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級會計實務第七章重點內容(3)
一、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一)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是按成本項目匯總反映企業(yè)在報告期內發(fā)生的全部生產成本以及產品生產成本合計額的報表。
上年實際數(shù)應根據(jù)上年12月份本表的本年累計實際數(shù)填列;本年計劃數(shù)應根據(jù)成本計劃有關資料填列;本年累計實際數(shù)應根據(jù)本月實際數(shù)加上上月份本表的本年累計實際數(shù)計算填列。
(二)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編制
是按產品種類匯總反映企業(yè)在報告期內生產的全部產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的報表。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額=可比產品按上年實際平均單位成本計算的本年累計總成本-本年累計實際總成本
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
二、產品總成本分析
(一)按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分析
可以采用對比分析法、構成比率分析法和相關指標比率分析法進行分析。
(二)按產品種類反映的產品生產成本表的分析
一般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本期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對比分析;二是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
本期實際成本與上年實際成本的對比分析,應注意可比產品與不可比產品的劃分是否正確。其中又包括:可比產品成本升降情況的分析、可比產品成本降低計劃執(zhí)行結果的分析。
三、產品單位成本分析
主要產品單位成本表的分析應當選擇成本超支或節(jié)約較多的產品有重點地進行,以更有效地降低產品的單位成本。分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對比分析法和趨勢分析法等。
(一)一般分析
(二)各主要項目分析
1、直接材料成本的分析
直接材料成本差異的基本原因:一是用量偏離標準;二是價格偏離標準。前者按計劃價格計算,稱為數(shù)量差異;后者按實際用量計算,稱為價格差異。
材料消耗量變動的影響=(實際數(shù)量―計劃數(shù)量)×計劃價格
材料價格變動的影響= 實際數(shù)量×(實際價格―計劃價格)
2、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
直接人工成本差異的基本原因:一是量差,指實際工時偏離計劃工時,其差額按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計算確定的金額,稱為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的影響;二是價差,指實際每小時工資成本偏離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其差額按實際工時計算確定的金額,稱為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的影響。
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的影響=(實際工時―計劃工時)×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
每小時工資成本變動的影響=實際工時×(實際每小時工資成本-計劃每小時工資成本)
3、制造費用的分析
產品單位成本中制造費用的分析,通常與計時工資制度下直接人工成本的分析相類似,先要分析單位產品所耗工時變動和每小時制造費用變動兩因素對制造費用變動的影響,然后查明這兩個因素變動的具體原因。
對制造費用的分析,主要可以采用對比分析法和構成比率分析法等。
各項制造費用的性質和用途不同,評價各項目成本超支或節(jié)約時應聯(lián)系成本的性質和用途具體分析,不能簡單地將一切超支都看成是不合理的、不利的,也不能簡單地將一切節(jié)約都看成是合理的、有利的。
會計職稱考試相關鏈接:
環(huán)球網(wǎng)校2008年會計職稱考試網(wǎng)上輔導方案
08年會計職稱視頻課程由鄭慶華、劉艷霞、趙俊峰老師主講
更多會計職稱信息請訪問:會計職稱頻道 會計職稱論壇 會計職稱輔導試聽
最新資訊
- 中級會計經(jīng)濟法中關于“年限”(1年、2年、3年、5年等)重要知識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jīng)濟法》關于“30日”常考考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jīng)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jīng)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jīng)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jīng)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
- 2026中級會計《經(jīng)濟法》各章重要考點與備考指南2025-10-21
- 2026年小白備考中級會計需要準備哪些資料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