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考點回顧:第三章


第一節 稅收概述
知識點:稅收的本質
(一)掌握稅收的概念
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依據其社會職能,按照法律規定,參與社會產品的分配,強制、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
(二)稅收的三點含義
1.稅收是一種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從而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例題1·多選題】下列關于稅收的表述中正確的有( )。
A.稅收是國家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而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規范形式
B.稅收是一種工具,其使用的目的是為國家取得財政收入
C.國家征稅要依據稅收法律
D.國家征稅憑借的是財產權力
E.稅收體現了國家同社會集團、社會成員之間的特定分配關系
『正確答案』ABCE
『答案解析』國家征稅憑借的是強制權力。
【例題2·單選題】稅收的首要職能是( )。
A.財政職能
B.經濟職能
C.監督職能
D.調控職能
『正確答案』A
2.征稅權力歸國家所有;
2019年中級經濟師備考中,為避免考生錯過中級經濟師考試,環球網校特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一經預訂,屆時環球網校會為大家推送2019年中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提醒,確保大家順利參考!
小編分享的“2019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考點回顧:第三章”供大家參考,以下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級經濟師備考精華資料,點擊以下“資料下載”即可免費獲取哦!
第二節 稅收原則
知識點:稅收原則概述
(一)稅收原則的概念(了解)
稅收原則的核心問題:如何使得稅收關系適應一定的生產關系的要求,它體現了政府征稅的基本思想。
(二)制定稅收原則的依據
1.政府公共職能——稅收的首要和基本目的是為滿足社會公共需要;
2.社會生產力水平;
3.社會生產關系狀況。
(三)稅收原則理論的形成和發展(掌握)
知識點:現代稅收原則(掌握)
1.財政原則
稅收必須為國家籌集充足的財政資金,以滿足國家職能活動的需要,包括財政收入和稅務行政兩方面。
(1)充裕原則;
(2)彈性原則——稅收收入應能隨財政支出的需要進行調整;
(3)便利原則;
(4)節約原則——節省稅務行政費用。
3.公平原則
稅收負擔應公平合理地分配于全體社會成員之間,即瓦格納的“社會正義原則”。在當代西方稅收學界看來,稅收公平原則是設計和實施稅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則。
(1)普遍原則
除特殊情況外,稅收應由本國全體公民共同負擔。
(2)平等原則——現代社會的公平原則主要是指平等原則,包括橫向公平和縱向公平。
①橫向公平,又稱為“水平公平”,對相同境遇的人課征相同的稅收;
②縱向公平,又稱為“垂直公平”,對不同境遇的人課征不同的稅收;
③判斷“境遇”的標準一般包括受益標準和能力標準。
從能力標準角度,橫向公平——具有相同納稅能力的人應當承擔相同的稅收;縱向公平——不同納稅能力的人應當承擔不同的稅收;
測定納稅人納稅能力強弱的標準:收入、財產和消費支出。收入通常被認為是測定納稅人納稅能力的最好的尺度。
3.征稅必須依法進行。
【例題1·多選題】財政原則是稅制建設的重要原則,其內容有( )。
A.充裕原則
B.彈性原則
C.便利原則
D.效率原則
E.節約原則
『正確答案』ABCE
『答案解析』財政原則是稅制建設的重要原則,其內容有充裕原則、彈性原則、便利原則和節約原則。
【例題2·單選題】稅收收入應能隨著財政支出的需要進行調整,體現了稅收的( )。
A.便利原則
B.配置原則
C.經濟原則
D.彈性原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稅收收入應能隨著財政支出的需要進行調整,體現了稅收的彈性原則。
【例題3·多選題】(2017年)德國19世紀社會政策學派創始人瓦格納提出的“四端九項”原則中,屬于稅務行政原則的有( )。
A.收入充分原則
B.確定原則
C.彈性原則
D.便利原則
E.節約原則
『正確答案』BDE
『答案解析』稅務行政原則包括確定、便利和節約原則。
稅收由國家征收,行使征稅權的主體是國家。稅收是政府取得財政收入最佳、
最有效的形式。
(三)稅收的本質(掌握)
作為權力主體的國家,在取得財政收入的分配活動中,同社會集團、社會成員之間形成的一種特定分配關系,它是社會整個產品分配關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社會整個生產關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知識點:稅收的職能(掌握)
稅收是各國取得財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稅收的財政職能是稅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職能。
2019年中級經濟師備考中,為避免考生錯過中級經濟師考試,環球網校特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一經預訂,屆時環球網校會為大家推送2019年中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提醒,確保大家順利參考!
小編分享的“2019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考點回顧:第三章”供大家參考,以下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級經濟師備考精華資料,點擊以下“資料下載”即可免費獲取哦!
第三節 稅法與稅制
知識點:稅法概述
(一)稅法的概念
由國家權力機關或其授權的行政機關制定的調整稅收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二)稅法的淵源(熟悉)
稅法屬于成文法,而不是習慣法。稅法的淵源主要就是成文法。
1.正式淵源 | (1)憲法 (2)稅收法律:《個人所得稅法》等 (3)稅收法規 (4)部委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5)地方性法規、地方政府規章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6)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7)國際稅收條約或協定 |
2.非正式淵源 | 習慣、判例、稅收通告等。 |
知識點:稅制要素
(一)稅收制度(簡稱稅制)
廣義的稅收制度是稅收的各種法律制度的總稱;狹義的稅收制度是指稅收法律制度。
稅收制度的另一種含義——稅制結構:一個國家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所形成的稅收制度的結構體系,即各稅類、稅種、稅制要素等相互配合、相互協調構成的稅制體系。
(二)稅收制度的構成要素(掌握)
1.稅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納稅人、征稅對象和稅率
(1)納稅人(納稅義務人、納稅主體)
稅法上規定直接負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注意代扣代繳義務人的概念。
(2)征稅對象
①也稱作“征稅客體”,指對什么征稅,即國家征稅的標的物,它是一個稅種區別于另外一個稅種的主要標志;
②了解征稅范圍、稅目、計稅依據、計稅標準、稅類、稅種、稅基、稅源的概念。
③稅目
征稅對象的具體化,體現了征稅的廣度,反映各稅種具體的征稅范圍。
④計稅依據
計算應納稅額所依據的標準
(3)稅率
稅率是應納稅額與征稅對象數額(量)之間的法定比例,它是計算稅額和稅收負擔的尺度。稅率體現征稅程度,是稅收制度的中心環節;是稅收制度中最有力、最活躍的因素。
稅率的基本形式: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
【例題1·多選題】稅法的正式淵源包括( )。
A.稅收法律
B.稅收法規
C.部委規章
D.稅收判例
E.稅收習慣
『正確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稅法的淵源。稅收判例和稅收習慣屬于稅法的非正式淵源。
【例題2·單選題】(2014年)關于稅法解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稅收的立法解釋是指稅收立法機關對所設立稅法的正式解釋
B.稅收的立法解釋與被解釋的稅法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C.稅收司法解釋的主體是國家稅務總局
D.稅收司法解釋具有法律效力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在我國,司法解釋的主體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選項C錯誤。
2019年中級經濟師備考中,為避免考生錯過中級經濟師考試,環球網校特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一經預訂,屆時環球網校會為大家推送2019年中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提醒,確保大家順利參考!
小編分享的“2019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考點回顧:第三章”供大家參考,以下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級經濟師備考精華資料,點擊以下“資料下載”即可免費獲取哦!
第四節 稅收負擔
知識點:稅收負擔概述
(一)稅收負擔的概念(掌握)
一定時期內納稅人因國家征稅而承受的經濟負擔。
從絕對的角度看,它是納稅人應支付給國家的稅款額;
從相對的角度看,它是指稅收負擔率,即納稅人的應納稅額與其計稅依據價值的比率。
稅收負擔是稅收制度和稅收政策的核心。
(二)稅收負擔的衡量指標——宏觀稅負的衡量指標
指標 | 計算公式 |
(1)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負擔率 | 稅收總額/國民生產總值(或國內生產總值)×100% 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所有產品和服務負擔稅收的程度,通常代表一國的積累程度和稅收總水平 |
(2)國民收入負擔率 | 稅收總額/國民收入×100% 同國民生產總值負擔率相比,國民收入負擔率更能準確地衡量一國總體的稅收負擔水平 |
知識點:稅收負擔的轉嫁與歸宿
(一)稅負轉嫁與歸宿的概念(掌握)
稅負轉嫁:納稅人通過各種途徑將應繳稅額全部或者部分地轉給他人負擔從而造成納稅人與負稅人不一致的經濟現象。
稅負歸宿:稅收負擔的最終歸著點。
(二)稅負轉嫁(稅收輾轉)的形式
形式 | 解釋 |
1.前轉 | 又稱“順轉”。前轉是稅負轉嫁最典型和最普通的形式 |
2.后轉 | 又稱“逆轉” |
3.消轉 | 又稱“稅收轉化”,即自我消化稅款。特殊的稅負轉嫁形式 |
4.稅收資本化 | 也稱為“資本還原”,是指生產要素購買者將所購買的生產要素未來應當繳納的稅款,通過從購入價格中扣除的方法,向后轉移給生產要素的出售者 稅收資本化主要發生在某些資本品的交易中 名義上稅款是由買主繳納,實際上則是由賣主承擔 |
2019年中級經濟師備考中,為避免考生錯過中級經濟師考試,環球網校特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一經預訂,屆時環球網校會為大家推送2019年中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提醒,確保大家順利參考!
小編分享的“2019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考點回顧:第三章”供大家參考,以下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級經濟師備考精華資料,點擊以下“資料下載”即可免費獲取哦!
第五節 國際稅收
知識點:國際稅收概述
(一)國際稅收的概念(熟悉)
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國家政府,因行使各自的征稅權力,在對跨國納稅人進行分別征稅而形成的征納關系中所發生的國家之間的稅收分配關系。
注意:
1.國際稅收不是一種獨立的稅種,而是由于各相關的跨國經濟活動而形成的一種稅收分配關系,國際稅收分配關系的載體仍然是一般的國家稅收;
2.國際稅收不能離開跨國納稅人這一因素。
知識點:稅收管轄權
(一)稅收管轄權的概念及確定原則
1.概念(掌握):國家主權在稅收領域中的體現,是一國政府行使主權征稅所擁有的各種權力。
2.稅收管轄權的確定原則
屬地主義原則 | 以納稅人的收入來源地或經濟活動所在地為標準確定國家行使管轄權的范圍,這是各國行使稅收管轄權的最基本原則 |
屬人主義原則 | 以納稅人的國籍和住所為標準確定國家行使稅收管轄權范圍的原則 |
知識點:國際重復征稅的產生與免除
(一)國際重復征稅及其產生的原因
國際重復征稅是國際稅收的基本理論問題和核心內容。國際重復征稅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稅收管轄權的交叉重疊直接導致的。
國際重復征稅產生的原因
1.跨國納稅人、跨國所得、各國對所得稅的開征是產生國際重復征稅的重要前提;
2.產生國際重復征稅的根本原因是各國稅收管轄權的交叉;
3.各國都實行單一的稅收管轄權時,由于各國對居民或收入來源地的認定標準不同,也會出現管轄權的交叉問題,從而產生國際重復征稅。
【例題1·單選題】甲國居民有來源于乙國的一筆收入,對這筆收入甲、乙兩國均課征了稅收,形成重復征稅,這是由( )導致的。
A.地域管轄權與地域管轄權的交叉
B.地域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交叉
C.居民管轄權與居民管轄權的交叉
D.居民管轄權與公民管轄權的交叉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國際重復征稅。
【例題2·單選題】產生國際重復征稅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國( )。
A.政體的不同
B.主體稅種的不同
C.關稅稅率的不同
D.稅收管轄權的交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產生國際重復征稅的根本原因在于各國稅收管轄權的交叉。
2019年中級經濟師備考中,為避免考生錯過中級經濟師考試,環球網校特推出“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一經預訂,屆時環球網校會為大家推送2019年中級經濟師準考證打印時間、考試時間提醒,確保大家順利參考!
小編分享的“2019中級經濟師《財政稅收》章節考點回顧:第三章”供大家參考,以下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中級經濟師備考精華資料,點擊以下“資料下載”即可免費獲取哦!
最新資訊
- 2025年中級經濟師《人力資源》新增考點匯總2025-09-19
- 環球網校發布!2025年9月15日-9月21日中級經濟師課程更新進度揭秘2025-09-15
- 2025年中級經濟師備考救急包免費領:各科母題+高頻考點+高頻錯題2025-09-15
- 環球網校發布!2025年9月8日-9月14日中級經濟師課程更新進度揭秘2025-09-08
- 2025年中級經濟師考前60天高效備考資料推薦(附下載鏈接)2025-09-02
- 速看!2025年中級經濟師各科目思維導圖免費領取2025-09-01
- 2025中級經濟師黃金備考期:2個月高效學習計劃與必備資料清單2025-08-29
- 備考利器!2025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思維導圖2025-08-29
- 考核重點!2025年中級經濟師經濟基礎新增考點匯總2025-08-28
- 必備!2025年中級經濟師120個高頻知識點大白話202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