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2025全國住建工作五大重點任務


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盤點2024年,部署2025年!
PART 01
總結2024年工作
城中村改造擴圍至300多個城市,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1790個,建設籌集安置住房161.7萬套,改造城市危舊房7.4萬套(間)。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5.6萬個,更新改造小區內各類老化管線超過5萬公里,加裝電梯2.5萬余部,增設停車位超過50萬個。
建設改造地下管網,完成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6.1萬公里,全年累計建設改造各類管網16.3萬公里,新開工綜合管廊項目建設201公里,更新設備117萬臺。
建設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計172萬套(間)。
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23.9萬戶。
PART 02
明確2025年重點任務
城市更新持續發力:
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住條件。
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持續實施完整社區建設、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舊街區更新改造、地下管網管廊建設改造、建筑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口袋公園和城市綠道建設、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城市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和兒童友好空間建設等民生工程、發展工程。
推進老舊住宅更新改造,推廣裝配式裝修,把老房子、舊房子變成好房子。
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
全面深化建筑業改革,變革建造方式,改革工程監理、工程造價、竣工驗收等制度,大力發展現代化建筑產業。
全面梳理建筑業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凡是影響活力和積極性的,該改的改、該廢的廢。
更大范圍推廣智能建造、綠色建造、裝配式建筑。
把綠色建筑培育發展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2025年實現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目標,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開展建筑光伏高質量發展試點。
注:會議全文詳見文末。
2025年,城市更新持續發力!
會議提出: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力推進城市更新,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
2025年,城市更新仍是一大重要!未來兩三年,城市基建大多會是城市更新的項目。
當前,我國已由過去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的城市更新重要時期。
2024年2月16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發布重要消息:未來,我國將每年改造10萬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線。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蘇社于今年10月在“一攬子增量政策”新聞發布會表示:
今后一個時期,城市改造更新的任務將越來越重。以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地下管網建設改造為例,有關方面預計在未來五年需要改造的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各類管網總量將近60萬公里,投資總需求約4萬億,下一步將繼續統籌用好各類資金、提前安排項目清單和投資計劃,繼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提升改造。
提前下達的明年兩個1000億元投資項目清單中,優先支持一批城市更新重點項目,目前城市地下管網資金需求量大,項目成熟,會優先支持地下管網建設項目。
今后幾年,城市更新仍是政府投資的支持重點,2025年也將繼續加大力度。在兩個1000億項目清單和投資計劃當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的比例,主要安排城市燃氣、供排水、供熱等管網建設。
據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城市更新市場空間巨大且規模日益擴大,目前存量總市值約為500萬億元,按年城市更新速率2%計算,城市更新項目每年將釋放出10萬億元的價值。
對于建筑施工企業而言,這將是一片發展潛能巨大的“新藍海”。
各省城市更新和“三大工程”建設任務梳理
絕大多數省份將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任務,并提出了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城市更新等的具體建設目標。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01
北京
深化城市更新行動。積極探索社會資本參與新模式和新路徑,推進地上地面地下空間一體化改造提升。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新開工300個、完工200個,老樓加裝電梯新開工1000部、完工600部,推進核心區平房整院落退租、完成申請式退租2000戶,啟動危舊樓房改建20萬平方米,改造提升老舊廠房40個。抓好一批區域更新項目,推動老城煥新、家園增色、生活添彩。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積極推進地下管網建設。
02
上海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以理念創新、方法創新推動城市更新模式創新,加強更新成本管控、資源統籌,完善“三師”負責制、規劃土地、標準規范、財稅金融等更新政策。大力推進“兩舊一村”改造,完成12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零星二級舊里以下房屋改造、31萬平方米小梁薄板房屋等不成套舊住房改造,啟動1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充分調動各類主體積極性,推動一批老舊工業區、商業商務區、風貌保護區、市政基礎設施更新改造,加快推進外灘“第二立面”等城市更新項目。
03
天津
持續釋放城市更新生產力。統籌優化生產、生活、生態布局,推進業態更新、功能更新、品質更新、有機更新。增強產業承載能力。圍繞提升中心城區現代服務業發展能級,著力引聚高端資源要素。打造特色金融集聚標志區,有序推進解放北路、友誼北路、東疆綜合保稅區、“于響”中央商務區分別建設金融歷史文化區、金融發展活力區、租賃創新示范區、產業金融發展區。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啟動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實施7個城市更新項目和一批城中村改造項目,啟動275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開展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制定城市燃氣、供熱、供水等老舊管網改造計劃,集中力量分年度分區域有序實施改造,今年改造燃氣管網623公里、供熱管網150公里、供水管網30公里……提升鼓樓、古文化街等特色街區品質,著力強化城鄉結合部、次支道路、背街里巷等精細化管理。
04
重慶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進城市更新,全市域開展城市體檢,編制實施城市綜合交通體系、15分鐘生活圈等專項規劃,接續推進城市更新項目,推動109公里兩江四岸治理提升,新開工改造城市危舊房7043戶,強化城市供排水管網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創建國家節水型城市。深入實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基本完成保交樓任務,開展“兩久”項目處置攻堅行動,合理確定供地規模、結構和時序,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05
黑龍江
加快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保障房、“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萬戶以上、燃氣老舊管網800公里、供熱老舊管網500公里,推進城鎮生活污水管網補短板攻堅三年行動,擴大智慧供熱面積。
06
吉林
統籌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07
遼寧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全面開展城市體檢。穩步推進城中村改造,加快城市地下管網改造,改造老舊小區700個、老舊管網4600公里。建設海綿城市,實施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統籌推進“口袋公園”、城市綠道、城市水廊和完整社區試點建設,打造更多高品質生活空間。大力建設保障性住房,推動將符合條件的進城農民工納入城鎮住房保障范圍。
08
河北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老舊管網改造,擴大垃圾分類覆蓋范圍,提升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水平,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防范化解政府債務風險,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平穩有序處置金融風險。
09
山東
著力深化城市更新攻堅行動。實施城市更新“十大工程”,穩妥推進160個老舊片區綜合更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56萬戶,加快城中村改造、“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施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工程,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加快完善市政設施網,更新老化燃氣管道600公里,因地制宜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新增綠色建筑1億平方米以上。以繡花功夫抓好城市治理,推進智慧城市、韌性城市建設,系統治理交通擁堵、停車難等“城市病”。
10
山西
踐行人民城市理念,開展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改造一批城鎮老舊小區、老舊管網和城市危舊房。規范物業管理服務。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和特色風貌塑造。建設公園綠地。推進完整居住社區建設試點,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
11
河南
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牢牢抓住讓人民群眾安居這個基點,推動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建設。全面開展城市體檢,突出安全韌性、功能完善、品質提升,對城市短板弱項進行全方位檢查,做到先體檢后更新。完善水電路氣暖等市政設施和垃圾、污水等環保設施,更新改造老舊管網4000公里以上,完成老舊燃氣管網改造。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開展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醫療衛生等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打造功能齊全的完整社區。抓好城市生態修復,建設一批街頭公園、便民綠地、城市綠道。開展歷史文化街區摸底工作,建立保護名錄,有序穩妥做好老街巷、老建筑、老廠區的修復保護和活化利用。加快城市數字化轉型,高質量協同推進城市更新、精細化管理和文化傳承保護,以繡花功夫和歷史耐心,全面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水平。
12
江蘇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推進完整社區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城市生命線安全等工程,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系統化全域推動海綿城市建設,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穩妥有序推進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扎實推動城市地下管網、新市民和農民工保障性住房以及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
13
安徽
提升城市規劃建設治理水平,實施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行動,構建特色鮮明、近悅遠來、活力迸發的安徽城市矩陣。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更好解決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14
浙江
推進“住有宜居”,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更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
15
內蒙古
要結合城市更新行動,一體推進管網更新、老舊小區改造,完成燃氣、供熱、供排水管網改造1500公里和老舊小區改造1185個,啟動城中村、城邊村燃煤散燒綜合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加快城區集中供熱改造,讓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16
寧夏
著力提升城市承載能力,積極推進城市更新行動,做實做細城市體檢,建設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打造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努力讓城市更宜居、更韌性、更智慧。
17
甘肅
有序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18
陜西
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深入推進城市運行精細化管理,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19
青海
以人為本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一群兩區多點”城鎮化空間體系,落實新型城鎮化戰略行動,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和城市生命線工程,加快完善地下管網,改造城鎮老舊小區住房2.75萬套,持續推動解決中心城區停車難問題,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20
新疆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鎮老舊燃氣、供排水、供熱等地下管網更新改造,提升城市載體功能和城市品質。改善群眾生活條件,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設和供給,推動養老托育、社區服務、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等城市公共服務有機嵌入社區。
21
湖北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生命線工程,加快城市數字公共基礎設施布局,著力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找準投資和消費同向發力的結合點,著眼解決青年人、老年人、老舊小區和危舊房居民等群體住房需求,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積極探索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22
湖南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燃氣、供水、排水等老化管網改造,實施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改造提升老舊小區3150個。加大民生領域投資,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23
江西
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推動建立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24
福建
突出補齊短板,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提速海綿城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等建設。突出提升品質,鼓勵各地結合城市更新,優化規劃設計,合理匹配產業、居住、交通、設施等功能,打造十五分鐘便利生活圈,推動產城人融合。新啟動城市片區綜合開發、完整社區建設等省級樣板工程16個,實施“口袋公園”、風雨連廊、加裝電梯等城市微改造。保護好傳統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區,讓城市更有文化、更有品位、更有底蘊。
25
廣東
發揮好政府投資的帶動放大效應,重點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基礎設施、節能減排降碳,加快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新增籌集建設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于18萬套(間),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1100個以上。
26
四川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樹立以人為本的城鎮發展新理念,建設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支持成都有序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突出“面子”和“里子”并重,深入開展城市有機更新工作,實施縣城“精修細補十項民生工程”,大力推進城市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務實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100個以上,實施729個重要城市易澇點整治,改造棚戶區(城市危舊房)1.1萬套(間),加裝既有住宅電梯4000部。
27
廣西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穩步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抓好保障性租賃住房、棚戶區改造、危舊房改住房、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建設。推進完整社區、“一老一幼”設施、排水防澇等一批項目。完善新能源汽車充電網絡布局。更新改造燃氣管道等,加強黑臭水體治理和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不斷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和綜合承載力。
28
云南
提升城市功能品質。一體推進城市體檢與城市更新,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開展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試點。力爭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68%,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80%。加快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完成燃氣、供排水等地下管網新建改造3500公里。加快推進“三大工程”,解決好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開工保障性租賃住房4萬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13萬戶以上。
29
貴州
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新開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8.58萬戶,建設改造城鎮地下管網2400公里。加快推進“三大工程”,啟動實施保障性住房3600套,實施城中村改造2萬戶,加快“平急兩用”項目建設。做實項目謀劃儲備和要素保障。
住建部會議原文如下:
12月24日至25日,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系統總結2024年工作,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改革,明確2025年重點任務,奮力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部長倪虹作工作報告,副部長姜萬榮作總結講話,駐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宋寒松,副部長董建國、秦海翔、王暉出席會議,總工程師江小群、總經濟師曹金彪參加會議。
會議認為,2024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穩增長、惠民生、防風險、促轉型,在“穩”上態勢向好、在“進”上步伐加快、在“立”上實現突破,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進展。
會議對2024年4大板塊的重點任務進行了盤點。
——房地產市場出現積極變化。著力穩定房地產市場,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一是部門合力打出“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政策組合拳,各地因城施策、一城一策、精準施策,房地產市場呈現止跌回穩勢頭,10月、11月新建商品房交易網簽面積連續2個月同比、環比雙增長。二是持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已交付住房338萬套,完成既定目標。三是著力化解房地產企業風險,推動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部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擴圍增效。四是建立人房地錢要素聯動新機制,主要大中城市編制實施2024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五是城中村改造擴圍至300多個城市,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1790個,建設籌集安置住房161.7萬套,改造城市危舊房7.4萬套(間)。六是建設籌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共計172萬套(間),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住房問題得到解決。七是支持全國2050萬繳存人提取住房公積金2402億元用于支付房租,通過試點累計100多萬名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制度覆蓋范圍。八是好房子建設有序推進,舉辦中國建筑科技展,集中展出167項數字化、工業化、智能化發展的新成果、新技術、新應用,重點展示新建好房子、舊改好房子樣板。發布《好住房技術導則》,引導房企積極建設好房子。
——城鄉建設扎實推進。積極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打造宜居宜業美麗村鎮。一是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體檢工作,形成體檢問題清單5萬多個、整治建議清單4萬多個。二是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新開工5.6萬個,更新改造小區內各類老化管線超過5萬公里,加裝電梯2.5萬余部,增設停車位超過50萬個。三是全國106個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取得積極成效,19個省(市)打造37個城市兒童友好空間建設樣板,386個城市新建2254個養老服務設施。四是在“兩重”“兩新”政策支持下,建設改造地下管網,完成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6.1萬公里,全年累計建設改造各類管網16.3萬公里,新開工綜合管廊項目建設201公里,更新設備117萬臺。五是加快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工程建設,2000多個增發國債項目全部開工,整治易澇點900多處。六是深入推進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超過一半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設市級城市生命線監管平臺。七是持續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舉辦第二屆垃圾分類宣傳周,在15個縣級城市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建筑垃圾專項整治全面啟動。八是縣級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超過80%,完成年度治理任務。九是開工建設口袋公園6000多個、綠道6000多公里,輪換開放草坪1.7萬公頃。十是推進宜居縣城建設,探索形成“開展體檢、解決問題、評估成效、持續提升”工作機制。111個樣本縣開展鄉村建設評價。支持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房抗震改造23.9萬戶。確定并支持35個縣開展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
——建筑業加快轉型升級。大力發展新型建造方式,優化建筑市場環境,強化工程質量安全和既有房屋安全監管。一是出臺《加快推動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作方案》,發布《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二是推進智能建造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穩步發展裝配式建筑。三是開展大跨度鋼結構公共建筑設計回訪公益行動,全國上千家設計單位、2000多名設計師參與。四是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扎實開展,整改事故隱患163萬項。全國施工安全數字化監管“一張網”初步形成,實現企業、人員施工安全電子證照全覆蓋。五是開展消防審驗違法違規專項治理,依法查處一批消防審驗技術服務造假、進場材料和設施設備防火性能造假等行為。
——基礎支撐不斷夯實。一是加強法治建設,推動出臺《節約用水條例》,發布實施《城市公園管理辦法》。二是完善工程建設標準,發布50項工程建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推動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三是強化科技驅動,組建第一批15個部科技創新平臺,發布《“數字住建”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完善全國房地產市場監測系統。四是加強城市建設檔案管理,推動城建檔案管理系統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對接。五是筑牢人才支撐,啟動首批“建設英才”培養工作,加強行業學科建設,建設行業人才庫、國際合作人才庫。舉辦首屆全國住房城鄉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5.3萬人參賽,一批“武狀元”脫穎而出。六是擴大對外交流,全球可持續發展城市獎(上海獎)首次在境外成功頒發,第二屆中國—東盟建設住房部長圓桌會議成功舉辦,與阿盟共同召開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住房建設和城市發展領域部長級會議,舉辦首屆部長級中國—新加坡綠色發展論壇。
會議指出,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是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一年來,全系統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縱深推進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黨的建設質量不斷提高。
會議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為“十五五”規劃開好局打下基礎的關鍵之年,做好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意義重大。明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釘釘子精神狠抓落實,更加充分釋放住房城鄉建設穩增長巨大潛力,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系統防范化解風險隱患,統籌推進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穩住樓市,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大力推進城市更新,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堅決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奮力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
會議指出,2025年,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一是著力釋放需求。把“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各項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堅決落實到位,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效發揮住房公積金支持作用。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推進貨幣化安置,在新增100萬套的基礎上繼續擴大城中村改造規模,消除安全隱患,改善居住條件。對群眾改造意愿強烈、條件比較成熟的項目重點支持。二是著力改善供給。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以需定購、以需定建,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給,配售型保障房要加大力度,再幫助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等實現安居。
——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一是著力優化和完善住房供應體系,加快發展保障性住房,滿足城鎮住房困難工薪群體剛性住房需求,支持城市政府因城施策,增加改善性住房特別是好房子供給。二是推動建立要素聯動新機制,以編制實施住房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為抓手,以人定房、以房定地、以房定錢,促進房地產供需平衡、市場穩定。三是大力推進商品住房銷售制度改革,有力有序推行現房銷售,優化預售資金監管。四是加快建立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制度,為房屋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五是完善房地產全過程監管,整治房地產市場秩序,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大力實施城市更新。一是堅持“先體檢、后更新,無體檢、不更新”,建立城市體檢和城市更新一體化推進機制。堅持問題導向,查找人民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問題;堅持目標導向,找出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體檢出的問題就是更新改造的重點。二是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規。三是謀劃實施一批城市更新改造項目,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基本完成已排查出老化燃氣管道的更新改造任務,基本消除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持續實施完整社區建設、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和老舊街區更新改造、地下管網管廊建設改造、建筑市政基礎設施設備更新、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口袋公園和城市綠道建設、公園綠地開放共享、城市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和兒童友好空間建設等民生工程、發展工程。鼓勵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舊住宅。四是構建城市管理新模式,完善“一委一辦一平臺”,推動城市管理融入基層治理,形成智慧高效治理新體系,提高城市管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五是以“新城建”為引擎打造高水平“數字住建”,系統推進數字家庭、智慧住區、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智能化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改造等任務,全方位提升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
——打造“中國建造”升級版。一是全面深化建筑業改革,變革建造方式,改革工程監理、工程造價、竣工驗收等制度,健全工程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大力發展現代化建筑產業。二是以更高質量的制度供給激發建筑企業和從業人員的強大活力。全面梳理建筑業法律法規規章和文件,凡是影響活力和積極性的,該改的改、該廢的廢。三是整體提升工程建設標準,國家標準提高底板、行業標準相應提升,鼓勵支持制定團體標準、企業標準,以標準提升引領建筑產業升級。四是更大范圍推廣智能建造、綠色建造、裝配式建筑。選擇一些基礎好的地區,支持打造形成現代化建筑產業鏈。五是把綠色建筑培育發展成新的經濟增長點。2025年實現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的目標,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開展建筑光伏高質量發展試點。
——建設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一是提高住宅建設標準,發布新修訂的《住宅項目規范》等住宅標準。二是構建支持住房品質提升的制度體系,大力發展順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三是支持房企特別是大型房企打造一批好房子樣板,把保障房率先建成好房子。四是推進老舊住宅更新改造,推廣裝配式裝修,把老房子、舊房子變成好房子。五是大力實施物業服務質量提升行動。
會議指出,要舉全部和全行業之力,共同把“十五五”規劃編制好。要切實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推動出臺全國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規劃綱要。要系統性防范化解安全風險隱患,縱深推進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持續做好城鎮燃氣安全專項整治、城市燃氣管道安全專項治理,堅決守住不發生重特大事故的底線。要深度融入對外開放大格局,高質量舉辦世界城市日中國主場活動,推動舉辦首屆中國—中亞建設部長會議,建立政府間協調機制,更好服務建筑企業“走出去”。
會議強調,新的一年,全國住房城鄉建設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以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切實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住房城鄉建設重要指示批示貫徹落實到位,以實際行動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全面加強黨的各項建設,全力做好中央巡視整改工作,著力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加快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扎實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會議還對歲末年初安全生產、城市保供、農民工工資發放等工作作出了部署。
會議號召,全系統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干字當頭,增強信心、迎難而上、奮發有為,以過硬的專業素養、勤勉的敬業精神,奮力推進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更大貢獻。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同志、駐部紀檢監察組負責同志,部機關各單位、各直屬單位、學協會主要負責同志,各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副省級城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以及承擔相關試點的地級及以上城市政府分管負責同志,有關中央企業、中央金融企業、高校負責同志等參會。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住建部2025全國住建工作五大重點任務。小編還更新了2024年巖土工程師各科目考試真題、答案、真題考點,大家點擊下方按鈕即可免費下載。
最新資訊
- 好消息!3月1日起擁有注冊土木工程師證可抵扣個稅2025-02-27
- 遼寧關于2025年第一批工程勘察設計企業資質審查意見的公示2025-01-17
- 住建部2025全國住建工作五大重點任務2025-01-06
- 某央企公司注冊巖土工程師補貼公布,月補5K2024-09-25
- 關于2024年第十五批申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初始注冊審查意見的公示2024-08-09
- 一所985大學撤銷土木水利碩士專業學位引發熱議,智能+土木工程或將開啟新的可能!2024-02-21
- 有注冊巖土工程師證好找工作嗎2022-05-24
- 巖土工程師干什么工作2022-05-23
- 有巖土工程師證好找工作嗎2022-05-20
- 注冊巖土工程師證書有用嗎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