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第二章考點:存貨期末計量方法
存貨期末計量方法
(一)存貨減值跡象的判斷
1.存貨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成本(存貨發生部分減值):五種情形
2.存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存貨的可變現凈值為零(存貨完全沒有價值):四種情形
(二)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1.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時應考慮的因素:企業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應當以取得的確鑿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
(1)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鑿證據
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鑿證據,是指對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有直接影響的客觀證明,如產成品或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與企業產成品或商品相同或類似商品的市場銷售價格、銷售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生產成本資料等。
(2)持有存貨的目的
直接出售的存貨與需要經過進一步加工出售的存貨,兩者可變現凈值的確定是不同的。
(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
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等的影響。在確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時,應當考慮:一是以資產負債表日取得最可靠的證據估計的售價為基礎并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二是資產負債表日后發生的事項為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狀況提供進一步證據,以表明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存貨價值發生變動的事項。
2.不同情況下存貨可變現凈值的確定:
(I)產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合同數量內的存貨,其可變現凈值為合同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超過合同數量或沒有銷售合同約定的,其可變現凈值為在正
常生產經營過程中,該存貨的估汁售價)一般為市場價)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2)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其可變現凈值為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
(3)可變現凈值中估計售價的確定方法:
有合同:按合同價
無合同: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
注意: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通常應以產成品或商品的合同價格作為其可變現凈值的計量基礎。如果企業銷售合同所規定的標的物尚未開始生產,但持有專門用于生產該標的物的材料,則其可變現凈值也應以合同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二)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與轉回
1.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的可變現凈值低于賬面價值,應計提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存貨跌價準備通常應當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對數量較多、單價較低的存貨,也可以分類計提。可對多方面情況相同的存貨,合并計提跌價準備。
計提存貨跌價準備的會計分錄: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
2.存貨跌價準備的轉回
當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并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即:以將存貨跌價準備沖減至零為限。
3.存貨跌價準備的結轉
企業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貨已經銷售,則企業在結轉銷售成本時,應同時結轉對其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
對于因債務重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轉出的存貨,應同時結轉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如果按存貨類別計提跌價準備,應按轉出的存貨成本占該 類存貨的比例結轉相應的存貨跌價準備。
注意:已售存貨結轉成本的會計分錄:借記“主營業務成本”(或“其他業務成本”)、“存貨跌價準備”等科目,貸記“庫存商品”等科目。即存貨在實現銷售時,需要關注該存貨是否計提了存貨跌價準備。
以上是2019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第二章考點:存貨的期末計量方法。環球網校為方便考生,特提供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免費開通后,可及時收到各省中級會計職稱考試準考證打印提醒、考試時間提示等信息。想獲取更多《中級會計實務》考點和講義,可點擊如下按鈕“免費下載”后進入下載頁面。
最新資訊
- 2026年中級會計師三科重要考點,照著學就對了!2025-11-20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清算”的重要考點匯總2025-11-18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年限”(1年、2年、3年、5年等)重要知識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30日”常考考點匯總2025-11-17
- 中級會計經濟法中關于“1/3”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4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1/2”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3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已經開始,這份免費資料包你還沒領取?2025-11-13
- 中級會計《經濟法》關于“一致”的知識點匯總2025-11-10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還沒開始?這份備考資料包能救命!2025-11-06
- 2026年中級會計備考:中級會計實務哪章最難?如何攻克?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