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考點:機械行業安全概要(30)


點擊查看:2014年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考點:機械行業安全概要匯總
第四節 物理因素危害控制技術
作業場所存在的物理性職業危害因素,有噪聲、振動、輻射和異常氣象條件(氣溫、氣流、氣壓)等。
一、噪聲
(一)生產性噪聲的特性、種類、來源及其危害
在生產中,由于機器轉動、氣體排放、工件撞擊與摩擦所產生的噪聲,稱為生產性噪聲或工業噪聲。生產性噪聲可歸納為以下3類。
1.空氣動力噪聲,是由于氣體壓力變化引起氣體擾動,氣體與其他物體相互作用所致。例如,各種風機、空氣壓縮機、風動工具、噴氣發動機和汽輪機等,由于壓力脈沖和氣體排放發出的噪聲。
2.機械性噪聲,是由于機械撞擊、摩擦或質量不平衡旋轉等機械力作用下引起固體部件振動所產生的噪聲。例如,各種車床、電鋸、電刨、球磨機、砂輪機和織布機等發出的噪聲。
3.電磁性噪聲,是由于磁場脈沖,磁致伸縮引起電氣部件振動所致。如電磁式振動臺和振蕩器、大型電動機、發電機和變壓器等產生的噪聲。
生產性噪聲一般聲級較高,有的作業地點可高達120-130dB(A)。由于長時間接觸
噪聲導致的聽閾升高、不能恢復到原有水平的稱為永久性聽力閾移,臨床上稱噪聲聾。噪聲不僅對聽覺系統有影響,對非聽覺系統如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生殖系統及消化系統等都有影響。
(二)噪聲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控制生產性噪聲的3項措施。
1.消除或降低噪聲、振動源,如鉚接改為焊接、錘擊成型改為液壓成型等。為防止振動,使用隔絕物質,如用橡皮、軟木和砂石等隔絕噪聲。
2.消除或減少噪聲、振動的傳播,如吸聲、隔聲、隔振、阻尼。
3.加強個人防護和健康監護。
二、振動
(一)產生振動的機械
在生產過程中,生產設備、工具產生的振動稱為生產性振動。產生振動的機械有鍛造機、沖壓機、壓縮機、振動機、送風機和打夯機等。在生產中手臂振動所造成的危害,較為明顯和嚴重,國家已將手臂振動病列為職業病。
存在手臂振動的生產作業主要有以下幾類。①操作錘打工具,如操作鑿巖機、空氣錘、篩選機、風鏟、搗固機和鉚釘機等;②手持轉動工具,如操作電鉆、風鉆、噴砂機、金剛砂拋光機和鉆孔機等;③使用固定輪轉工具,如使用砂輪機、拋光機、球磨機和電鋸等;④駕駛交通運輸車輛與使用農業機械,如駕駛汽車、使用脫粒機。
(二)振動的控制措施
1.控制振動源。應在設計、制造生產工具和機械時采用減振措施,使振動降低到對人體無害水平。
2.改革工藝,采用減振和隔振等措施。如采用焊接等新工藝代替鉚接工藝;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風鏟清砂;工具的金屬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膠材料,減少撞擊振動。
3.限制作業時間和振動強度。
4.改善作業環境,加強個體防護及健康監護。
【例題】對存在振動的設備,一些部件的連接方式采用焊接等新工藝代替鉚接工藝。采用此工藝的目的在于()。P250
A.控制振動源
B.降低振動頻率
C.改善作業環境
D.減振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振動的控制措施。
振動的控制措施有:
(1)控制振動源。應在設計、制造生產工具和機械時采用減振措施,使振動降低到對人體無害水平。
(2)改革工藝,采用減振和隔振等措施。如采用焊接等新工藝代替鉚接工藝;采用水力清砂代替風鏟清砂;工具的金屬部件采用塑料或橡膠材料,減少撞擊振動。
(3)限制作業時間和振動強度。
(4)改善作業環境,加強個體防護及健康監護。
三、輻射
電磁輻射廣泛存在于宇宙空間和地球上。當一根導線有交流電通過時,導線周圍輻射出一種能量,這種能量以電場和磁場形式存在,并以波動形式向四周傳播,人們把這種交替變化的,以一定速度在空間傳播的電場和磁場,稱為電磁輻射或電磁波。
電磁輻射分為射頻輻射、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及射線等。由于其頻率、波長、量子能量不同,對人體的危害作用也不同。當量子能量達到12 eV以上時,對物體有電離作用,能導致機體的嚴重損傷,這類輻射稱為電離輻射。量子能量小于12 eV的不足以引起生物體電離的電磁輻射,稱為非電離輻射。
非電離輻射包括射頻輻射、紅外線輻射、紫外線輻射和激光
(一)電離輻射來源與防護,
1.電離輻射來源
凡能引起物質電離的各種輻射稱為電離輻射。其中,α、β等帶電粒子都能直接使物質電離,稱為直接電離輻射;Υ光子、中子等非帶電粒子,先作用于物質產生高速電子,繼而由這些高速電子使物質電離,稱為非直接電離輻射。能產生直接或非直接電離輻射的物質或裝置稱為電離輻射源,如各種天然放射性核素、人工放射性核素和x線機等。隨著原子能事業的發展,核工業、核設施也迅速發展,放射性核素和射線裝置在工業、農業、醫藥衛生和科學研究中已經廣泛應用。接觸電離輻射的人員也日益增多。
2.電離輻射的防護
電離輻射的防護,主要是控制輻射源的質和量。電離輻射的防護分為外照射防護和內照射防護。外照射防護的基本方法有時間防護、距離防護和屏蔽防護,通稱“外防護三原則”。內照射防護的基本防護方法有圍封隔離、除污保潔和個人防護等綜合性防護措施。
四、異常氣象條件
(一)異常氣象條件的種類
1.高溫作業
生產場所的熱源可來自各種熔爐、鍋爐、化學反應釜、機械摩擦和轉動產熱以及人體散熱;空氣濕度的影響主要來自各種敞開液面的水分蒸發或蒸汽放散,如造紙、印染、繅絲、電鍍、潮濕的礦井、隧道以及潛涵等相對濕度大于80%的高濕的作業環境。風速、氣壓和輻射熱都會對生產作業場所的環境產生影響。
2.高溫強熱輻射作業
高溫強熱輻射作業是指工作地點氣溫在30℃以上或工作地點氣溫高于夏季室外氣溫2℃以上,并有較強的輻射熱作業。如冶金工業的煉鋼、煉鐵車間,機械制造工業的鑄造、鍛造,建材工業的陶瓷、玻璃、搪瓷、磚瓦等窯爐車間,火力電廠的鍋爐間等。
3.高溫高濕作業
高溫高濕作業,如印染、繅絲、造紙等工業中,液體加熱或蒸煮,車間氣溫可達35℃以上,相對濕度達90%以上。有的煤礦深井井下氣溫可達30℃,相對濕度95%以上。
4.其他異常氣象條件作業
其他異常氣象條件作業,如冬天在寒冷地區或極地從事野外作業,冷庫或地窖工作的低溫作業,潛水作業和潛涵作業等高氣壓作業,高空、高原低氣壓環境中進行運輸、勘探、筑路及采礦等低氣壓作業。
(二)異常氣象條件防護措施
1.高溫作業防護
對于高溫作業,首先應合理設計工藝流程,改進生產設備和操作方法,這是改善高溫作業條件的根本措施。如鋼水連珠、軋鋼及鑄造等生產自動化可使工人遠離熱源;采用開放或半開放式作業,利用自然通風,盡量在夏季主導風向下風側對熱源隔離等。
2.隔熱
隔熱是防止熱輻射的重要措施,可利用水來進行。
3.通風降溫
通風降溫方式有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兩種方式。
4.保健措施
供給飲料和補充營養,暑季供應含鹽的清涼飲料是有特殊意義的保健措施。
5.個體防護
使用耐熱工作服等。低溫的防護,要防寒和保暖,加強個體防護用品使用。
6.異常氣壓的預防
可通過采取一些措施預防異常氣壓:技術革新,如采用管柱鉆孔法代替沉箱,工人不必在水下高壓作業;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保健措施,高熱量、高蛋白飲食等。應注意有職業禁忌癥者不能從事此類工作。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28個核心考點,考前突擊必看2025-09-23
- 備考沖刺!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管理科目速記口訣,適配2025年考試重點2025-09-19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第四章23個重要考點,分值6-10分2025-09-19
- 干貨來襲!注安法規數字匯總,考試提分就靠它2025-09-15
- 別錯過!注安技術速記口訣適配2025年考試重點2025-09-15
- 緊急收藏!注安實務答題模板全匯總,7大專業類別答題邏輯清晰2025-09-15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13個高頻易錯點攻略,上考場前必看2025-09-10
- 鎖定2025中級注安《安全生產管理》19個必背考點,科學記憶技巧助你輕松拿分2025-09-10
- 2025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規》第三章26個重要考點,分值16-23分2025-09-10
- 2025年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基礎》第一章真題考點:金屬切削機床及砂輪機安全技術2025-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