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備考資料:粘性土和粉土的分類


粘性土和粉土的分類
粉土的密實度根據孔隙比分為:密實(e<0.75)、中密(0.75≤e<0.90)、稍密(e>0.9)。
粉土的濕度根據含水量分為:稍濕(w<20)、濕(20≤w≤30)、很濕(w>30)。
[問題]無粘性土和粘性土在礦物成分、土的結構、物理狀態等方面有何重要區別?
1、 礦物成分:無粘性土一般由原生礦物組成,顆粒較粗;粘性土一般由次生礦物組成,顆粒較細;
2、 土的結構:無粘性土顆粒較粗,土粒之間的粘結力很弱或無粘結,往往形成單粒結構;粘性土顆粒較細,呈現具有很大孔隙的蜂窩狀結構或絮狀結構,天然狀態下具有一定的結構性、靈敏度和觸變性。
3、 物理狀態:無粘性土的工程性質取決于其密實度;而粘性土的工程性質取決于其軟硬狀態及土性穩定性。
(2)按成因分類
殘積土:巖石風化后殘留在原地形成的土。
洪積土:由暫時性洪流,將山區高地的碎屑物質攜帶至溝口或平緩地帶堆積形成的土。
坡積土:位于山坡上方的碎屑物質,在流水或重力作用下運移到斜坡下方或坡麓處堆積形成的土。
沖積土:碎屑物質經水流搬運,在谷地、平原及河口地帶堆積形成的土。
淤積土:在靜水或緩慢流水中堆積而形成的土。
冰積土:碎屑物質或塊石在冰川作用的搬運下,在谷地或溝口堆積所形成的土。
風積土:巖石風化碎屑物質經風力搬運作用至異地降落,堆積所形成的土。
海積土:碎石、卵石土、砂土分布于沿岸濱海地帶。粘性土在沿海河口,岸灘廣泛分布。
填土:分為素填土、雜填土和沖填土三種。
(3)按堆積年代分類
老堆積土:第四紀晚更新世Q3及以前堆積的土層。
一般堆積土:第四紀全新世(文化期以前Q4)堆積的土層。
新近堆積土:文化期以來堆積的土層Q4,一般呈欠固結狀態。
(4)按壓縮性分類
更多內容訪問>> 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頻道 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論壇 巖土工程師課程試聽
·2010年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巖土工程師輔導現在報名任意專業知識贈送專業知識習題班
·老師輔導每天24小時不限時間隨時反復學習……
最新資訊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點:地面沉降2025-09-10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基坑圍護設計2025-09-01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監測點要求2025-08-22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砌體工程2025-08-1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4-09-20
- 2024年度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所使用的標準和法律法規2024-08-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備考要趁早 雙11好課限時優惠!直播間更有返現抽獎~2023-10-31
- 雙11預熱火熱進行中!超值好課助力你巖土工程師備考2023-10-3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3-09-22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