70%;電石庫應具備黃砂和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含水的滅火器。
27、氧氣操作人員不應穿有油污的工作服、手套,不得使用有油污的工具。
28、交流弧焊機空載輸出電壓多為60~75V;焊鉗上的工作電壓維持在30V左右;焊接機的一、二次電源線均應采用銅心橡皮電纜,一次線長度不宜超過2~3m。
29、電氣事故可分為觸電事故、雷擊事故、靜電事故、電磁輻射事故和電氣裝置事故。
30、數十毫安的電流通過人體可使呼吸停止。
31、電流對人體損傷的程度于電流的大小、電流持續時間、電流種類、電流途徑,人體的健康狀況等因素有關。
32、心臟室顫電流約為50mA。
33、電擊是電流直接作用于人體所造成的傷害;電傷是電流轉換成熱能、機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體造成的傷害。
34、電擊可分為直接接觸式電擊(正常狀態)和間接接觸式電擊(故障狀態)。
35、電傷分為電弧燒傷、電流灼傷、皮膚金屬化、電烙印、機械性損傷、電光眼等傷害。
36、電磁輻射應采取屏蔽、吸收等專門的預防措施。
37、直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
A,絕緣:絕緣的電氣指標是絕緣電阻。不低于每伏電壓1000Ω。
B,屏保
C,間距:安全距離的大小決定于電壓高低、設備類型、環境條件和安裝方式等因素。人體及其所攜帶工具于帶電體的距離不應小于0.1m。
38、間接接觸電擊預防技術:
A,IT系統:其中I表示電網不接地,T表示電氣設備外殼接地。在380V不接地低壓系統中,一般要求保護接地電阻Re小于等于4Ω。
B,TT系統:其中前T表示配電網直接接地,后T表示電氣設備外殼接地。采用TT系統必須裝設有漏電保護裝置或過電流保護裝置,并優先采用前者。
C,TN系統:N是接零。其系統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斷電源。
39、應用保護接零注意的安全要求:重復接地合格;短路保護元件應保證故障持續時間不超過0.4s。
40、具有雙重絕緣和加強的電氣設備屬于II類設備。
41、具有安全電壓的設備屬于III類設備;規定工頻安全電壓有效值的限制為50V。
42、漏電保護裝置主要用于防止接觸電擊和防止漏電火災;30mA及30mA以下的屬高靈敏度,主要用于防止觸電事故。
43、雷電種類:直擊雷,感應雷,球雷。
44、建筑物按火災和爆炸的危險性、人身傷忙的危險性、政治經濟價值分為3類。
45、帶電的建筑物裝有閥型避雷器;不帶電的裝有避雷針。
46、靜電的特點:電壓高,泄露慢。
47、烴類燃油在管道內流動時,靜電與流速和管徑有關系。
48、防止靜電:接地,增濕(相對濕度要提高到65%~70%)。
49、電氣引燃源:
A,危險溫度:故障過熱和正常過熱。
B,電火花和電弧。
50、危險物質有3類。
51、危險環境
A,氣體、蒸氣爆炸危險環境:0區,1區,2區。 B,粉塵,纖維爆炸危險環境:10區,11區。
52、通用防火防爆技術
A,限制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通風)。B,消除點火源。C,惰化和稀釋(密閉容器)。
53、防爆電氣設備
A,隔爆型(標志d)。B,增安型(標志e)。C,本質安全型(標志i)。
54、防爆電氣線路:導線材料選擇,配電線路采用銅芯導線或電纜;煤礦井下不得采用鋁芯電力電纜;爆炸危險環境危險等級2區的范圍內,電力線路應采用截面積4mm2及以上的鋁芯導線或是電纜。
55、燃燒釋放出火焰或可見光。
56、A類火災(木材,紙張)
B類火災(汽油,煤油)
C類火災(煤氣,天然氣)
D類火災(鉀,鈉)
E類火災(發電機,電纜,電器)
57、火災防治途徑一般分為評價,阻燃,火災探測,滅火等。
58、阻燃劑安其使用方法分為添加型和反應型兩種。
59、火災探測
A接觸式探測:煙氣。點式探測器,直徑10cm的殼體,能感受煙氣濃度,溫度,代表燃燒產物。
B非接觸式探測。光學效果,紫外或紅外光。
60、滅火基本原理:冷卻,窒息,隔離,化學抑制。
61、不能用水撲滅的火災: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體的火災。
62、干粉滅火器是化學抑制作用。
63、在易燃易爆場所,不能使用鐵質工具,而應使用銅制或木制工具。
64、疏散通道,房間內最遠電到住宅門口的直線之間不超過15m;公共場所不超過30m;
65、安全出口:門應當向疏散方向開啟;不應采用懸吊門。側拉門;分散在不同方向布置,相互間的距離不小于5m。
66、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內長度超過20m,要設應急照明。
67、疏散用應急照明,其最低亮度不低于0.5lx;連續供電時間不應少于30min;在正常照明被切斷下,應在5s內自動切換成應急電源。
68、撲救A,B,C類和帶電火災應選用磷酸銨鹽干粉、鹵代烷型滅火器。
69、建筑滅火器的配置主要包括:滅火器配置場所的火災種類;滅火有效程度;對保護物品的污損程度;設置點的環境溫度;使用滅火器人員的素質。
70、手提式滅火器其頂部離地面高度應小于1.5m,底部離地面高度不小于0.15m。
71、爆炸可分三類:物理爆炸,化學爆炸和核爆炸。
72、化學爆炸有熱反應和鏈式反應兩種不同的歷程。
73、爆炸極限是表征可燃氣體、蒸氣和可燃粉塵危險性的主要示性數。
74、氣體用體積比來表示爆炸極限;粉塵用質量濃度比。
75、爆炸上限與下限濃度之差與爆炸下限濃度之比值表示其危險度H,H越大,表示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寬,其爆炸危險性越大。
76、爆炸極限影響:
A,溫度的影響:混合爆炸氣體的初始溫度越高,爆炸極限范圍越寬,則爆炸下限越低,上限越高,爆炸危險性增加。
B,壓力的影響:初始壓力增大,氣體爆炸極限也變大,爆炸危險性增加;把爆炸極限范圍縮小為零的壓力稱為爆炸的臨界壓力;密閉設備進行減壓操作對安全有利。
C,惰性介質的影響。
D,爆炸容器的材料和尺寸對爆炸極限有影響。容器材料的傳熱性好,管徑越細,爆炸極限范圍變小。
E,點火源的影響:點火源的活化能量越大,爆炸極限范圍越大。
77、多種可燃氣體組成的混合物的爆炸極限計算
78、粉塵爆炸的特點
A,粉塵爆炸速度或爆炸壓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氣體小,但燃燒時間長,纏上的能量大,破壞程度大;
B,爆炸感應期較長;
C,有產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79、粉塵爆炸的特性和影響因素
A,主要特征參數:爆炸極限,最小點火能量,最低著火溫度,粉塵爆炸壓力及壓力上升速率;
B,影響因素:粉塵顆粒,分散度,濕度,點火源的性質,可燃氣含量,氧含量,惰性粉塵和灰分溫度等;
80、控制粉塵爆炸的技術措施:控制產生粉塵爆炸的主要技術措施是縮小粉塵擴散范圍,消除粉塵,控制火源,適當增濕。
81、民用爆破器材:工業炸藥、起爆器材(起爆材料、傳爆材料)、專用民爆器材。
82、炸藥爆炸三特征:
A,反應過程放熱性;
B,反應過程的高速度
C,反應生成物必定含有大量的氣態物質
83、危險物質的燃燒爆炸敏感度及影響因素
A,起爆器材、工業炸藥和煙花爆竹藥料的燃燒爆炸敏感度
B,因素:炸藥的性質,裝藥的臨界尺寸,炸藥層的厚度和密度,炸藥的雜質及含量,周圍介質的氣體壓力和殼體的密封,環境溫度和濕度等。
84、爆炸產生的空氣沖擊波的初始壓力可達100MPa以上,防護措施:遠離。
85、危險品生產廠房和庫房在平面上宜布置成簡單的矩形。
86、電氣設備防爆
A,對于I類場所(炸藥,火藥),不應安裝電氣設備;電氣照明采用安裝在建筑外墻壁
B,對于II類場所,電氣設備表面溫度不得超過允許表面溫度。
87、煙花爆竹:粉碎應在單獨工房進行,粉碎前后應篩掉機械雜質,篩選時不得使用鐵質,塑料等產生火花和靜電的工具。
88、粉碎和篩選原料時應堅持做到:固定工房,固定設備,固定最大粉碎藥量。
89、裝、筑火藥工具應采用木、銅、鋁制品或不產生火花的材質制品,嚴禁使用鐵質工具。
90、鉆孔與切割有半成品時,應在專用工房內進行,每間工房定員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積不得少于3.5m2.
91、手工生產硝酸鹽引火線時,應在單獨工房內進行,每間工房定員2人,人均使用工房面積不得少于3.5m2,每人每次限量領藥1KG
92、特種設備: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
93、特種設備依據工作特點:承壓類特種設備,機電類特種設備。
94、鍋爐:鍋包括鍋筒、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省煤器、對流管束及集箱等;爐是指爐膛和煙道。
95、鍋爐的分類:高壓鍋爐,中壓鍋爐,低壓鍋爐,大型、中型、小型鍋爐等。
96、鍋爐安全附件:
A,安全閥,
B,壓力表:量程范圍在工作壓力的1.5~3倍,表盤直徑不應小于100mm。
C,水位計:每臺鍋爐至少裝有兩只獨立的水位計,額定蒸發量小于等于0.2t/h的鍋爐可裝一只。
97、鍋爐事故發生原因
A,超壓運行,B,鍋爐水位過低會引起嚴重缺水事故。C,水循環被破壞
98、壓力容器的壓力來自:一是在容器外產生的;二是容器內長生的;
A,最高工作壓力,多指在正常操作情況下,容器頂部可能出現的最高壓力;
B,確定壓力,確定容器殼體厚度及其元件尺寸的壓力,即標注在容器銘牌上的設計壓力。
99、溫度
A,工作溫度:容器內部工作介質在正常操作過程中的溫度,即介質溫度;
B,金屬溫度
C,設計溫度:容器在正常操作時,在相應設計壓力下,殼壁或元件金屬可能達到的最高或最低溫度。當殼壁或元件金屬的溫度低于-20°,安最低溫度確定設計溫度。
100、壓力容器的分類
A,第三類壓力容器:高壓容器,中壓容器,球罐容器(容積大于50m3),低溫液體儲存容器(容積大于5m3);
B,第二類壓力容器:中壓容器,低壓容器;
C,第一類壓力容器:低壓容器
101、壓力容器安全附件
A,安全閥;
B,爆破片:是一種斷裂型安全泄放裝置,泄壓反應快,密封性能好,劇毒;
C,安全閥與爆破片裝置的組合
D,爆破帽,多用于超高壓容器。
E,易熔塞,它屬于融化型安全泄放裝置,在盛裝液化氣體的鋼瓶中應用更為廣泛。
F,減壓閥。
102、電梯的安全裝置
A,防超越行程的保證裝置
B,防超速和斷繩的保護裝置:防超速和斷繩的保護裝置是安全鉗--限速器系統;
C,防人員剪切和墜落的保護裝置(當轎門和層門中任一門扇未關好和門鎖未咬合7mm以上,電梯不能啟動)
D,緩沖裝置
103、起重機械:其范圍規定為額定其重量大于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等于2m的起重機。
104、起重機械安全裝置
A,位置限制與調整裝置:跨度等于或超過40m的裝卸橋和門式起重機,應裝偏斜調整和顯示裝置,
B,防風防爬裝置:夾軌器、錨定裝置和鐵鞋。
C,超載保護裝置:主要用于橋架式起重機。
D,力矩限制器
E,危險電壓報警器
105、大型游樂設施:其范圍規定為設計最大運行線速度大于等于2m/s,或者運行高度距地面大于等于2m的載人大型游樂設施。
106、大型游樂設施安全裝置
A,安全帶B,安全壓杠C,鎖緊裝置:封閉的座艙艙門必須設有內部不能打開的兩道鎖緊裝置。
D,制動裝置
107、客運索道:包括客運架空索道,客運纜車,客運拖牽索道。
108、特種設備檢測技術
A,宏觀檢查:可以直接發現和驗檢容器內、外表面明顯的缺陷
直觀檢查
量具檢查。工具:直尺,樣板,游標卡尺,塞尺等。
B,無損檢測:看內部或表面細小問題
射線檢測特點:檢測結果有直接記錄,可以長期保存;對體積型缺陷驗出率高。
超聲波檢測
磁粉檢測:漏磁場會吸附磁粉,形成與缺陷形狀相近的磁粉堆積。
滲透檢測:檢測程序多,速度慢;成本高,有些材料易燃、有毒。
耐壓試驗:液壓試驗和氣壓試驗。它主要用于檢驗壓力容器承受靜壓強度的能力。
氣密試驗
109、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管理措施
A,使用定點廠家合格產品
B,登記建檔:鍋爐壓力容器在正式使用前,必須到當地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登記,經審查批準入戶建檔、取得使用證方可使用。
C,專責管理
D,持證上崗
E,定期檢驗:外部檢驗,內部檢驗,耐壓檢驗。
110、鍋爐使用安全技術
A,鍋爐啟動步驟:檢查準備,上水,烘爐,煮爐,點火升壓,暖管與并汽。
B,點火升壓階段的安全注意事項
防止爐膛爆炸,控制升溫升壓速度,嚴密監視和調整儀表
C,鍋爐正常運行中的監督調節
鍋爐水位的監督調節:在正常水位線上下50mm波動
鍋爐氣壓的監督調節
氣溫調節
排污和吹灰
D、停爐及停爐保修
保養方式:壓力保養,保濕保養(一周),干法保養(半年)和充氣保養。
111、氣瓶使用安全技術:永久氣體氣瓶,液化氣體氣瓶,乙炔氣體氣瓶
112、氣體充裝注冊登記證的有效年限為5年
113、永久氣體的充裝
A,氣瓶充裝系統用的壓力表,精度不低于1.5級,表盤直徑不小于150mm。
B,可燃螺紋左旋,助燃螺紋右旋
C,向氣瓶內充氣,速度不大于8m3/h,且充裝時間不少于30min
D,用充氣排管按瓶組充裝氣瓶時,在瓶組壓力達到充裝壓力的10%以后,禁止在插入空瓶進行充裝。
114、液化氣體的充裝:充裝計量用的稱重衡器要設有超裝警報和自動斷氣源的裝置。
115、乙炔氣的充裝
A,乙炔要防止受熱
B,乙炔瓶的充裝分次經行,每次充裝后的靜置時間不小于8h,并關閉瓶閥。
C,隨時測試氣瓶的溫度
D,充裝后的檢查。充裝后的氣瓶,先靜置24h。
116、瓶內氣體不得用盡。永久氣瓶剩余壓力不小于0.05MPa。
117、電梯安全定期監督檢驗周期為1年。
118、起重機安全定期監督檢驗周期為2年。
119、起重機司機安全操作技術
A,開機作業前,起重機與其他設備或固定建筑物的最小距離大于0.5m。
B,嚴格按指揮信號操作,無論何人發出緊急停止信號,都必須立即執行。
C,露天作業的起重機,當風力大于6級,應停止作業。
120、游樂場安全技術
A,高度20m以上的設施,在高度10m處應設有風速計。
B,室外游樂設施在暴風雨等危險天氣下不得操作和使用;高度大于20m的設施在風速大于15m/s時,必須停止。
121、索道運營單位應配備適宜的營救設施,一般按照營救工作時間少于3h的標準來配備營救設備和營救人員的數量。
122、鍋爐爆炸事故
A,水蒸氣爆炸 B,超壓爆炸C,缺陷導致爆炸D,嚴重缺水導致爆炸
123、鍋爐重大事故
A,缺水事故:處理方法時叫水
B,汽水共騰:原因一,鍋水品質太差;原因二,負荷增加和壓力降低過快。
C,鍋爐爆管
D,水擊事故:易于水擊的部分:給水管道,省煤器,過熱器、鍋筒等。
E,爐膛爆炸事故:常發生于燃油,燃氣,燃煤粉的鍋爐。
F,尾部煙道二次燃燒:發生于燃油鍋爐。二次燃燒,將空氣預熱器和省煤器破壞。
它易于在停爐后不久發生
124、典型起重機械事故及預防
A,重物失落事故:脫繩事故,脫鉤事故,斷繩事故,吊鉤斷裂事故
B,擠傷事故
C,墜落事故
D,觸電事故:室內作業的觸電事故,室外作業的觸電事故
125、觸電安全防護措施
A,保證安全電壓
B,保證絕緣的可靠性
C,加強屏護保護
D,嚴格保證配電最小安全凈距
E,保證接地與接零的可靠性
F,加強漏電觸電保護
126、視覺
A,暗適應(30min適應)和明適應(1min適應) B,眩光 C,視錯覺
127、聽覺:辨別閣限于聲音的頻率和強度有關系
128、人體的特性參數:靜態參數、動態參數,生理學參數,生物力學參數。
129、疲勞分為肌肉疲勞和精神疲勞
130、機械設備結構可靠性設計要點
A,確定零件合理的安全系數
環境條件的影響
使用中發生超負荷或誤操作時的后果
為提高安全系數所付出的經濟代價是否核算
B,儲備設計:一般是劇毒的化工設備,故障率較高的設備,流水生產的關鍵設備。
C,耐環境設計
D,簡單化和標準化設計
E,提高結合部的可靠性
F,結構安全設計
G,設置齊全的安全裝置
H,人機界面設計
131、人優于機器的能力有:信號檢測。圖像識別,靈活性,隨即應變,歸納,推理,判斷,創造性等;機器優于人的:反應,操作速度快,精確,等
132、人機功能分配原則:笨重的,快速的,持久的,可靠性高的,精度高的,環境條件差的,適合于機器;研究,創造、決策,指令由人來承擔。
133,影響人的作業可靠度的因素:作業時間系數,作業操作頻率系數,作業危險度系數,作業生理和心理條件系數,作業環境條件系數。
134、直徑小于5μm的粉塵對機體危害性較大
135、密閉。抽風。除塵系統可分為密閉設備、吸塵罩,通風管、除塵器。
136、工業的無害化排放,是通風防毒工程必須遵守的。
137、噪聲:空氣動力噪聲,機械性噪聲,電磁性噪聲。
138、在生產中手臂振動病列為職業病
139、射頻輻射主要引起功能性改變
140、紅外線輻射對皮膚和眼睛有影響
141、紫外線輻射可引起皮炎
142、激光對人體的傷害主要是由他的熱效應和光化學效應造成的,它能灼傷皮膚。
143、高頻電磁場的防護措施有場源屏蔽,距離保護和合理布局等。
144、電離輻射的保護:時間保護,距離保護,屏蔽保護。
145、行車工作必須堅持集中領導、統一指揮,逐級負責的原則。
146、調車作業由調車長單一指揮。
147、運行機車必須安裝機車信號、列車無線調度電話,列車運行監控記錄裝置。
148、機車乘務員待乘臥床休息時間不少于4h。
149、直線規矩標準規定為1435mm。
150、編入貨物列車的關門車數不得超過現車總輛數的6%,列車中關門不得掛于擠車后部3輛之內,在列車中連續連掛不得超過2輛,旅客列車不準編掛關車門。
151、接觸網帶電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離不少于300mm。
152、機車車輛脫軌事故的主要隱患::機車車輛配件脫離,機車車輛走行部構件、輪對等限度超標,線路及道岔限度超標,線路斷軌脹軌,車輛裝載貨物超限或墜落,線路上有異物侵限。
153、營業線施工事故的主要隱患:施工組織缺乏安全意識和防范意識,施工安全責任制不落實,施工人員缺乏資源質,施工前準備工作滯后,施工中安全防護不到位,施工后線路開通條件不具備,盲目放行列車,施工監理不嚴格,施工質量把關不嚴,施工監護不落實。
154、常用的鐵路運輸安全設計技術方法有強化運輸設備的安全性,隔離,閉鎖等。
155,閉鎖是指防止某事件發生或防止人,物進入危險區域
156行駛安全性包括主動安全性和被動安全性。主動安全性主要與車輛的制動性、動力性,操縱穩定性,舒適性,結構尺寸等因素有關;提高被動安全性的措施:配置安全帶,安全氣囊,安裝安全玻璃,設置安全門,配備滅火器。
157、超限車輛:車貨總高度大于4m,車貨總長18m,車貨總寬度2.5m。
158、道路交通安全設施:交通標志,里面標線,護欄,隔離柵,照明設備,視線誘導標,防眩設施。
159、影響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人,車,路和環境。
160、道路因素:路面、視距、線形、交叉口特性,安全設施
161、道路安全設計技術包括:道路線形設計、路面設計、安全設施的設計
162、安全設施的設計
A,交通標志。結構支撐方式分為柱式、懸臂式、門架式和附著式等
B,標線。所選標線材料應具有良好的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
C,安全護欄。具體布設地點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側有河流、池塘等危險路段;互通立交進出口三角地帶及小半徑匝道外側;路側有需要提供保護的結構物。路側護欄最小設置長度為70m。
163、道路交通安全監控與檢測技術分兩大類:一類是基于事故預防的監控與檢測技術,一類是基于維護和維修的檢修與診斷技術。
164、基于事故預防的監控與檢測技術
A,駕駛警報系統B,視覺增強系統C,汽車行駛記錄儀D,車輛導航系統E,速度控制系統
165、水運交通事故的分類
A,碰撞事故B,擱淺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C,觸礁事故
D,觸損事故是指觸碰岸壁、碼頭、航標、橋墩、浮動設施、鉆井平臺等水上水下建筑物或者沉船、沉木、木樁魚棚等礙航物并造成損害的事故
E,浪損事故 F,火災、爆炸事故 G,自沉事故
H,其他引起人員傷忙,直接經濟損失的水運交通事故。
166、水運交通危險有害因素和隱患分析
外界條件
A,視距降低
B,氣象惡劣給船舶帶來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
C,礁石、淺灘及水中障礙物必給船舶航行帶來影響
D,航路的自然條件和交通密度的影響
E,燈塔、航路標志出現故障、航行資料失效
F,外部因素引起船舶導航設備失效
167、VTS設備:雷達檢測系統,通信系統,計算機系統
168、全球海上遇險與安全系統:報警,通信,尋位,播發海上安全信息。
169、我國規定:遠海運輸中,凡單件質量超過5t或長度超過9m的貨物;在沿海運輸中,單件質量超過3t或長度超過12m的貨物,均屬于重大件貨物。按國際標準規定,凡單件質量超過40t,或長度超過12m,或高度、寬度超過3m的超高或超寬貨物屬于重大件貨物。
170、《國際危規》與《水路包裝危險貨物運輸規則》適用于包裝危險貨物。
171、《國際危規》:爆炸品,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物質和有感染性物質,放射性物質,腐蝕品,雜類危險貨物和物品。
172、危險貨物必須按照《國際危規》,附帶正確耐久的標志。危險貨物的標志由標記,圖案標志和標牌組成。所有標志均須滿足經至少3個月的海水浸泡后,既不脫落又清晰可辨的要求。危險貨物的包裝分為通用包裝和專用包裝。
173、根據危險程度通用包裝分為I、II、III類。I類:適用于高危險性貨物;II類:適用于中度危險貨物;III類包裝,適用于低危險性貨物。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備考沖刺!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科目速記口訣,適配2025年考試重點2025-09-19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第四章23個重要考點,分值6-10分2025-09-19
- 干貨來襲!注安法規數字匯總,考試提分就靠它2025-09-15
- 別錯過!注安技術速記口訣適配2025年考試重點2025-09-15
- 緊急收藏!注安實務答題模板全匯總,7大專業類別答題邏輯清晰2025-09-15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13個高頻易錯點攻略,上考場前必看2025-09-10
- 鎖定2025中級注安《安全生產管理》19個必背考點,科學記憶技巧助你輕松拿分2025-09-10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規》第三章26個重要考點,分值16-23分2025-09-10
- 2025年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第一章真題考點:金屬切削機床及砂輪機安全技術2025-09-01
- 2025年注冊安全工程師《法規》考前必背15個核心考點揭秘,背會穩得分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