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老妇人XXXX-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网-97SE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級會計職稱 > 中級會計職稱考試大綱 >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更新時間:2017-05-18 10:55:22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283收藏113

中級會計職稱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地區

獲取驗證 立即預約

請填寫圖片驗證碼后獲取短信驗證碼

看不清楚,換張圖片

免費獲取短信驗證碼

摘要   【摘要】2017年的中級會計職稱已進入備考階段,使用全國會計考辦印發的2017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環球網校中級會計職稱頻道整理并發布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

  【摘要】2017年的中級會計職稱已進入備考階段,使用全國會計考辦印發的2017年度全國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環球網校中級會計職稱頻道整理并發布“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以下內容詳細介紹了關于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考試要求,希望考生掌握大綱要求,希望對中級會計職稱考生有所幫助,祝考生學習愉快!僅供參考,如有異議,請考生以權威部門公布的內容為準!

  《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 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企業所得稅的征收范圍、企業所得說的稅率

  (二)掌握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三)熟悉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企業所得稅的源泉扣繳、企業所得稅的特別納稅調整

  第一節 企業所得稅概述

  企業所得稅,是以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其他所得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稅企業所得稅的特征

  第二節 企業所得枕的納稅人、征稅范圍及稅率

  一、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

  (一)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的企業。得稅。

  (二)非居民企業

  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非居民企業,是指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且實際管理機構不在中國境內,但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但有米源十中國境內所得的企業。

  (三)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

  個人獨資企業和合伙企業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對于合伙企業法中法人人伙投資的情況,國家規定合伙企業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具他所得應實行“先分后稅”辦法繳稅

  二、企業所得稅的征收范圍

  (一)應稅所得范圍及類別

  1.銷售貨物所得。

  2.提供勞務所得。

  3.轉讓財產所得。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

  5.利息所得。

  6.租金所得。

  7.特許權使用費所得。

  8.接受捐贈所得二

  9.其他所得,包括企業資產溢余所得、債務重組所得、補貼所得、違約金所得、匯兌收益等。

  (二)應稅所得來源地標準的確定

  來源于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按照以下原則確定:

  1.銷售貨物所得,按照交易活動發生地確定;

  2.提供勞務所得,按照勞務發生地確定;

  3.轉讓財產所得,不動產轉讓所得按照不動產所在地確定,動產轉讓所得按照轉讓動產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權益性投資資產轉計所得按照被投資企業所在地確定;

  4.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所得,按照分配所得的企業所在地確定;

  5.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照負擔、支付所裸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

  6.其他所釋,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確定。

  三、企業所得稅稅率

  (一)法定稅率

  居民企業適用的企業所得稅法定稅率為25%對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且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應當就其來源十中國境內、境外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稅率為25%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末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適用的法定稅率為20%。

  (二)優惠稅率

  優惠稅率,是指按低于法定25%稅率對一部分特殊納稅人征收的特別稅率。

  1.凡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2.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3.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環球網校小編推薦: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試大綱匯總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頻道或登陸中級會計職稱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本文提供“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供參加2017年中級考試的考生學習。

  第三節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所得額

  一、一般規定

  1.企業每一納稅年度的收人總額,減除不征稅收人、免稅收人、各項扣除以及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所得額=收入總額-不征稅收入-免枕收入-扣除額-允許彌補的以前年度虧損

  2.企業按照《稅法》有關規定,將每一納稅年度的收人總額減除不征稅收人、免稅收人和各項扣除后小于零的數額,為虧損。企業納稅年度發生的虧損,準予向以后年度結轉,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彌補,但結轉年限最長不超過5年。

  3.企業清算所得,是指企業全部資產可變現價值或者交易價格減除資產凈值、清算費用、相關稅費,加卜債務清償損益等計算后的余額二投資方企業從被清算企業分得的剩余資產,應當確認為股息、所得;剩余資產減除上述股息所得后的余額,超過或者低于投資成本的部分,應書確認為投資資產轉訓所得或者損失。

  4.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應遵循的原則

  5.企業所得稅收入、扣除的具體范圍、標準和資產的稅務處理的具體辦法,稅法授權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規定。

  二、收入總額

  (一)收人總額的確認

  企業以貨幣形式和非貨幣形式從各種來源取得的收人,為收人總額。包括:銷售貨物收人,提供勞務收人,轉讓財產收人,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利息收人,租金收人,特許權使用費收人,接受捐贈收人以及其他收人。

  1.企業取得收人的貨幣形式與非貨幣形式。

  2.企業以非貨幣形式取得的收人,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人額。

  3.企業收入一般是按權責發生制原則確認。

  企業的卜列牛產經曹業務可以分期確認收入的實現:

  (1)以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按照合同約定的收款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

  (2)企業受托加下制造大型機械設備、船舶、飛機,以及從事建筑、安裝、裝配工程業務或者提供其他勞務等,持續時間超過12個月的,按照納稅年度內完工進度或者完成的工作量確認收人的實現;

  (3)采取產品分成方式取得收人的,按照企業分得產品的日期確認收入的實現,其收人額按照產品的公允價值確定。

  (二)銷售貨物收人

  銷售貨物收入,是指企業銷售商品、產品、原材料、包裝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存貨取得的收人。

  1.對企業銷售商品一般性收人確認收人實現的條件

  2.采取特殊銷售方式的,應按規定確認收人實現時間。

  3.其他商品銷售收人的確認

  (三)提供勞務收人

  1.對企業提供勞務交易的,在納稅期末應合理確認收人和計算成本費用。

  2.企業應按合同或協議總價款,按照完工程度確認當期勞務收人,同時確認當期勞務成木。

  3.企業應按照從接受勞務方已收或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確定勞務收人總額,根據納稅期末提供勞務收人總額乘以完工進度扣除以前納稅年度累計已確認提供勞務收人后的金額,確認為當期勞務收人;同時,按照提供勞務估計總成本乘以完工進度扣除以前納稅期間累計已確認勞務成本后的金額,結轉為當期勞務成本。

  4.下列提供勞務滿足收入確認條件的,應按規定確認收入:

  (1)安裝費;

  (2)宣傳媒介的收費;

  (3)軟件費;

  (4)服務費;

  (5)藝術表演、招待宴會和其他特殊活動的收費;

  (6)會員費;

  (7)特許權費;

  (8)勞務費、

  (四)其他收入

  1.轉讓財產收人。

  企業轉計股權收人,應于轉讓協議生效,_且完成股權變更手續時,確認收人的實現。

  2.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按照被投資方作出利潤分配決定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

  3.利息收人。

  利息收人,按照合同約定的債務人應付利息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

  4.租金收人。

  租金收人,按照合同約定的承租人應付租金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

  5.特許權使用費收入。

  特許權使用費收人,按照合同約定的特許權使用人應付特許權使用費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

  6.接受捐贈收人。

  接受捐贈收人,按照實際收到捐贈資產的日期確認收人的實現。

  7.其他收人、

  三、不征稅收入

  不征稅收人包括財政撥款、依法收取并納人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以及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人。

  不征稅收人,不應計人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一)財政撥款

  (二)依法收取并納人財政管理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

  (三)國務院規定的其他不征稅收人

  四、稅前扣除項目及標準

  (一)一般扣除項目

  1.成本與費用。

  (1)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支出,準予扣除;

  (2)社會保險費的稅前扣除;

  (3)職工福利費等的稅前扣除;

  (4)企業發牛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業務招待費支出,按照發生額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人的5%。

  (5)企業發生的符合條件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 除國務院財政部門、稅務主管另有規定外,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人15%的部分,準予扣除; 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6)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利息支

  出準予扣除;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部分;

  (7)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機構、場所,就其中國境外總機構發生的與該機構‘場所生產經營有關的費川,能夠提供總機構出具的費用匯集范圍定額、分配依據和方法等證明文件,并合理分攤的,準予扣除;

  (8)企業取得的各項免稅收入所對應的各項成本費用,除另有規定者外,可以在計算企業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稅金。

  稅金,是指企業發生的除企業所得稅和允許抵扣的增值稅以外的各項稅金及其附加

  3.損失。

  4.其他支出

  (1)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合理的不需要資本化的借款費用,準于扣除;

  (2)企業參加財產保險,按照有關規定繳納的保險費,準予扣除;企業職工因公出差乘坐交通工具發生的人身意外保險費支出,準予扣除;

  (3)企業依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的用于環境保護、生態恢復等方面的專項資金準予扣除。上述專項資金提取后改變用途的,不得扣除;

  (4)企業發生的合理的勞動保護支出,準予扣除;

  (5)企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有關的手續費及傭金支出,不超過規定計算限額以內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不得扣除。

  (二)特殊扣除項目

  1.公益性捐贈的稅前扣除。企業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在年度利潤總額12%以內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超過年度利潤總額12%的部分,準予結轉以后共年內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2.以經營租賃方式租人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租賃期限均勻扣除;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發生的租賃費支出,按照規定構成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價值的部分應當提取折舊費用,分期扣除。

  3.企業在貨幣交易中,以及納稅年度終了時將人民幣以外的貨幣性資產、負債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幣匯率中間價折算為人民幣時產生的匯兌損失,除已經計人有關資產成本以及與向所有者進行利潤分配相關的部分外,準予扣除。

  4.符合條件的貸款損失準備金允許在稅前扣除。

  5.存款保險扣除。

  6保險公司按規定繳納的保險保障基金,準予據實稅前扣除。

  (三)禁止扣除項目

  1.向投資者支付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款項。

  2.企業所得稅稅款。

  3.稅收滯納金。

  4.罰金、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

  5.國家規定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以外的捐贈支出。

  b.贊助支出。

  7.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

  8.與取得收人無關的其他支出。

  五、企業資產的稅收處理

  資產的稅務處理重點:一是資產的定價;二是計提資產費用的標準和扣除辦法。資產計價原則及資產的凈值確定.除另有規定外,企業在重組過程中,應當在交易發生時確認有關資產的轉讓所得或者損失,相關資產應當按照交易價格重新確定計稅基礎。

  (一)固定資產

  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企業按照規定計算的固定資產折舊,準予扣除。

  1.下列固定資產不得計算折舊扣除:

  (1)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資產;

  (2)以經背租賃方式租人的固定資產;

  (3)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出的固定資產;

  (4)已足額提取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5)與經營活動無關的固定資產;

  (6)單獨估價作為固定資產人賬的上地;

  (7)其他不得計算折舊扣除的固定資產。

  2.固定資產確定計稅基礎的方法。.

  3.固定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

  4.除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有規定外,固定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5.從事開采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的企業在開始商業性生產前發生的費用和有關固定資產的折耗、折舊方法,由國務院財政、稅務主管部門另行規定。

  6.生物藥品制造業,專用設備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

  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6個行業的折舊年限和折舊方法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生產性生物資產

  1.生產性生物資產確定計稅基礎的方法。

  2.生產性生物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折舊,準予扣除。

  3.生產性生物資產計算折舊的最低年限應按有關規定執行。

  (三)尤形資產

  1.不得計算攤銷費用扣除無形資產的范圍。

  2.無形資產確定汁稅基礎的方法。

  3.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

  4.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于l0年。

  (四)長期待攤費用

  1.已足額提取折舊的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資產預計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2.租人固定資產的改建支,按照合同約定的剩余租賃期限分期攤銷。

  3.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4.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干3年。

  (五)投資資產

  企業對外投資期間,投資資產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不得扣除。

  企業在轉認或者處置投資資產時,投資資產的成本,準予扣除。

  (六)存貨

  企業使使用或者銷售存貨,按照規定計算的存貨成本,準于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七)資產損失

  1企業實際發生的資產損失按稅務管理方式,可分為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和須經稅務機關審批后才能扣除的資產損失。

  2.企業發生的資產損失,凡無法準確辨別是否屬于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可向稅務機關提出審批申請。

  3.企業發生屬于由企業自行計算扣除的資產損失,應按照企業內部管理控制的要求,做好資產損失的確認工作。

  4.企業貨幣資產損失

  5.企業非貨幣資產損失。

  6.企業投資損失。

  六、企業特殊業務的所得稅處理

  (一)企業重組業務的所得稅處理

  (二)企業清算的所得稅處理

  (三)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人的所得稅處理

  七、非居民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

  1.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全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2.轉讓財產所得,以收人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3.其他所得,參照前兩項規定的方法計算應納稅所得額。
環球網校小編推薦: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試大綱匯總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頻道或登陸中級會計職稱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本文提供“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供參加2017年中級考試的考生學習。

  第四節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

  一、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是指企業的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減除依照《企業所得稅法》關于稅收優惠的規定減免和抵免的稅額后的余額。

  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祝所得額x適用枕率一減免稅額一抵免稅額

  企業抵免境外所得稅額后實際應納所得應納稅總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企業實際應納所得稅額=企業境內外所得應納稅總額-企業所得稅減免、抵免優惠稅額-境外所得稅抵免額

  二、企業取得境外所得計稅時的抵免

  (一)有關抵免境外已納所得稅額的規定

  (二)有關享受抵免境外所得稅的范圍及條件

  第五節 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

  一、免稅優惠

  (一)國債利息收入

  (二)符合條件的居民企業之間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三)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居民企業取得與該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

  (四)符合條件的非營利組織所取得的收入免稅

  二、定期或定額減稅、免稅

  (一)企業從事農、林、牧、漁業項日的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1.企業從事規定項目的所得,免征企業所得稅。

  2.企業從事規定項目的所得,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企業從事國家限制和禁止發展的項目,不得享受上述企業所得稅優惠。

  (二)從事國家規定的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所得,可以免征、減征企業所得稅

  (三)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水項目的所得

  (四)符合條件的技術轉讓所得

  三、低稅率優惠

  (一)稅法規定凡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減按2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二)對國家需要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三)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應當就其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四、區域稅收優惠

  (一)民族地區稅收優惠

  (二)國家西部大開發稅收優惠

  (三)技術先進型企業稅收優惠

  五、特別項目稅收優惠

  (一)加計扣除稅收優惠

  1.企業從事規定項目的研究開發活動,其在一個納稅年度中實際發生的費用允許按照規定實行加計扣除。

  2.對企業共同合作開發的項目,由合作各方就自身承擔的研發費川分別按照規定計算加計扣除:

  3.企業未設立專門的研發機構或企業研發機構同時承擔生產經營任務的,應對研發費用和生產經營費用分開進行核算,準確、合理地計算各項研究開發費用支出,對劃分不清的,不得實行加計扣除。

  (二) 安置殘疾人員及國家鼓勵安置的其他就業人員的稅收優惠

  (三)投資抵免優惠

  (四)減計收人

  (五)抵免應納稅額

  (六)加速折舊

  企業的固定資產由于技術進步等原因,確需加速折舊的,可以縮短折舊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舊的方法。

  六、專項政策稅收優惠

  (一)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

  (二)鼓勵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的優惠政策

  (三)對企業和個人取得的2012年及以后年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債券利息收人,兔征企業所得稅

  (四)中國臺灣航運公司海峽兩岸海上直航的優惠政策

  (五)股權分置改革中,上市公司因股權分置改革而接受的非流通二股東作為對價注人茲產和被非流通月,股東豁免債務,上市公司應增加住冊資本或資本公積,不征收企業所得稅。

  七、過渡性稅收優惠

  第六節 企業所得稅的源泉扣繳

  一、源泉扣繳適用非居民企業

  在中國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或者雖設立機構、場所但取得的所得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沒有實際聯系的非居民企業,就其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應繳納的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

  二、應稅所得及應納稅額計算

  1.對非居民企業取得來源于中國境內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股息、紅利)和利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所得、轉讓財產所得以及其他所得應當繳納的企樸所得稅,實行源泉扣繳。

  2.對非居民企業取得的股息、紅利、利息、特許權使用費、租金等按收入全額計征,即支付人向非居民企業支付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其相關發生的成本費用不得扣除;對其取得的轉讓財產所得,以收入全額減除財產凈值后的余額作為應納稅所得額其他所得,參照前兩項規定執行。

  3.應納稅額的計算。

  扣繳企業所得稅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實際征收率

  三、支付人和扣繳義務人

  (一)支付人

  (二)扣繳義務人

  四、稅務管理

  五、非居民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
環球網校小編推薦: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試大綱匯總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頻道或登陸中級會計職稱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本文提供“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供參加2017年中級考試的考生學習。

  第七節 企業所得枕的特別納稅調整

  一、關聯企業與獨立交易原則

  《稅法》規定,企業與其關聯方之間的業務往來,不符合獨立交易原則而減少企業或者其關聯方應納稅收入或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按照合理方法調整.

  (一)關聯企業及關聯關系

  (二)獨立交易原則

  (三)關聯企業的業務往來,具體包括有形資產使用權或者所有權的轉讓、金融資產的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或者所有權的轉讓、資金融通、勞務交易等,這些交易稅務機關都有權利進行調查,并按照獨立交易原則認定和調整

  二、特別納稅調整管理辦法

  (一)稅務機關有權按規定辦法核定和調整關聯企業交易價格

  (二)關聯業務的相關資料

  (三)稅務機關的納稅核定權

  (四)補征稅款和加收利息

  (五)納稅調整的時效

  三、預約定價安排

  四、成本分攤協議

  (一)企業與其關聯方共同開發、受讓無形資產,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勞務發生的成本,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應當按照獨立交易原則進行分攤

  (二)企業與其關聯方分攤成本時,應當按照成本與預期收益相配比的原則進行分攤

  (三)企業與其關聯方分攤成本時違反規定的,其自行分攤的成本不得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四)企業不按獨立交易原則處理而減少其應納稅所得額的,稅務機關有權做出調罄

  五、受控外國企業

  六、資本弱化管理

  七、一般反避稅條款

  第八節 企業所得稅的征收管理

  一、納稅地點

  (一)居民企業以企業登記注冊地為納稅地點;但登記注冊地在境外的,以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為納稅地點,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非居民企業在中閏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以機構、場所所在地為納稅地點

  二、納稅方式

  三、納稅年度

  四、納稅申報

  五、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

  (一)基礎信息表

  (二)主表

  (三)收人費用明細表

  (四)納稅調杜性

  (五)虧損彌補表

  (六)稅收優惠表

  (七)境外所得抵免表

  (八)匯總納稅表

  六、計稅貨幣

  依法繳納的企業所得稅,以人民幣計算

  七、企業所得稅征管機關職責分工

  八、企業所得稅的核定征收

  1.對納稅人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情形。

  2.核定應稅所得率的情形。

  3.稅務機關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采用的方法

  4.采用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應納所得稅額計算公式如F:

  應納所得稅額=應納稅所得額x適用稅率

  應納稅所得額=應稅收入額x應稅所得率

  或應納稅所得額=成本(費用)支出額÷(1一應稅所得率)x應稅所得率

  5.實行應稅所得率方式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納稅人,經營多業的,無論其經營項日是否單獨核算,均由稅務機關根據其主營項目確定適用的應稅所得率

  九、跨地區經營匯總納稅的征收管理

  (一)基本方法

  對跨省區市總分機構企業繳納的企業所得稅,實行“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庫”的處理辦法。

  (二)適用范圍

  (二)分級管理與匯算清繳

  十、企業所得稅的減免稅管理

環球網校小編推薦: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財務管理》考試大綱匯總
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實務》考試大綱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中級會計職稱考試頻道或登陸中級會計職稱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本文提供“2017年中級會計職稱《中級經濟法》考試大綱:第七章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供參加2017年中級考試的考生學習。

分享到: 編輯:趙靜

資料下載 精選課程 老師直播 真題練習

中級會計職稱資格查詢

中級會計職稱歷年真題下載 更多

中級會計職稱每日一練 打卡日歷

0
累計打卡
0
打卡人數
去打卡

預計用時3分鐘

中級會計職稱各地入口
環球網校移動課堂APP 直播、聽課。職達未來!

安卓版

下載

iPhone版

下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