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項目管理》內部講義: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摘要】為方便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一級建造師考試,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特地整理了一級建造師《項目管理》權威復習資料,本文為大家準備的是一建《項目管理》內部講義: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希望可以幫助各位一級建造師考生備考。
最新推薦: 一級建造師?精彩授課視頻免費學習
課程推薦: 2015年招生方案
考綱知識點:
1Z205010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
1Z20501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1Z205012 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特點和要求
1Z205013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1Z20501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一、職業健康安全體系標準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一)職業健康安全體系標準
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求》GB/T 28001--2011的定義,職業健康安全是指影響或可能影響工作場所內的員工或其他工作人員(包括臨時工和承包方員工)、訪問者或任何其他人員的健康安全的條件和因素。
(二)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在《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 24001--2004)中,認為環境是指“組織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氣、水、土地、自然資源、植物、動物、人,以及它(他)們之間的相互關系”。
舉例:2009年第16題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GB/T24001-2004)中的“環境”是指( )。
A. 組織運行活動的外部存在 B. 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
C. 廢水、廢氣、廢渣的存在和分布情況 D. 周邊大氣、陽光和水分的總稱
【試題答案】A
(三)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的比較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和環境管理都是組織管理體系的一部分,其管理的主體是組織,管理的對象是一個組織的活動、產品或服務中能與職業健康安全發生相互作用的不健康、不安全的條件和因素,以及能與環境發生相互作用的要素。
兩個管理體系所需要滿足的對象和管理側重點有所不同,但管理原理基本相同。
1.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的相同點
(1)管理目標基本一致
均為組織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管理目標一致:
一是分別從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方面,改進管理績效;
二是增強顧客和相關方的滿意程度;
三是減小風險降低成本;
四是提高組織的信譽和形象。
(2)管理原理基本相同
均強調預防為主,系統管理,持續改進和PDCA循環原理;
都強調了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響應的方針所需要的組織活動、策劃活動、職責、程序、過程和資源。
(3)不規定具體績效標準
都不規定具體的績效標準,它們只是組織實現目標的基礎、條件和組織保證。
2.職業健康安全和環境管理體系的不同點
(1)需要滿足的對象不同
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目的是“消除或減小因組織的活動而使員工和其他相關方可能面臨的職業健康安全風險”,即主要目標是使員工和相關方對職業健康安全條件滿意。
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目的是“針對眾多相關方和社會對環境保護的不斷的需要”,即主要目標是使公眾和社會對環境保護滿意。
(2)管理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通過對危險源的辨識,評價風險,控制風險,改進職業健康安全績效,滿足員工和相關方的要求。
環境管理體系通過對環境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的分析,進行環境管理,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模式
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模式
(一)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模式
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結構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 28001--2011)由“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素”四部分組成。
“范圍”中規定了管理體系標準中的一般要求,指出“本標準中的所有要求旨在被納入到任何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中。其應用程度取決于組織的職業健康安全方針、活動性質、運行的風險與復雜性等因素。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
具體采用了系統化的戴明模型,運行模式如圖IZ205011-2所示。
3.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10個核心要素(體現主體框架和基本功能)包括:職業健康安全方針;對危險源辨識、風險評價和控制措施的確定;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目標和方案;資源、作用、職責、責任和權限;合規性評價;運行控制;績效測量和監視;內部審核;管理評審。
7個輔助性要素(支持體系主體框架和保證實現基本功能)包括:能力、培訓和意識;溝通、參與和協商;文件;文件控制;應急準備和響應;事件調查、不符合、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記錄控制。
舉例:2013年第27題
根據《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GB/T28001―2011),屬于輔助性要素的是( )。
A.法規和其他要求
B.培訓、意識和能力
C.運行控制
D.管理評審
【試題答案】B
(二)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和模式
1.環境管理體系的結構
《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及使用指南》結構圖如圖IZ205011-4所示。該標準由“范圍”、“引用標準”、“定義”和“環境管理體系要求”四部分組成。
“范圍”中指出,本標準旨在其所有的要求都能納入任何一個環境管理體系。其應用程度取決于諸如組織的環境方針、活動、產品和服務的性質、運行場所的條件和因素。“環境管理體系要求”指出了管理體系的全部具體內容。
2.環境管理體系的運行模式
該模式是由“策劃、實施、檢查、評審和改進”構成的動態循環過程,與戴明的PDCA循環模式一致的。
3.各內容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核心要素是10個,包括:環境方針;環境因素;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目標、指標和方案;資源、作用、職責與權限;運行控制;監測與測量;評估法規的符合性;內部審核;管理評審。其余7個要素為輔助性要素?!緢DIZ205011-5環境管理體系要素關系圖】
舉例:2010年第76題
下列環境管理體系的構成要素中,屬于核心要素的有( )。
A、信息交流 B、環境方針
C、環境因素 D、運行控制
E、內部審核
【試題答案】BCDE
★★★★★建設工程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目的
三、建設工程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的目的
(一)建設工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對影響生產的具體因素的狀態控制,使生產因素中的不安全行為和狀態減少或消除,且不引發事故,以保證生產活動中人員的健康和安全。
對于建設工程項目,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防止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護產品生產者的健康與安全、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免受損失;控制影響工作場所內人員健康和安全的條件和因素;考慮和避免因管理不當對員工健康和安全造成的危害。
(二)建設工程環境管理的目的
對環境管理的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使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人類的生存環境相協調。
對于建設工程項目,環境保護主要是指保護和改善施工現場的環境。企業應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現場的各種粉塵、廢水、廢氣、固體廢棄物以及噪聲、振動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并且要注意對資源的節約和避免資源的浪費。
舉例:2010年第15題
建設工程項目環境管理的目的是通過保護生態環境,使( )。
A、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人類的生存環境相協調
B、環境能夠服務于人類經濟社會發展
C、環境污染不至于造成人類生存基本條件的破壞
D、工程項目施工場界內的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試題答案】A
小結:
1Z205011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環境管理體系標準
5-1職業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體系的區別和所針對的對象、管理側重點。
5-2兩個體系的管理目標、基本原理是什么。
5-3兩個體系的運行模式。
5-4兩個體系結構圖中各部分對應內容的識別。
5-5量和體系內容要素中核心要素與輔助要素的識別。
5-6職業健康安全管理、環境管理的目的。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一級建造師頻道及考試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交流互動:一建微博|微信edu24ol_jzs1|QQ群72421116
最新資訊
- 考完一級建造師這樣做,薪資翻倍!2025-09-25
- 2025年一建考試結束后,已經有人準備這個了...2025-09-24
- 2025年一建考前半小時,這些分數不拿就虧大了!2025-09-19
- 重要!2026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教材對比解析匯總2025-09-18
- 2025年一級建造師法規考前直播答疑,9月17日晚7點開始2025-09-17
- 快看!2025年一級建造師管理《公式匯總》大盤點2025-09-16
- 2025年一建經濟《高頻公式匯總①》大盤點!2025-09-15
- 速領!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經濟》必背3頁紙2025-09-14
- 2025年一級建造師工程法規必背3頁紙免費下載,考生速點2025-09-13
- 提分神器!2025年一級建造師《機電實務》3頁必背資料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