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土工程師備考資料:材料學結構基礎知識


1、 材料科學與物質結構的基礎知識
1. 1材料的組成:是指材料的化學成分或礦物成分。它不僅影響著材料的化學性質,而且也是決定材料物理力學性質的重要因素。
各種材料具有本身特有的化學成分和礦物成分,不同組成的材料,各具不同的
化學、物理及力學性質,因此,材料組成是材料性質的基礎,對材料的性質起著決定性作
用。
1.2材料的結構.
材料結構一般分為宏觀結構、細觀結構和微觀結構三個層次。材料的微觀結構是指物質的原子、分子層次上的結構,決定著材料的強度、硬度、彈塑性等性質。
材料的結構是指組成物質的質點是以什么形式聯結在一起,物質內部這種微觀結構,
與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質有著密切的關系。
固態物質按其內部原子的排列情況可以分為兩大類:晶體與非晶體。在晶體中,原子(或分子)在三維空間做有規則的周期性重復排列;非晶體則不然,原子(或分子)散亂
分布,或者只有些局部的短程規則排列。這一點是晶體與非晶體的根本區別。一般固態金屬與合金都是晶體,而玻璃類物質是非晶體。
由于內部原子的排列情況不同,晶體與非晶體的性質也不同。構成晶體的質點是按一定的規則在空間呈有規律的排列,因此晶體具有一定的幾何外形和固定的熔點,顯示各向異性,但實際應用的晶體材料,通常是由許多細小的晶粒雜亂排列而成,故晶體材料在宏觀上顯示為各向同性。晶體也存在缺陷,晶體缺陷影響著材料的性質。而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沒有固定的幾何外形,各向同性,固態的非晶體實際上是一種過冷狀態的液體,也稱為玻璃態。
材料的化學成分相同,如果所形成的結構不同,其性能差異也很大。如石英和硅藻
土,其成分雖然都是二氧化硅,但其性能相差很大。
2、 材料的基本性質:
2.1材料的物理性質
(1)材料的密度、表觀密度和堆積密度
材料的密度是指材料在絕對密實狀態下單位體積的質量,又稱質量密度(ρ)。絕對密實狀態下的體積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內的體積。
可表示為:
更多內容訪問>> 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頻道 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論壇 巖土工程師課程試聽
·2010年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考試輔導招生簡章
·巖土工程師輔導現在報名任意專業知識贈送專業知識習題班
·老師輔導每天24小時不限時間隨時反復學習……
最新資訊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點:地面沉降2025-09-10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基坑圍護設計2025-09-01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監測點要求2025-08-22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砌體工程2025-08-1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4-09-20
- 2024年度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所使用的標準和法律法規2024-08-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備考要趁早 雙11好課限時優惠!直播間更有返現抽獎~2023-10-31
- 雙11預熱火熱進行中!超值好課助力你巖土工程師備考2023-10-3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3-09-22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