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場地


【摘要】環球網校提醒: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根據學員對場地難點的反饋,同時為進一步加深大家對場地相關知識點的了解,環球網校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場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點推薦: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匯總
場地(環球網校巖土工程師頻道提供場地復習重點)的地震效應
1、放大作用
由基巖破裂或已有斷層的錯動產生的地震波由震源發出,以縱波與橫波的形式向四方傳遞,傳至建筑場地(環球網校巖土工程師頻道提供場地復習重點)下的基巖后又經過土層向地面傳遞。地震波一經傳人土層立即得到增加。哪怕地下深處不很強的震動,等傳至地面后常成為相當強的震動。這就是放大效應。圖25.4-1是1968年日本東松山地震時的實測結果。由圖可以看出水平加速度愈接近地表則愈大。一般說土層愈厚放大作用也愈大,有時能較基巖放大2~3倍。圖25.4-2表示場地放大作用使地表的地震反應譜值要高于基巖的反應譜。
2、共振作用
場地(環球網校巖土工程師頻道提供場地復習重點)有自己的自振周期,稱為場地的特征周期。覆蓋層硬而薄時特征周期短,為0.1~0.2s,覆蓋層松而厚時特征周期長,可達0.8~1.0s或更長。如果建筑物的自振周期與土的特征周期相近,兩者就發生共振,使震害大為加重,圖25.4-2中地表反應譜的第二個高峰就是因共振效應造成的,即周期為1.5 s左右的波因共振得到了極大的放大。
墨西哥城1985年9月19日遭到的地震是共振效應的極好說明:地震波達到墨西哥市下的巖盤時其加速度只有0.04g,若按一般的覆蓋層放大情況,即使達到0.2g,建筑物的破壞也不致太大,但不幸的是地震波、建筑物與黏土層三者恰好都具有相同的自振周期(T=2s),因而發生“共振”,使建筑物的水平加速度達到驚人的l~1.2g,造成500棟高層建筑的嚴重破壞或倒塌。
3、破壞的進行性
典型硬場地反應譜如圖25.4-3中的曲線a.此場地上自振周期為A的建筑物受到很大的地震力后產生局部損傷,使其自振周期增大到B,此時地震力下降,損傷不再加重,系一次性破壞。反之,軟場地的反應譜如圖25.4-3中曲線b.若這種場地上的建筑物在受到對應于A點的地震力后產生局部破壞,其自振周期延長到B點,這時地震力反倒更大,使破壞進一步加重甚至倒塌,這種破壞屬于進行性破壞。軟地基的進行性破壞與一次性破壞相比顯然更不利。
編輯推薦:
【摘要】環球網校提醒: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根據學員對場地難點的反饋,同時為進一步加深大家對場地相關知識點的了解,環球網校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場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點推薦: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匯總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點:地面沉降2025-09-10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基坑圍護設計2025-09-01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監測點要求2025-08-22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砌體工程2025-08-1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4-09-20
- 2024年度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所使用的標準和法律法規2024-08-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備考要趁早 雙11好課限時優惠!直播間更有返現抽獎~2023-10-31
- 雙11預熱火熱進行中!超值好課助力你巖土工程師備考2023-10-3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3-09-22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