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稅人自查應注意的事項
更新時間:2012-11-20 10:52:45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中級會計職稱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本節介紹納稅人自查的步驟
消息:
為了創新稽查理念,克服以往就檢查而檢查的收入打擊型的被動狀況,轉向寓管理與服務于稽查執法的綜合型稽查理念,更好地提升納稅服務水平,創造良好的依法納稅氛圍。很多地方的稅務局從維護納稅人經營管理中的稅收利益方面著手,在開展稅務稽查前,給納稅人一個自查自糾的機會。要求所有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都要認真開展自查,通過自行對照現行稅收法律、法規自查,自行糾正自身存在的漏報應稅收入、多列支出、漏報或錯報代扣(收)稅項目、錯用稅率或計算錯誤等問題。納稅人自查,將成為納稅人今后的一項常規性的內部審計工作,納稅人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自查稅額計算中有無漏洞和問題,不僅是保證財會資料及涉稅數據準確完整的必要步驟,也可作為接受稅務稽查的前期準備,同時也是健全企業內部管理流程的需要。
納稅人有序有效的自查可按如下五個步驟進行:
第一步,制度、法規相對照,即企業內部應納的各稅財會處理規定與相關稅收條例規定之間的對照自查。自查目的是了解企業制定的內部財會規定與各稅法律法規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其差異是否會造成各稅種的違章。
第二步,制度執行情況自查,即與各稅計算相關的企業內部有關制度的執行情況的自查。自查目的是明確企業內部與各稅種計算相關的制度、流程執行得怎樣?是否存在影響各稅計算準確性的因素?是否確實影響了各稅計算的準確性?
第三步,納稅申報的自查。即通過賬證與納稅申報表的對照自查。自查目的是從中發現是否存在足額申報稅款的問題。
第四步,賬簿對應關系的自查。自查目的是通過賬簿數據的勾對關系自查是否存在各稅計算錯誤。
第五步,數據、指標分析,即對企業的一些財務數據按各稅法規具體要求進行對比。自查目的是從財務數據、指標角度看企業是否可能存在各稅違章問題。
編輯推薦
上一篇:納稅人名稱變更需要換新發票專用章
下一篇:關于退休人員發放慰問金的問題
最新資訊
- 財政部:民間非營利組織新舊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2025-04-27
- 財政部發布《會計獎懲信息歸集管理辦法(試行)》,2025年7月1日起施行2025-04-17
- 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匯算清繳管理辦法》,2025年2月26日開始實施2025-02-28
- 財政部會計司:就印發《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答記者問2025-01-10
- 財政部:新修訂《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2025-01-10
- 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法,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2024-12-26
- 2024年出臺的會計法主要修改內容有哪些?2024-12-09
- 2024年出臺的會計法作出的修改有哪些?2024-12-09
- 財政部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2024年)2024-08-13
- 財政部會計司發布: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修訂印發會計信息化兩項規范答記者問2024-08-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