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注冊建筑師考試講義:缺陷樁處理常用方法


缺陷樁處理常用方法
缺陷樁處理常用方法有擴大承臺、原位復樁、接樁、樁芯鑿井法、補樁、補強,改變施工方法,修改設計方案等。
擴大承臺(梁)法:
考慮樁基共同作用,當單樁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可用擴大承臺(梁)并考慮樁與天然地基共同分組上部結構荷載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擴大承臺(梁)斷面寬度的同時,適當加大承臺(梁)的配筋。
樁位偏差過大,原設計的承臺(梁)斷面寬度滿足不了規范要求,此時采用擴大承臺(梁)來處理。
原位復樁。對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超聲波檢測出的斷樁,采用徹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澆筑一根新樁,做到較為徹底處理。此種方法效果好、難度大、周期長、費用高,可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地質條件、缺陷數量等因素選擇采用。
樁芯鑿井法。這種方法做起來比較困難,即邊降水邊采用風鎬在缺陷樁中心鑿一井,深度至少超過缺陷部位,然后封閉清洗泥沙,放置鋼筋籠,用挖孔混凝土施工方法澆筑膨脹混凝土。
原位復樁。對在施工過程中及時發現和超聲波檢測出的斷樁,采用徹底清理后,在原位重新澆筑一根新樁,做到較為徹底處理。此種方法效果好、難度大、周期長、費用高,可根據工程的重要性、地質條件、缺陷數量等因素選擇采用。
當成樁后樁頂標高不足時,常采用接樁法處理,方法有以下兩種:
嵌入式接樁當成樁中出現混凝土停澆事故后,清除已澆混凝土有困難時,可采用此法。
開挖接樁挖出樁頭,鑿去混凝土浮漿及松散層,并鑿出鋼筋,整理與沖洗干凈后用鋼筋接長,再澆混凝土至設計標高。
改變施工方法
樁基事故有些是因為施工順序錯誤或方式工藝不當所造成,處理時一方面對事故樁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另一方面要改變錯誤的施工方法,以防止事故的發生。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改變成樁方法。如成孔樁出現較大的地下水時,采用套管內成樁的方法。
改變成樁施工順序:如樁布置太密不便施工時,可采用間隔成樁法。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民用建筑選址2025-09-07
- 2026年一級建筑師《設計前期與場地設計》高頻考點:基地出入口2025-08-21
- 2026年一級注冊建筑師高頻考點:建筑控制線2025-08-17
- 免費直播: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試真題及解析(5.17考試)2025-05-20
- 一級建筑師大設計太難?別錯過這個考霸筆記!2025-04-29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電梯、自動扶梯和自動人行道2025-04-26
- 2025年一級建筑師考點:既有建筑維護與改造2025-04-2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臺階與坡道2025-04-21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細部尺寸2025-04-15
- 2025年一級建筑師《建筑材料與構造》考點:樓梯的有關問題2025-04-07