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點:第十五章企業合并有關的所得稅


1.企業合并即為稅法上叫企業重組,稅法分為一般性稅務處理和特殊性稅務處理。
2.在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差額,按會計準則規定確認為商譽:
(1)如果合并是一般性稅務處理(即應稅合并),被購買方應視為按評估后的公允價值轉讓全部資產,計算資產轉讓所得,依法繳納所得稅,購買方取得的被購買方的資產、負債均按公允價值入賬,并等于計稅基礎,此時商譽的賬面價值也等于計稅基礎,不產生遞延所得稅。
(2)如果合并滿足特殊性稅務處理的條件(即免稅合并),購買方取得被購買方的資產、負債按評估后的公允價值入賬,而被購買方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未繳稅,計稅基礎仍然是原賬面價值,從而取得的資產、負債產生遞延所得稅,并進一步影響被購買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金額和商譽的金額,此時商譽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 0 之間的差異不再進一步確認遞延所得稅。
3.在同一控制下,由于合并方按賬面價值確認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資產、負債,因此與計稅基礎不存在差異,不產生遞延所得稅。
4.不同情況下商譽的計算:
免稅合并:合并報表商譽=合并成本—(被合并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控股比例
應稅合并:合并報表商譽=合并成本—被合并方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控股比例
5.購買方在合并前本企業已經存在的可抵扣差異及未彌補虧損等,可能因為合并后很可能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從而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但該確認不應成為合并的組成部分,不應影響合并中的商譽或合并損益。
6.合并中購買方取得的被購買方的可抵扣差異,在購買日若不符合遞延所得稅資產確認條件的不應確認,但在購買日后 12 個月內,若預計未來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且該事實在購買日已經存在時,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沖減合并商譽,不夠的沖減所得稅費用;若由于新的事實或購買日 12 個月后預計未來能夠取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可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同時計入所得稅費用,不得調整商譽金額。(如企業在購買日已經研發成功的專利技術,能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不確定,在購買日后通過老師論證,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購買日已經存在)
【例·判斷題】
企業合并業務發生時確認的資產、負債初始計量金額與其計稅基礎不同所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不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 )
【答案】×
【解析】企業合并業務發生時,對于合并初始確認的資產和負債的初始計量金額與計稅基礎之間的差額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或者遞延所得稅負債,調整合并形成的商譽或者營業外收入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會計經濟法時間數字考點匯總,考前必看!2025-09-02
- 2025中級會計職稱《經濟法》考前最后10頁紙,背了就得分!2025-09-01
- 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前最后10頁紙,考前必背!2025-09-01
- 速領!2025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最后10頁紙2025-09-01
- 2025中級會計實務考前沖刺:10頁紙速記核心考點,考前搶分必看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管考前10頁紙:核心考點速記(搶分倒計時)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考前必背10頁紙(沖刺速記搶分)2025-08-30
- 2025中級會計財務管理計算題開平方技巧你掌握了嗎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經濟法》必背50個高頻考點:附沖刺答題技巧與提分指南2025-08-29
- 2025中級會計機考分錄輸入方法:正確格式+操作步驟202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