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地貌研究
更新時間:2015-09-02 13:31:38
來源:環球網校
瀏覽
收藏


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摘要 【摘要】環球網校提醒: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根據學員對地貌研究難點的反饋,同時為進一步加深大家對地貌研究相關知識點的了解,環球網校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復習指導地貌研
【摘要】環球網校提醒: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已進入備考階段。根據學員對地貌研究難點的反饋,同時為進一步加深大家對地貌研究相關知識點的了解,環球網校老師為大家整理了“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復習指導地貌研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點推薦:2015年巖土工程師考試輔導匯總
工程地質測繪中對地貌的研究
地貌是巖性、地質構造和新構造運動的綜合反映,也是近期外動力地質作用的結果。所以研究地貌就有可能判明巖性(如軟習夾層的部位)、地質構造(如斷裂帶的位置)、新構造運動的性質和規模、表層沉積物的成因和結構,據此還可了解各種外動力地質作用(如滑坡、巖溶等)的發育歷史、河流發育史等等。相同的地貌單元不公地形特征相似,并以地貌作為工程地質分區的基礎。例如一個洪積扇可分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個區來研究其工程地質特征。上部由礫石、卵石和漂石組成,強度高,壓縮性小,為工業民用建筑的良好地基,但孔隙大、透水性強,若建水工建筑物則會產生嚴重滲漏;中部以砂土為主,開挖基坑時要特別注意細砂土的滲透穩定問題;下部為砂粘土過渡及主要為粘性土地帶,地形平緩地下水埋藏淺,且往往有溢出泉和沼澤分布,形成泥炭層,強度低,壓縮性大。
在中小比例尺工程地質測繪中研究地貌時,應以大地構造、巖性和地質結構等方面的研究為基礎,并與水文地質條件和物理地質現象的研究聯系起來,著重查明地貌單元的成因類型和形態特征,各個成因類型的分布高程及其變化、物質組成和覆蓋層的厚度,心肝及各地貌單元在平面上的分布規律。大比例尺工程地質測繪中,則應側重于與工程建筑物的布置、基礎類型、上部結構形式等直接有關的微地貌的研究。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點:地面沉降2025-09-10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基坑圍護設計2025-09-01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監測點要求2025-08-22
- 2025年巖土工程師《基礎知識》考點:砌體工程2025-08-1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4-09-20
- 2024年度全國注冊土木工程師(巖土)專業考試所使用的標準和法律法規2024-08-12
- 注冊巖土工程師備考要趁早 雙11好課限時優惠!直播間更有返現抽獎~2023-10-31
- 雙11預熱火熱進行中!超值好課助力你巖土工程師備考2023-10-31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資料2023-09-22
- 2023年注冊巖土工程師基礎考試備考資料2023-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