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造價—建筑成本管控新利器


云造價—建筑成本管控新利器
眾所周知,成本是所有行業的命脈所在,對建設行業來說更是如此。隨著房地產市場回暖,對于剛剛“恢復元氣”的開發商來說,項目的造價成本更是考慮的首要問題。
而建筑包含的品類繁多、項目繁雜,周期冗長,又需要多工種協調進行,全過程成本管控難度可想而知。
在編制清單時,由于品類繁多,可能會存在工程量少算、漏算及清單特征描述不準等現象;在開標過程中,為了實現對投標企業的資質審查,需要由專業人士依據不定期的參考標準對技術標中的施工方案、施工進度計劃、勞動力計劃安排進行評審;投標期間,施工單位的價格高低不一,沒有參考的標準,甚至還有施工聯合串標現象。如果開發商自己無法對價格做出合理判斷,那么中標價格不是經過抬價后的“虛高價”,就是低于成本的價格出現“豆腐渣”工程,無論對企業發展,還是社會公共安全都會帶來潛在的危害。
項目確定后,施工單位面臨的成本管控挑戰仍在繼續:企業需要對全過程預算的變化進行合理的分析和預判。若期間某些項目的成本過高預期,則往往會導致資金、機械設備、人力資源周轉困難,從而帶來工期浪費。
除此之外,由于采購體系的合作伙伴參差不齊,大宗建筑材料未集中采購所帶來的成本提升和質量安全問題也是企業頭疼的問題。
因此,企業所期望的“投資-估算-概算-預算-結算”全過程成本管控迫在眉睫。一方面,企業想對項目成本預結算的全過程數據進行跟進,保證數據的及時性和權威性,掌握意味著成本的掌控;另一方面,面對內外部數據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各相關方的成本數據同步可以帶來透明、科學的項目環境,全面提升項目質量和企業誠信度。
然而,若建筑企業采用傳統方法管理海量工程數據,其中涉及到的人力成本和硬件成本耗費較高,很難實現精細化管理。因此,及時、準確地獲取相關工程數據就是項目管理的核心競爭力。
面對這樣的困局,大數據技術恰能解決這樣的問題。大數據應用的核心,是基于企業核心數據的積累、存儲和管理。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工程造價成本全過程管理模式已經箭在弦上。
為了滿足企業對預結算全過程的管控需求,以造價通-云造價為例,其提供的云造價數據庫能夠為企業帶來全過程的造價成本數據跟蹤功能。在做估算時,企業和投資方可以查詢到實時的項目成本價格,并通過云造價的測算功能,得出基于歷史數據的未來價格;隨著工程項目的進行,云造價系統的造價數據也在同步更新,并自動被儲存、分類、統一編碼,并形成可視化數據報告,使企業能夠實時了解項目成本動態,必要時配合BIM技術調整工程細節;在項目收尾驗收階段,企業可查看形成的全過程造價數據,從中分析和總結項目的工作質量并形成后期成本優化方案,為下一個工程項目提供更科學的技術支持。
另外,針對造價數據因透明度和科學性不足帶來成本上升的行業現狀,造價通-云造價(www.zjtcn.com)也已經實現了具有云端共享功能的數據庫平臺。一方面,造價數據的透明意味著全國眾多供應商價格的透明,造價通根據市場現狀,已經納入了國內的最優品牌供應商,并將之數據實時錄入,確保企業與國內最佳供應商無縫對接,做到成本和質量的最優化;此外,云造價數據庫會把每個建筑材料按國標分類,并進行特定編碼,對數據來源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確保造價數據的和可識別性與嚴謹性??紤]到項目各方的地理位置可能不同,云造價系統還實現了全國帳號授權登錄功能,項目各相關方可以在云造價系統看到項目的實時成本價格變化,即使不在項目所在地也能對項目進行實時管控,實現多方共同管控成本,做到“陽光下”的工程管理。
造價通-云造價(www.zjtcn.com)的最終目的,是為企業節約項目成本,并帶來實質上的經濟效益。而節約成本的最重要方式體現在于造價成本的管控。在建筑行業造價、施工標準尚不統一的情況下,通過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全過程造價成本管控,建立一套新的數據標準,逐步形成健康的行業生態,才是建設行業改革的出路。
最新資訊
- 住建部:共有注冊造價工程師17.6萬+人,比上年增長9.0%!2025-09-19
- 財政局高薪招聘一級造價師!年薪20萬,符合這些條件即可應聘!2025-09-11
- 人社局:可持一級造價師證書直接申報高級職稱!2025-09-08
- 因為這事,2025年一級造價師含金量暴漲?2025-08-01
- 1.2萬億雅魯藏布江工程啟動,對一級造價師來說意味著什么?2025-07-30
- 權威發布:一級造價師執業范圍再擴大2025-05-21
- 注意!該地一級造價師持證人員可領1500元/月!2025-05-19
- 一級造價師考生關注:新版清單計價標準出臺,超全解讀看這里!2025-01-21
- 一造考生關注:新版工程量清單計價標準已公布,解讀來了2024-12-31
- 一級造價師考生注意:《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標準》正式發布!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