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法規精講講義之法律體系和法律的形式
更新時間:2009-10-19 15:27:29
來源:|0
瀏覽
收藏
一級建造師報名、考試、查分時間 免費短信提醒
1Z301020~1Z301022
1Z301020法律體系和法律的形式
1Z301021掌握法律體系
我國法律體系包括:憲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
一、憲法
憲法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主要表現形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民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主要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單行民事法律組成,單行民事法律包括合同法、擔保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婚姻法等。
三、商法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或商事行為的法律。包括: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等。
四、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包括:建筑法、招投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稅法等。
1Z301022掌握法的形式
一、憲法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是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制定法。憲法是每一個民主國家最根本的法的淵源,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我國的憲法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二、法律
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律的效力低于憲法,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三、行政法規
是指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四、地方性法規
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其法定權限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1Z301031
1Z301030民法
1Z301031掌握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法律關系都是由法律關系主體、法律關系客體和法律關系內容三個要素構成,缺少其中一個要素就不能構成法律關系。
一、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法律關系主體,主要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和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一)自然人
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公民是指具有國籍的本國公民,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自然人能否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取決于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即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指①18周歲以上的公民(成年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人;②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指①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他們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代理人同意;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3、無民事行為能力是指①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②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二)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應當具備的條件:
(1)必須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兩大類。企業法人以贏利為目的;非企業法人不直接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以國家管理和非經營性社會活動為內容。
非企業法人可分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
(三)其他組織
法人以外的其他組織可以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稱為非法人組織。包括:
(1)法人依法成立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伙組織;
(3)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伙型聯營企業;
(4)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二、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之間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表現為:
財、物、行為和非物質財富(智力成果)。
1、表現為財的客體。財一般指資金及各種有價證券。如工程建設貸款合同的標的,即一定數量的貨幣。
2、表現為物的客體。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和生活上需要的客觀實體。如施工中使用的各種材料、機械設備都屬于物的范圍。
3、表現為行為的客體
法律意義上的行為是指人的有意識的活動:是義務人所要完成的能滿足權利人要求的結果。包括:物化結果和非物化結果。
物化結果是指義務人的行為凝結于一定的物體,產生一定的物化產品。非物化結果是指義務人的行為沒有轉化為物化實體,僅表現為一定的行為過程,最終產生了權利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如企業對員工的培訓行為。
4、表現為非物質財富的客體
法律意義上的非物質財富是指人們腦力勞動的成果或智力方面的創作,也稱智力成果:
三、法律關系的內容
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主體之間基于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所形成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煞譃椋悍ǘ嗬?、義務和約定權利、義務。
工日期為2007年8月8日。每月26日,按照當月所完成的工程量,開發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進度款。這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如下:
1.主體:
建筑公司、開發公司;
2.客體:
辦公樓、工程款;
3.內容:、
(1)建筑工程按期開工、按期竣工并提交合格工程;
(2)開發公司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
1Z301020法律體系和法律的形式
1Z301021掌握法律體系
我國法律體系包括:憲法、民法、商法、經濟法、行政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自然資源與環境保護法、刑法、訴訟法
一、憲法
憲法是整個法律體系的基礎,主要表現形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民法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公民和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主要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單行民事法律組成,單行民事法律包括合同法、擔保法、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婚姻法等。
三、商法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商事關系或商事行為的法律。包括:公司法、保險法、票據法等。
四、經濟法
經濟法是調整國家經濟管理中發生的經濟關系的法律。包括:建筑法、招投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稅法等。
1Z301022掌握法的形式
一、憲法
當代中國法的淵源主要是以憲法為核心的各種制定法。憲法是每一個民主國家最根本的法的淵源,其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我國的憲法是我國最高權力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的,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與憲法相抵觸。
二、法律
是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法律的效力低于憲法,高于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三、行政法規
是指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四、地方性法規
是指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經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在其法定權限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1Z301031
1Z301030民法
1Z301031掌握民事法律關系
民事法律關系包括: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法律關系都是由法律關系主體、法律關系客體和法律關系內容三個要素構成,缺少其中一個要素就不能構成法律關系。
一、民事法律關系主體
法律關系主體,主要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中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當事人和參與者,包括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
(一)自然人
自然人包括公民、外國人和無國籍人。
公民是指具有國籍的本國公民,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自然人能否成為法律關系的主體,取決于是否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即民事主體通過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行為能力包括: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三種。
1、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是指①18周歲以上的公民(成年人),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的人;②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人。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是指①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他們可以進行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代理人同意;②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同意。
3、無民事行為能力是指①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②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二)法人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法人應當具備的條件:
(1)必須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財產或者經費;
(3)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
(4)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兩大類。企業法人以贏利為目的;非企業法人不直接從事生產和經營活動,以國家管理和非經營性社會活動為內容。
非企業法人可分為:機關法人、事業單位法人、社會團體法人。
(三)其他組織
法人以外的其他組織可以成為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稱為非法人組織。包括:
(1)法人依法成立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分支機構;
(2)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私營獨資企業、合伙組織;
(3)依法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的合伙型聯營企業;
(4)依法登記領取我國營業執照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
二、民事法律關系客體
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民事法律關系之間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法律關系的客體一般表現為:
財、物、行為和非物質財富(智力成果)。
1、表現為財的客體。財一般指資金及各種有價證券。如工程建設貸款合同的標的,即一定數量的貨幣。
2、表現為物的客體。法律意義上的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支配的、在生產和生活上需要的客觀實體。如施工中使用的各種材料、機械設備都屬于物的范圍。
3、表現為行為的客體
法律意義上的行為是指人的有意識的活動:是義務人所要完成的能滿足權利人要求的結果。包括:物化結果和非物化結果。
物化結果是指義務人的行為凝結于一定的物體,產生一定的物化產品。非物化結果是指義務人的行為沒有轉化為物化實體,僅表現為一定的行為過程,最終產生了權利人所期望的法律效果。如企業對員工的培訓行為。
4、表現為非物質財富的客體
法律意義上的非物質財富是指人們腦力勞動的成果或智力方面的創作,也稱智力成果:
三、法律關系的內容
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民事主體之間基于民事法律關系客體所形成的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煞譃椋悍ǘ嗬?、義務和約定權利、義務。
工日期為2007年8月8日。每月26日,按照當月所完成的工程量,開發公司向建筑公司支付工程進度款。這個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如下:
1.主體:
建筑公司、開發公司;
2.客體:
辦公樓、工程款;
3.內容:、
(1)建筑工程按期開工、按期竣工并提交合格工程;
(2)開發公司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進度款。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免費領取】還在為案例題發愁?2026年一建案例精批體驗課讓你快速提分!2025-11-14
- 【免費領取】一建重點知識閃記寶典,高分必備!2025-11-13
- 環球網校雙11狂歡:一建考生鎖定直播間,強師天團送免單!2025-11-11
- 一級建造師《法規》考點:社保與公積金必須同時繳納!2025-11-11
- 2026年一級建造師必領!報考及備考資料包已備好2025-10-20
- 速來了解!2026年一級建造師教材何時出新書?2025-10-20
- 備考神器!2018-2025年一級建造師真題及答案免費下載!2025-10-14
- 備考一級建造師遇大爺夸贊?考生關注啦2025-10-13
- 考完一級建造師這樣做,薪資翻倍!2025-09-25
- 2025年一建考試結束后,已經有人準備這個了...202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