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輔導:地基處理2


粉煤灰墊層
70年代末,上海開始利用粉煤灰作為地基加固材料,主要用作墊層、回填料和摻合料。80年代后期,隨著高速公路和高等級公路的興建,大量使用粉煤灰作為路基墊層材料。
1990年,上海冷軋薄板工程設計,要求廠房地坪承重結構回填墊層的容許承載力≥0.12兆帕(12噸/平方米),壓實密度≥0.93。該工程施工填筑材料和試驗樣品均選用寶鋼電廠貯灰場中的濕排粉煤灰,實驗室提供施工壓實參數是:最大干密度1.16噸/立方米,最優含水量為30.5±4%,使用二輪振動壓路機和三輪內燃壓路機進行壓實。鋪筑粉煤灰墊層厚度約0.7米,耗灰量達4萬噸以上。自1990年3月起施工,至同年6月完工,年底投產。大量的薄板鋼材堆放在混凝土地坪上,粉煤灰墊層未發生任何異常情況。車間局部開挖表明,粉煤灰墊層已有凝硬作用,為工程填筑節約費用60萬元,且提前完成施工。靜載荷試驗的結果表明,粉煤灰地基的容許承載壓力為0.3兆帕(30噸/平方米),變形模量為19.0兆帕,均大于設計要求,也較常用的土夾石墊層為高。
樹根樁
樹根樁是一種小型的鉆孔灌注樁,通常的直徑是7.5厘米至25厘米。它是用鉆機鉆孔,然后放入鋼筋籠或者一根型鋼,同時放入注漿管,注入水泥漿或混凝土而成樁。樹根樁可以是單根的,也可以是成束的,是垂直的也可以是傾斜的。
80年代,國內開始試驗研究和應用樹根樁,最初用于蘇州虎丘塔的糾偏和地基加固。以后通過試驗研究廣泛用于建筑物加層、糾偏、防止不均勻沉降、古建筑地基基礎加固、巖石和土體加坡穩定的加固、地下擋土墻和防滲墻等。比較典型的是上海延安東路外灘天文臺地層加固工程。天文臺是清光緒十年(1884年)法租界公董局出資建造的,已有百余年的歷史,被列為保護性建筑。延安東路越江隧道(盾構直徑11米)從天文臺附近通過,隧道中心線距天文臺地表外緣僅18米,隧道開挖將直接威脅天文臺的安全,上海市政府指示,要對天文臺進行加固保護。上海隧道院提出采用兩排樹根樁(兩排間距30厘米,樁間間距30厘米)對天文臺地基土體加固,在土層中形成一道防坍地下墻,樁長為30米,配主筋4根直徑25毫米、箍筋直徑8毫米×500毫米,樁伸入隧道盾構底標高4.5米,計143根。經過加固后,天文臺安然屹立在黃浦江畔。
預壓加固
70年代以來,在石化總廠化工油罐區、陳山碼頭油罐區及高橋煉油廠、寶鋼等油罐區陸續推廣使用充水預壓加固地基技術。到80年代末,累計施工油罐約70座。其單項最大容量為3萬噸。石化總廠1萬立方米油罐于1974年10月28日開始加荷預壓地基,41天充水至最高水位,到1975年3月開始卸荷,歷時148天,測得中心沉降131.9厘米,固結度達93%,環基沉降84.2厘米,回彈量3.24厘米,不僅預壓效果良好,而且工期短。從土建開工,油罐制作安裝到充水預壓后卸荷結束,全部時間不超過1年。
油罐充水預壓加固地基的設計,必須驗算地基的穩定性,包括地基土的天然抗剪強度,地基在受荷固結過程中抗剪強度的增長,并須計算地基在逐級加荷下的固結度。在充水加荷過程中,還需觀測孔隙水壓力的增長和消散,測量沉降變形的發展和穩定。所有這些工作,上海的巖土工程技術人員,包括勘察設計和監測人員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土工試驗方面,除了直接固結快剪外,也做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和三軸固結不排水剪切試驗,測定有效內摩擦角。同時在軟粘土內進行十字板剪切試驗,以驗算受荷過程中抗剪強度的增長。還進行豎向和徑向固結試驗,測定在不同壓力下的固結系數,供計算固結度調正。由于對上海軟土的工程特性研究和掌握得比較全面,因而使油罐充水預壓加固技術能夠推廣應用,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除充水預壓外,堆載預壓和真空抽氣預壓技術也得到了應用,為軟土地基排水固結加固取得了經驗。由華東電力院負責設計的利港電廠煤場,利用堆煤作為荷載,采用塑料排水板作為豎向排水通道,節約了大量地基處理費用。這種方法在高速公路建設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點:地面沉降2025-09-10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基坑圍護設計2025-09-01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監測點要求2025-08-22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砌體工程2025-08-1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4-09-20
- 2024年度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所使用的標準和法律法規2024-08-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備考要趁早 雙11好課限時優惠!直播間更有返現抽獎~2023-10-31
- 雙11預熱火熱進行中!超值好課助力你巖土工程師備考2023-10-3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3-09-22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