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級經濟法》預習輔導第一章(4)
第三節 法律行為與代理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一、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以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為目的,以意思表示為要素,依法產生民事法律效力的“合法行為”。
(一)、法律行為的分類
法律行為從不同角度可作不同的分類。不同類型的法律行為,具有不同的法律意義。
1、單方法律行為和多方法律行為;
2、有償法律行為和無償法律行為;
3、要式法律行為和不要式法律行為;
4、主法律行為和從法律行為。
法律行為除上述分類外,還有單務法律行為和雙務法律行為、諾成法律行為和實踐法律行為等分類方法。
(二)、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分為形式有效要件和實質有效要件。
1、法律行為的形式有效要件。一般而言,書面形式優于口頭形式,特殊書面形式(公證形式、登記形式)優于一般書面形式。
2、法律行為的實質有效要件。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解釋:法律一般以年齡、精神和智力狀況作為判斷公民行為能力的依據:
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②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0一18周歲的未成年人或者“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③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18周歲以上的成年人或者16一18周歲但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
(2)意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社會公共利益。
(三)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
附條件 |
對所附條件有要求:(1)是將來發生的事實,已發生的事實不能作為條件;(2)是不確定的事實;(3)是當事人任意選擇的事實,而非法定的事實;(4)是合法的事實;(5)所限制的是法律行為效力的發生或消滅。 |
|
附期限 |
所附期限是必然到來的事實。 |
解釋:附條件的法律行為在符合條件時生效,所附條件可以是事件也可以是行為附期限的法律行為,所附期限可以是確定的期限,也可以是不確定的期限(期限一定會到來)。
(五)無效的民事行為(重點)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
(3)對于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所為的;
(4)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
(5)違反法律或社會公眾利益的;
(6)經濟合同違反國家指令性計劃的;
(7)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
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的效力,其他部分仍然有效;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最新資訊
- 2026年中級會計師三科重要考點,照著學就對了!2025-11-20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清算”的重要考點匯總2025-11-18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年限”(1年、2年、3年、5年等)重要知識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30日”常考考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