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所得稅(1)


第一節 所得稅會計概述
一、所得稅會計的特點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所得稅的核算是會計核算中的重點和難點,“所得稅”是個統稱,在具體核算時應分成兩條線:應交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
(1)應交所得稅。其特點是:按稅法計算、屬于負債要素、列示在資產負債表中。
(2)所得稅費用。其特點是:按會計準則的規定計算、屬于費用要素、列示在利潤表中。
只有明確了應交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是二個不同的概念,在會計處理時才不會混淆。值得說明的是,本章的最終目標是要確定所得稅費用。
2.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是從資產負債表出發,通過比較資產負債表上列示的資產、負債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確定的賬面價值與按照稅法規定確定的計稅基礎,對于兩者之間的差額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與遞延所得稅資產。由于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的增減變化,使所得稅費用也發生增減變化,從而所得稅費用不等于應交所得稅。
二、所得稅會計核算的一般程序
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的情況下,企業一般應于每一資產負債表日進行所得稅的核算。發生特殊交易或事項時,如企業合并,在確認因交易或事項產生的資產、負債時即應確認相關的所得稅影響。企業進行所得稅核算一般應遵循以下程序:
1.確定應交所得稅。應交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稅率
2.確定遞延所得稅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確定資產負債表中除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以外的其他資產和負債項目的賬面價值。
(2)按照企業會計準則中對于資產和負債計稅基礎的確定方法,以適用的稅收法規為基礎,確定資產負債表中有關資產、負債項目的計稅基礎。
(3)比較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對于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稱為暫時性差異),分析其性質,除準則中規定的特殊情況外,分別應納稅暫時性差異與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確定該資產負債表日與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及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和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應有金額,并將該金額與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余額相比,確定當期應予進一步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的金額或應予轉銷的金額,作為構成利潤表中所得稅費用的遞延所得稅。
3.確定所得稅費用。 所得稅費用=當期所得稅(應交所得稅)+遞延所得稅。
2010年會計職稱考試網絡輔導招生簡章 轉自環球網校edu24ol.com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